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空軍的傳奇樂章的最後餘音
-第44戰鬥機中隊(Jagdverband 44/JV-44)
撰文者:ivan6756
序
當初在阿道芬妮.加蘭德的設定出現時,很多SW都立即留意到其原型阿道夫.加蘭德(Adolf "Dolfo" Joseph Ferdinand Galland) 的一項經歷是絕佳的史實難他素材:他曾經是第三帝國空軍第44戰鬥機中隊(Jagdverband 44/JV-44) 的創立人及指揮官,帶領著這支擁有空前絕後黃金陣容的菁英部隊與盟軍作最後死鬥。加蘭德大姐的後宮中隊…這腦內補完超萌超有趣的對吧?
但就如我常說的一句話一樣:現實是殘酷的。於1944至1945年間瀕臨崩潰的德國空軍就如潘朵拉盒子一般,背叛、不合、嫉妒、權力爭鬥等人際關係間的罪 惡一下子都跑了出來。JV-44或許是盒子打開後所產生出的唯一美好之物,但它也只是一株豔麗而短命的曇花,在時代洪流面前毫無懸念的凋謝了。就像在東洋 彼方的第343海軍航空隊一樣,JV-44在盟軍龐大的戰爭機器以及它所帶來的毀滅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它唯一能做到的,大概就只有為二戰德國空軍的傳奇樂章添上最後一個餘音罷了。
目錄
只是想趁機貼下幽靈小姐的圖罷了XD id=18894939
1945年2月初的某天,海因茨.沃爾夫岡.施瑙佛少校(Heinz-Wolfgang Schnaufer)所在的海爾策布羅克-克拉霍爾(Herzebrock-clarholz) 空軍基地收到一通來自空軍總部的電話。接聽電話的法蘭茨.魯姆佩爾哈特中尉(Fritz Rumpelhardt,亦即施瑙佛機組中的無線電員,詳情可參考這兒http://strikewitches.freebbs.tw/ ... amp;extra=page%3D1) ,令他吃驚的是話筒另一頭的竟然是帝國大元帥赫爾曼.戈林 (Hermen Goring)閣下,他表示他有急事要找施瑙佛少校。
不巧的是施瑙佛剛好去了打獵消遣,法蘭茨只好連滾帶跑地去找他的老上司回來。之後事情發展得很快,當天下午施瑙佛等人便已趕到位於柏林東北部的戈林私人莊 園「卡琳宮」(Carinhall)。到最後只有施瑙佛一人獲淮與戈林單獨會面,其他隨行人員只能在外面呆等兩小時。回程途中大家自然想知道大元帥到底跟 施瑙佛談了甚麼秘密,但「聖特雷登的幽靈」卻封口不提剛才的會面,直到回到基地他才敢向兩位機組成員說出那驚人的真相:
『戰鬥機部隊總監阿道夫.加蘭德中將與一批聯隊指揮官在早前的一次會議上合謀犯上叛變,對此大元帥表示為之心碎,並會進行處分;另外戈林亦曾試探施瑙 佛有沒有出任夜間戰鬥機部隊總監的意思,以取代現任的維爾納.史特萊伯上校(Werener Streib,在德國夜戰王牌榜排第四的有名夜戰王牌之一,詳情可參考這兒http://strikewitches.freebbs.tw/ ... amp;extra=page%3D1) ,但個性謙虛謹慎的施瑙佛拒絕了。』
令人訝異的是,這個令施瑙佛緊急被召的事件,亦是JV-44這支夢幻部隊最終得以成立的起因。要追索前因後果,我們又得將時間回溯到兩個多星期前。
赫爾曼.戈林(左)與他的豪華私人莊園-卡琳宮(右)
稱霸德國領空的美軍重轟炸機群
1945年1月,第三帝國的生命之焰已經徹底發藍,不論誰都清楚歐洲的戰爭將在數個月內結束。在空中,昔日強大的德國空軍幾乎已經絕跡;而英美聯軍的重轟 炸機群就像準時的列車一樣,不分日夜地光臨德國上空並撤下可佈的死亡之雨。如果要問誰是對這情況最感痛心的人,那麼答案就必然是身為戰鬥機部隊總監的加蘭 德。自剛接手這個職位之時,加蘭德就將「保護德國領空」視為自己最重要的職責。雖然他一直殫精竭慮的出謀劃策,努力增強戰鬥機部隊的實力,但除了不斷壯大 盟國空軍外,從內部而來的敵人卻產生了更大的破壞力。
