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班牙旅行時,尋找公共廁所,可能是一個大問題。 例如,在公園(附注:我只在馬德里的中央公園發現過一次)或地下地鐵(附注:此處不指火車站)中找不到公共廁所。 因此,當我問當地人洗手間在哪裡時,以下是典型的答案:
麥當勞
有些麥當勞的廁所,只限于顧客使用,已加密碼鎖。 密碼,通常會打印在購物收據的底部。
星巴克
餐廳
咖啡糕餅店
在巴塞羅納, 我最喜愛早晨上這種糕餅店(開放時間稍有不同,通常早上七點開始營業),點些糕餅並喝杯新鮮的咖啡。使用店裡提供的無線上網,最後再使用一下廁所。
旅館正堂
火車站
但是,某些車站只有投幣式洗手間(例如,馬德里-阿托查火車站)。
專賣店
有一次在瓦倫西亞,我想上廁所,找到一家雜貨店,門上掛著一付牌子寫道「使用廁所、費用1歐元亅。 後來,店主改口說我也可以花1歐元買一瓶水,就可以使用廁所。
咖啡糕餅店 (巴塞羅納)
每個國家及城市都不同,但旅遊景點,慢慢地已商業化開始收費。
多半是銅板收費,所以平時找零的銅板留著,如廁時有用。
除非是大型巴士,車上有自附廁所,通常是沒廁所的
即使有,導遊也會提醒少使用
參加歐來歐去旅遊團,即使是四十人的大巴士,也無附設廁所
上下車時,一定上廁所
下車前,一定聽清楚導遊如廁的指引及歸團的時間
梵帝岡 如廁大排長龍
十多年前,參加名人假期歐州旅遊團,曾在梵帝岡等旅遊景點大排長龍。
原則上,避免參加一團兩車的旅遊。
最慘的是兩車人馬同時到達。不僅上廁所排隊,連拍照都需排隊。
朱自清曾寫過膾炙人口的歐遊雜記。
不過以下這篇是一個太太口述的親身經歷。
我記得我和我先生第一次出國就參加去歐洲的旅行團。
有一個早上旅行團沒有安排行程,我告訴我先生說好不容易到了歐洲,
待在飯店太浪費了,我們一定要安排一些行程。
我先生被我吵得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到飯店的櫃台去看看。
沒退休前我先生在家裡每天都收聽空中英文教學,我以為他的程度多厲害,
沒想到一到櫃台根本一竅不通。
最後我們只好隨便挑選了最便宜,並且有巴士來飯店接送的行程。
我記得櫃台的人一邊收錢一邊呼嚕呼嚕地跟我先生在比手畫腳些什麼,
我先生根本聽不懂就猛點頭,回頭自信滿滿地告訴我:
「管他的,去了再說。」
巴士把我們送到目的地,交代回程的時間地點之後就離開了。
一下車只看見一座覆蓋著白雪的山頭,還有纜車來來去去,跟簡介上的照片都不一樣。
「大概因為是冬天的緣故吧,」我先生說:「反正跟著人群走就對了。」
我們穿越遊客中心來到了纜車入口,這才發現原來所有的人都要坐纜車上山。
耐心地排了將近二十分鐘,等到快輪到我們上纜車時,我忽然感到尿急,想上廁所。
我先生不耐煩地說:「妳什麼時候不尿急,快排到了妳才尿急?」
我沒好氣地說:「我又不是故意的。」
「上頭一定有廁所,」他用一種鄙視的表情說:「妳可不可以稍忍耐一下?」
想起來就很氣,我根本不應該聽他的話的。
等我們搭纜車到了山頭才發現山上根本沒有廁所,
這裡是給人滑雪的地方,大部分的人都是直接滑下山去的。
我們決定折返遊客中心上廁所。
不幸的是,下山的纜車入口也擠滿排隊的人潮。
一看到這個情況,我再也憋不住了,開始和我先生大吵特吵。
終於 先生受不了了,帶我到一個較偏僻的角落,
讓我背向山坡,他就站在前面掩護,順便替我把風。
老實說,我很不願意這樣,可是情況實在太緊急了。
我拉下褲子開始方便,忽然一陣刺骨的冷風吹過來,
我正要大叫時,人已經往後栽,屁股插進雪地,倒退著往山下滑了。
好幾次我幾乎撞到滑雪的人,可是我的速度愈來愈快,一點都無法控制。
還沒到山下,我早嚇昏過去。
等我醒來時,我先生還在山頭上,直昇機已經來了。
我想我的屁股大概凍壞了,可是我慌亂得忘了叫痛。
臨上飛機前我一直嚷著:「我先生,還在上面排隊坐纜車。」
糟糕的是沒有人聽得懂我在說什麼。
醫生幫我塗藥包紮好之後,把我送到急診室趴在病床上等候。
我愈等愈擔心,人生地不熟,言語不通,偏偏我先生又不來。
幸好這時隔壁床送來一個病人。
我一聽他哎喲哎喲地叫就知道他會說中文。
我心想,總算有個對象可以說話了。
「你怎麼了?」我問他。
「骨折。」
「怎麼會骨折?」
「說了你一定不信,剛剛滑雪,看到有人光著屁股,還是倒退著滑雪,
一不小心就跌成了這樣,這些歐洲人實在很會搞笑…… 」
他問我:「你呢?怎麼會躺在這裡?」
我?就在我啞口無言時,我先生終於趕到了。
看到我先生時我真是百感交集,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可惜他一定以為在歐洲沒人聽得懂中文,一衝進急診室就氣急敗壞地對我嚷著:
「我叫你蹲在那裡小便,可沒叫你用屁股當雪撬,表演特技滑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