小葉赤楠

(ㄒㄧㄠˇ) (ㄧㄝˋ) (ㄔˋ) (ㄋㄢˊ)

介紹

  • 科別:桃金孃科,赤楠屬
  • 別名:山烏珠、(小葉)赤蘭、小號犁頭樹、番仔掃帚,牛金子(植物名實圖考)
  • 分佈:普遍常見於台灣低海拔山區稜線、闊葉叢林內或森林邊緣,最高可達 1,400 公尺處。
  • 特性: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小枝平滑,略四稜。葉橢圓形或廣卵形,長 3.5 公分,寬 1.5 公分,先端鈍而常凹形,基部銳形或漸尖,側脈不明顯,葉柄長 0.3~0.5 公分,頂生聚繖或圓錐花序,梗長約 0.2 公分;萼筒鐘形,裂片 4;花瓣 4 枚,小,離生。果實球形,徑 0.4~1 公分,黑熟。分布於台灣全島低中海拔灌叢中。小葉赤楠的木材質地細緻,堅硬通直,可製作長槍,是原住民狩獵山豬的利器,加上木材韌性極佳,因此早期泰雅人常用來作弓箭,也可以用來製作一般器具的把柄。

用途

    1. 綠籬園景樹:適合作綠籬與園景樹。
    2. 製作民生用品:木材質地緻密、堅重,且韌性佳,可供作器具柄及特殊建材,早期泰雅人常用來製弓箭,也可供製一般器具把柄。
    3. 果可生食。
    4. 藥用:性味:根或根皮、葉:甘、平。
    5. 效用:(1)根或根皮、葉:清熱解毒,利水平喘。(2)根、根皮:治浮腫,哮喘,燒、燙傷。(3)葉:治癰疽,疔瘡,漆瘡,燒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