阿道夫.加蘭德
雖然本身也是由戰鬥機部隊出身,但戈林卻是和宅希一樣迷信著轟炸機及「不顧一切地攻擊」的幻想。在1943年盟軍空中攻勢不斷升級之際,他們仍然固執地繼續生產大量轟炸機,忽視戰鬥機的生產研發和飛行員的培訓。加蘭德雖然據理力爭,但他剛烈耿直的性格反倒令自己與第三帝國的高層們漸行漸遠。其後,一種令空中戰爭產生革命性變化的武器的出現更令爭端更趨白熱化。梅塞希密特Me-262「燕子式」戰鬥機的出現除了令加蘭德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就像天使在後面推送一樣」這句名言外,也替他找到了照亮暗淡前景的明燈-只 要Me-262能大量投產,德國人的制空權就會穩如泰山了。但事情的發展卻一波三折:首先圍繞在Me-262身上的技術問題花了比想像中更多的時間才解 決,直到1944年的春夏之交才初步完成了量產準備;另外宅希這時也橫加干預,要求所有Me-262都要裝備炸彈掛架,成為他心目中神奇的「閃電轟炸機」 (Biltz Bomber) 。在戈林毫無節操地一面倒支持宅希的情況下,加蘭德的處境日漸艱難起來。與此同時,雖然本土防空作戰失利的責任是出在自己身上,戈林卻反而將責任推到加蘭 德及他領導的戰鬥機部隊身上,竭斯底里的指責「戰鬥機飛行員都是懦夫」。對於加諸自己及同僚身上的不實指控,加蘭德作出了激烈反抗,而其下場也是可以預見 的:1945年1月13日,加蘭德終於被解除了其戰鬥機部隊總監的職務。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導向了另一個高潮。戈林算錯了一點:加蘭德於戰鬥機部隊中享有極高聲望,他的支持者是不會眼白白看著他被無理解職的。加蘭德被 解職的消息傅開後,一批戰鬥機部隊指揮官立即準備秘密繞過戈林的控制,直接向宅希面陳戰鬥機部隊及「米老鼠」的困境。這批人包括了京特.呂佐上校(G郑 nther Lutzow,加蘭德在西班牙內戰時就認識的戰友,戰鬥機部隊中的大前輩之一,擊墜數110)、約翰內斯.史坦因霍夫上校(Johannes Steinhoff,馬爾賽尤的空戰導師,在東西戰線均表現出色的王牌,擊墜數176)、赫爾曼.格拉夫上校(Herman Graf,首位突破擊墜數二百大關的王牌,時任JG-52的聯隊長,擊墜數212)、約瑟夫.匹勒上校(Josef "pips" Priller,西線頭號王牌之一,少數敢於在諾曼第登陸當日迎戰盟軍的飛行員,擊墜數101)…等。他們每個都是資歷和戰績均無可挑剔的菁英軍官,如果 成事的話也許真會有「逼宮」的效果。不過在政壇打滾多年的戈林終究還是嗅出陰謀的味道,搶先一步把「叛亂者」們召到柏林開會。在1945年1月17日的會 議中,豁出去的戰鬥機指揮官們和氣得發瘋的戈林最終撕破了臉-被視為首謀的呂佐被貶到義大利,其他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雖然沒證據顯示加蘭德有幕後操 縱之嫌,但他仍被勒令離開柏林,等待處置-這就是二戰德國空軍史上有名的「獵人們的叛變」(Jagdwaffe 's mutiny) 。
處於軟禁狀態,對時局徹底失望的加蘭德一度有想過自殺。不過諷刺的是,故事在最後居然又來了個反高潮。在第三帝國的高層中有一位有識之士挺身而出,將事情 報告了給宅希知道-他就是出任軍備部長的阿爾伯特.史佩爾(Albert Speer) 。由於對加蘭德始終保有一份尊重,宅希最終裁示戈林停止逼害加蘭德,並交給加蘭德一個新任務:他獲授權成立一個只有中隊規模的獨立噴射戰鬥機單位,來證明 他本人一直宣稱的-Me-262是一種優秀的戰鬥機。加蘭德還可以自由選擇該單位的名稱及代號,但不能包括他本人的名字。最終加蘭德選擇了 Jagdverband 44,據說原因是對1944年間德國空軍及他本人的衰敗歷程加以嘲諷。
在經歷比一期Warlock事件還曲折十倍的歷程後,加蘭德最終以第44戰鬥機中隊隊長的身份迎接戰爭的最後階段。不知是否天意,1939年戰爭爆發時他 的職階同樣是一名中隊長。這亦是他日後出版自傳時,取書名為《The First and the Last》(台譯《鐵十字戰鷹》) 的背後真意。
《扶桑海事變》中的阿道芬妮.加蘭德
早期還能合作的戈林和加蘭德
面見宅希的加蘭德。這位獨裁者一直相當敬重加蘭德,但據說身為標準種族主義廚的他也有抱怨過「米老鼠」的血統-加蘭德是法裔德國人
Me-262
滨加會議的希特勒與戈林
親自到北非視察部隊,與馬爾賽尤會面的加蘭德。他的行事作風令他嬴得所有戰鬥機部隊成員的敬重
由左至右:第26「施拉蓋特」戰鬥機聯隊隊徽(JG-26,加蘭德在戰爭早期所屬的部隊) :第44戰鬥機中隊隊徽;加蘭德個人的「米老鼠」標記
戈登.戈洛布
從表面上來看,加蘭德似乎得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JV-44有完全獨立的地位,戈林已經無法對他的新部隊指手劃腳了。但這狀況同時也是一柄雙刃劍:現在 JV-44實際上是被孤立在空軍的主流體制之外。從機材,燃料以至人員都要靠自己張羅。而且新任戰鬥機部隊總監戈登.戈洛布上校(Gordon Gollob,首位突破擊墜數一百五十大關的王牌,亦是505隊長グレーテ・M・ゴロプ的原型,擊墜數150) 是加蘭德的老對頭,他自然完全沒有配合「米老鼠」的意思。在克難的環境中,加蘭德和他的同伴只有一項利器-他們在戰鬥機部隊中無可比擬的人望。
約翰內斯.史坦因霍夫
瓦爾特.庫平斯基,比起人家伯爵你真是一面子流氓樣XD
風光明媚的巴特威斯塞,想像一下伯爵在這兒享樂的情形吧XD
id=17923022
id=18672211
順便推一下伯爵X老師 id=19257910
首名應加蘭德之邀入夥JV-44的超級王牌是上文中曾經提及的約翰內斯.史坦因霍夫,這位已被列入黑名單中的指揮官剛剛被解除了原有職務。史坦因霍夫其後 成為了JV-44的招募官,他和加蘭德本身就是最佳的招募「廣告牌」。漸漸的,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尖子飛行員開始聚集到JV-44的旗下。他們也許已經對 局勢心灰意冷,又或是因為多年來的戰鬥而疲憊不堪,但他們仍不想就此放棄。瓦爾特.庫平斯基上尉(Walter ´´Graf Pinski`` Krupinski,這位人兄就不用介紹了吧XD) 的經歷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 我決定前往巴特威斯塞(Bad Wiessee),那兒有我們戰鬥機飛行員專用的渡假村(即所謂的「戰鬥機飛行員之家」,也是哈特曼和妻子烏希舉行婚禮的地方) 。我打算在那兒待到戰爭結束,最少我能在那兒享受到好酒和美食(這貨果然是伯爵XD) …
…1945年4月1日的晚上,史坦因霍夫和加蘭德突然在巴特威斯塞現身。史坦因霍夫問我:「伯爵……你喜歡坐在Me-262上飛行麼?」我有點震驚,但也 立即回答:「當然喜歡!」於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一頭紮進一架Me-262的駕駛艙裏-麻煩的是我昨晚喝得太多,令我頭痛得要死(再說一次,這貨果然是伯爵 XD) 。那時我們沒有任何(Me-262的) 駕駛說明書,也沒有任何轉換訓練班。在經過一小段時間的自我摸索後,我就駕駛著它開始了我的第一次噴氣機飛行任務。
摘自雜誌《JAGERBLATT》上連載,由庫平斯基所寫的JV-44戰記 (1987年)
有完整設定的三人組
由左至右:阿道夫.加蘭德、海因茲.貝爾、格爾哈德.巴克霍隆、瓦爾特.庫平斯基、約翰內斯.史坦因霍夫、京特.呂佐
各路人馬加入的過程多是大異其趣,有些人自醫院的病床被挖了起來,也有賦閒在家的人慕加蘭德之名前來投效,甚至有人加入時還得自行準備一架Me-262。 總之到了1945年4月,「米老鼠」手上的飛行員名單絕對會讓任何一個戰鬥機指揮官妒忌不已。雖然和加蘭德所說「騎士鐵十字勳章在我們這單位,就像制服一 樣普遍」的描述仍有一段距離,但JV-44編制內的四十四名飛行員中仍有十七人是騎士鐵十字勳章的持有者:
摘自《Jagdverband 44- Squadron of Experten》
相隔十年後才能再見的哈特曼與眾人
id=18268193
萊姆(Reim) 空軍基地的部隊大樓
豪華的飯堂XD
美中不足的是,加蘭德爭取人類頭號王牌-埃里希.哈特曼入隊的計劃失敗了。對JG-52忠心耿耿的「小男孩」只想在原部隊待到終戰,而且他也覺得與如此多 的老牌尖子一同作戰是件壓力很大的事情。不過哈特曼的判斷到底是福是禍就很難說了,此一決定算是埋下了他日後被蘇聯人拘禁十年的伏線…不論如何,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入駐慕尼黑近郊萊姆(Reim) 空軍基地的JV-44已經準備就緒,並預備向盟軍證明一件事。
德國空軍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油畫一,名為〈JV-44〉
JV-44使用的Me-262
自1945年3月下旬起,JV-44開始迎來了首輪正式戰鬥。據報先開紀錄的是史坦因霍夫,他在這段時間打下了一架蘇聯軍的Il-2對地攻擊機。而若要找 一些更詳細的作戰記錄,4月2日的戰鬥就是一個典型戰例-當日其中一位參戰的飛行員就是昨晚才加入,而且還沒完全擺脫宿醉狀態的庫平斯基。他對當時的情況 有以下回憶:
輕輕地推動覑操縱桿,我飛進了天空之中。我亳無阻礙的飛快爬升覑…在爬升的同時我的速度也在不斷上升-300,400,500,600公里每小時-似乎速度的限制已經不存在了。我繼續爬升-這真是太神奇了!我己經慢慢地接近每小時900公里的極速…
油畫二,但和作戰實情不符XD
P-38「閃電」式戰鬥機
不久後塔台傳來了最新敵情:一批美軍的P-38「閃電」式戰鬥機正於煙斯堡(Innsbruck) 附近出沒。雖然塔台命令庫平斯基返航,但他卻反其道而行,主動挑戰對手。他發現敵人後挑上了一架P-38,並用機上的MK 108 30mm機炮開火迎敵-但Me-262的速度太快了,「伯爵」還沒能好好瞄準便已將對手拋諸身後,當日他最終沒得到任何戰果。
這就好像回到早期在蘇聯作戰的日子-當時蘇聯人使用的是I-153和I-16一類的老爺機,而我們則已經裝備了Me-109。由於雙方速度差距很大所以你必須配合對手疂速,但當時我做不到…
摘自雜誌《JAGERBLATT》上連載,由庫平斯基所寫的JV-44戰記 (1987年)
掩護小隊使用的Fw-190D
掩護小隊使用的成員
掩護小隊使用的Fw-190D
這段回憶除了展示出Me-262壓倒性的速度性能優勢外,也反映了一個實際運用上的問題:由於Me-262的性能特徵與活塞引擎戰鬥機完全不同,即使是老 練的王牌也得花時間去熟習這匹悍馬的脾性。而接下來兩日後德國人又遇到另一件值得引以為鑒的事故-資歷較淺的愛德華•薩默斯特下士(Eduard Schallmoser) 因不及減速而撞掉了一架P-38戰鬥機的尾部。Me-262的另一項缺點是在起飛降落時相當脆弱,因此JV-44也得編成專門提供掩護的Fw-190D小 隊,海因茲.薩克森貝格中尉(Heinz Sachsenberg,擊墜數104) 領隊。
id=12297670
MK 108 30mm機炮
MK 214 50 mm大口徑反坦克砲
JV-44使用的Me-262 A-1a/U4,由夜戰王牌威廉.何格特駕駛
R4M 空對空火箭彈
除了速度,火力亦是Me-262另一項重要利器。二期第四話巴克霍隆使用的Me-262V1展示出兩項史實中出現的武器-安裝在機鼻中,四連裝的MK 108 30mm機炮;以及只裝備在A-1a/U4試驗型上的50 mm MK 214大口徑反坦克砲。不過Me-262火力最強的火器應該是R4M 空對空火箭彈。這種武器是專用於對付盟軍的重轟炸機群,如果能集中一定數量的Me-262作齊射攻擊,對於採取密集隊型的盟軍重轟炸機群而言將會是極具毀 滅性的。
不過只有中隊規模的JV-44,實在不可能在空戰中達成任何形式的數量優勢。絕大部分時間「加蘭德的馬戲團」都只能派出不超過十架Me-262迎戰,面對 數以千計的盟軍機群這只是杯水車薪而已。而理解到Me-262造成的潛在威脅,盟軍在打擊噴射機部隊的行動中也絕不手軟。例如在4月9日,美國第八航空軍 便出動了二百架重轟炸機去轟炸萊姆空軍基地,對機場跑道造成嚴重損毀。但更致命的,始終是老練飛行員的折損。
向眾人作任務簡報的史坦因霍夫
曾有「空軍第一帥哥」稱號的史坦因霍夫
滿目瘡痍的萊姆空軍基地
4月18日,一支包含超過七百六十架重轟炸機的美軍機群穿越德國南部,前去轟炸布拉格附近的鐵路及燃油設施,加蘭德決定親率六架Me-262出戰。第一批 三架由加蘭德率領;第二批則由在JG-52身為前輩的史坦因霍夫擔任長機,庫平斯基及巴克霍隆則擔任僚機。當時機場跑道經過美軍連日轟炸後,上面仍充滿彈 坑和破片。結果當史坦因霍夫起飛時,意外發生了:
…當我的座機經過一個沒填好的彈坑時,左降落架突然折斷了,飛機開始偏航。我的高度太低無法中止起飛,速度又不足起飛所需…在那倒霉的飛機中,我就像個無能為力的囚犯…
…之後是猶如粛雷般的一記轟鳴。泄露的燃料劇烈燃燒起來,烈焰將我團團圍住…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逃出來的,只記得我是閉覑眼晴滾出來的…我渾身疼痛不已,在我失去意識出的最後記憶是一聲爆炸。
摘自史坦因霍夫的訪談紀錄
事故後…
史坦因霍夫的座機殘骸
雖然史坦因霍夫僥倖生還下來,但他全身及臉部都被嚴重燒傷。經過多次植皮及整容手術後,戰爭的猙獰痕跡仍然停留在其臉上。這位歷經整場大戰並曾被擊落十二 次,在每條戰線均表現出色的老兵最終因這次意外而退場。史坦因霍夫在戰後加入西德空軍,並最終升任至空軍總參謀長,為眾多戰鬥機飛行員中軍旅成就最高的人 物。
京特.呂佐
更嚴酷的命運很快就降臨在另一名老兵身上:4月24日,美軍的中型轟炸機和戰轟機大舉出動,掃蕩德國南部的目標。京特.呂佐上校兩度率隊出擊,卻在第二次任務中一去不回。再一次身為編隊中的僚機,庫平斯基記錄了可能是呂佐最後時刻的片段:
當時我們向左轉了個大彎脫離戰場,呂佐突然轉向南飛的舉動是我無法理解的。於是我用無線電聯絡他,卻無人回應。接覑我目擊的爆炸,或是十分類似的東西,在大約二十公里開外的空域發生…由於當時燃料將盡,我們根本沒機會去確認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摘自雜誌《JAGERBLATT》上連載,由庫平斯基所寫的JV-44戰記 (1987年)
加蘭德與呂佐
呂佐的 Me-262 和遺體到現在仍然下落不明。史坦因霍夫在戰後談到此事時,指出呂佐在JV-44服勤時表現得相當緊張,懷疑他是因為擔任指揮官一段長時間後,無法重新適應 新裝備和戰鬥節奏而出事。身為加蘭德在西班牙內戰時就認識的戰友,呂佐在「獵人們的叛變」及JV-44的作戰中都給予「米老鼠」強而有力的支持。現在又一 名偉大的王牌殞落了,JV-44的前路愈發迷茫。
下一個迎來最後任務的,終於輪到加蘭德自己了。
油畫三,名為〈Stormbirds〉
B-26「掠奪者式」中型轟炸機
P-47D「雷霆式」戰鬥機
4月26日,加蘭德親自率隊攔截一批B-26「掠奪者式」中型轟炸機。在混戰中他打下最後一個戰果:一台B-26中型轟炸機。但轟炸機群的防禦火力對他的 Me-262造成了損傷,然後一架為轟炸機護航的P-47D「雷霆式」戰鬥機逮住了加蘭德,一次只有兩秒鍾的短促射擊便讓他的座機失去戰鬥力:
如冰雹般的彈雨包圍了我。我的右膝捱了一下重擊,儀錶板上不可或缺的部伴變得支離破碎。同時右引擎也被擊中…我無法保證能讓它(加蘭德的座機) 在空中再飛行多少時間…
我回到機場上空…不知為何下面顯得一片死寂。這時其中一個引擎無法對油門作出反應,在無法收油疂速的情況下我只能把兩個引擎都關掉。而我的背後亦一定拖覑長長的濃煙…
摘自《Jagdverband 44- Squadron of Experten》
油畫四
正準備降落的Me-262,盟軍飛行員大多會挑這絕佳時機來攻擊
油畫五
加蘭德的座機在逼降過程中撞上了一個彈坑並停了下來。所幸沒有大礙的他能即時離機逃到隱蔽所,因為美軍戰機很快就聞風而至並掃射機場上一切可摧毀的東西。之後右膝受傷的「米老鼠」被送去就醫,屬於這位偉大王牌和領袖的戰爭也正式宣告結束了。
加蘭德的座機
SW中使用的Me-262飛行腳
我的魔女隊總監哪有這麼可愛www id=19110118
我的魔女隊總監哪有這麼可愛2 www id=18786551
我的魔女隊總監哪有這麼可愛3 www id=17465815
自西班牙內戰就開始的征戰歷程中,加蘭德創造了一系列獨一無二的傳奇:極具個人風格的行事作風、旁人難以企及的魅力和領導才能、以及絕不含糊的高超戰技…這一切令這位年輕將軍廣受敵我雙方愛戴和敬重。但即使有多耀眼也好,個人所散發的光芒仍是不足以逆轉時代的潮流。
邁向終戰的時針,又再向前踏出了一大步。
海因茲.貝爾
海因茲.貝爾指揮部隊的場景
SW中使用的Me-262飛行腳
加蘭德因負傷而暫時不能視事後,海因茲.貝爾中校(Oskar-Heinz (Heinrich) "Pritzl" Bär) 接掌了JV-44。於德軍王牌榜排行第八,同樣加入了「二百俱樂部」的貝爾可謂是JV-44中最饒勇善戰的人物。他一共用Me-262擊落了十六架敵機, 不但是全JV-44的最高紀錄,亦是德國空軍噴射機王牌榜的第二位。與加蘭德相似的是,當年貝爾亦曾因個性不合而與同隊的上司戈洛布鬧不和,並且亦不為高 層所歡迎。由4月27日至28日,貝爾又一口氣打下了四架敵機。不過一切都太遲了,「諸神之黃昏」已逼在眉睫。
4月28日,美軍陸上部隊已經逼近慕尼黑地區。JV-44奉命轉移到薩爾斯堡-麥斯格蘭(Salzburg-Maxglan) 地區的機場,等待下一步指示。這時貝爾陸續接到一些自相矛盾的命令:加蘭德指示他可和就近的美軍相討投降事誼;空軍高層則要求他前去布拉格地區繼續作戰, 並併入第7「諾沃特尼」戰鬥機聯隊。由於希特勒於4月30日自殺的消息已經被確認,而貝爾也只想忠於加蘭德的領導,所以他打算選擇接受前者的投降指示。這 導致了他與高層的最後衝突-5月3日,兩名空軍高層突然造訪麥斯格蘭機場,雙方為JV-44何去何從爆發激烈爭論。未了,貝爾只是挌下了一句狠話:
是,長官。但我們現在仍然受加蘭德中將指揮,而我也只會接受加蘭德中將的命令!
摘自雜誌《JAGERBLATT》上連載,由庫平斯基所寫的JV-44戰記 (1987年)
被銷毀的Me-262
被銷毀的Me-262
雖然作為旁觀者的庫平斯基一度擔心他會因此被即場槍斃,但最終屈服的卻是對方。翌日早上,貝爾派出了一批人員進城與美軍接洽投降。同時在美軍到達前,庫平 斯基和地勤人員們奉命將所有Me-262上的Jumo 004噴射引擎拆下,用手榴彈炸毀。餘下的飛行員們則開始玩覑撲克,無所事事地等待戰爭的終結。
一切都結束了。
油畫六,名為〈Fighter general〉
毫無疑問,JV-44是德國空軍最有名的噴射機部隊。雖然它的存在時間只有短短的個把月,其曲折的成立過程、炫目的陣容、獨特的作戰歷程卻令這支中隊成為 軍事史上極具話題性的存在。加上加蘭德、史坦因霍夫、庫平斯基等人都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及描述,無怪乎JV-44會有「加蘭德的馬戲團」,「專家中隊」等大量的外號。在某種意義上,JV-44已經成為了一個傳說。只有人類繼續在長空中戰鬥,這傳說也會不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