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念念无念
Dharma Talk Story
Dharma Talk Story
在英国有一个农村,一个女的,她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房子,在伦敦郊区。她非常喜欢这个房子,她就天天想,价钱又好,特别满意,她就想买,她就天天想,想啊想啊想啊,想想想。有一天她实在憋不住了,因为她钱不够她去凑。有一天她就飞到伦敦的郊区,她去看了这个房子。等到她刚刚见到房屋的主人的时候,这个主人指着她突然之间失声尖叫起来,“哎呀,你是鬼啊!”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这个女的想买这个房子,天天灵魂过去,这个房东天天做梦看见她。所以,看见她来的时候,一看见她,啊呀,你就是我梦中的鬼来了。
大家想一想,人的灵魂能不能出去,人的意识能不能出去?真的,我告诉你们,一个孩子如果远离我们的家乡,妈妈在家里天天想孩子,想啊想啊。儿子坐车的时候,突然之间想到,我妈妈现在一定在想我。再坐车的时候,突然之间想,我妈妈一定在吃饭的时候又在叨叨我了。实际上都是妈妈的气场感应,让儿子能够收到信息,用现代话讲就是叫message,就是一种信息。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我们的意念不要随便地乱动,你们知道,意念也能杀死人的。很恨人家的话,天天骂他,为什么人家说“下降头”,大家听得懂吗?“下降头”就是天天的骂他,所以,如果这个人很坏,所有的人都骂他,这个人一定倒霉。每一个人,在单位里的人,都说这个人很坏,他在单位里待不长的,因为他好的气场被人家破坏了。
—— 20120825 槟城法会开示(2)
有一位年轻的商人从远方回家,发现自己的房子不但被土匪洗劫一空,而且房子被烧毁了。在房子的断垣残壁之外,他发现了一小具尸体,他以为那就是他小儿子的残骸,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仍然还活着,他也不知道烧了房子之后,那些土匪原来是把他的儿子掳走了。在慌乱无比的情况下,这位商人深信自己看见的那一具小尸体就是他的儿子。他捶胸痛哭,不断地拔着自己的头发,不久他就开始火化这具小尸体。
这位商人如此地深爱着他的儿子,因为他的儿子就是他活在世上的理由。他实在太想念这个小儿子了,甚至一刻都不敢离开他的骨灰,他用丝绒做了个布袋,将骨灰放在里面,日夜抱着那个布袋,无论工作还是休息,都绝不跟骨灰分开一分一秒。
某一天夜里,他的孩子从绑匪那儿逃了出来,来到他父亲房子前。凌晨两点,这个孩子兴奋无比地敲着门:“开门!开门!”他的父亲仍然抱着一袋骨灰,一边流泪一边应门道:“是谁呀?”“是我啊,你的儿子!”男孩在门口拼命地叫。“你这个顽皮的小鬼,你才不是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三个月前已经死了,他的骨灰就在我的怀里。”男孩子继续拍打着门,不停地哭,一遍又一遍地哀求父亲让他进门,父亲坚决地拒绝了他。
这位男士坚信他的儿子已经死了,而门外这个小孩只是一个前来折磨他的无情鬼。男孩只好黯然地离去,父亲从此失去了儿子。
这个寓言故事说到这个地方,佛陀说,如果你受制于某种概念,并且信以为真,你就会丧失一个认识真理的机会。纵使真理化成人来敲你的门,你都会拒绝打开你的心扉。因此如果你们正在受制于某个你认为是真理的概念,如可以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快乐的概念,那么你就要留意了,真谛离你越来越远了。
正念修持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从过去执著的那些概念中解脱出来。
—— 20180521 新加坡弟子开示
有一个居士经常抱怨,说他自己不开心,经常烦恼。老和尚就把他带到一座高山前,问他:“你看一下,这个山如何呀?”
居士说:“很伟岸、高大、挺拔、秀美。”
后来,他和老和尚继续上山,走着走着,居士累了,疲惫了,渴了,开始抱怨了。到了山头,老和尚问:“你刚才看到的山,现在感觉如何?”
居士说:“唉,这个山也没什么好看,都是一些碎石路,不过远远地望去,这座山倒是很美的。”
老和尚笑笑说:“人也是一样,当你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像远远地看高山一样,会觉得他很美,你可能会觉得他是你生命中最好的朋友,你的眼里充满着崇拜;但是慢慢地,当你了解他了,就犹如我们现在爬山一样,你看到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细节,到了山顶,你的眼中也只是看到碎石铺成的一座山而已。山没有变,是你的心态变了;你的心变了,你的眼神就会变,没有了崇拜,这个山也不再伟岸。在人间,当你抱怨越多,你可能就伤害别人和自己更多。一个人只有懂得珍惜现在的所有,才能拥有人生真正的幸福。”
人的一辈子很短很短,有多少人说过“我要跟你好一辈子”,可是走着走着就留下了曾经;又有多少人说好跟你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可转身就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人明明说好明天见,可醒来——天各一方。多为别人想,你才能想得通、放得下。
—— 20181228 马来西亚吉隆坡法会开示
有一个人楼上的邻居去年到泰国旅游,买回来一瓶药酒,里面泡着一条小眼镜蛇,他每天坚持喝一点,一直跟邻居炫耀说:“哎呀,真有效。自从喝了这个药酒之后,你看,我身子骨越来越好。”
邻居感觉他很有劲儿,的确好像比过去有精神。这一段时间他感觉自己好了,好像年轻了好几岁。有一天早上,他碰到了邻居,他说:“酒喝光了,我想把眼镜蛇取出来再煮点汤喝,没想到,一看,那是塑料的眼镜蛇。”
人生,其实补什么不重要,心态最重要。当你相信某件事情,你会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如果真的是一样很好的营养品,你不相信它的作用,可能也起不到100%辅助你身体的效果。所以生活里的后悔,一半源自于生活本身,一半源自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 20181228 马来西亚吉隆坡法会开示
我们人有时候关注某一件事情,会忘记另外一件事情,有时候思维会出去,找不到自己。
有一个病人在医院里,早晨,护士走到病人床前,问这个病人:“早上好,安德烈,你夜里睡得怎么样?”因为他整个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哎哟,好极了,多亏我在临睡前服用了你拿给我的药片。”护士说:“可那个药片现在还摆在你的床头柜上。”“是吗?这不可能啊!”一看,“哎哟,坏了,我衬衫上少了一个纽扣。”
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人的肉体和精神确实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当你思想集中的时候,你会心安理得;当你精神散乱的时候,你会痛苦不堪。所以,当你知道某一件事情你要做了,虽然还没做,可能你已经法喜充满了。就像现在,我们求了菩萨保佑我们平平安安,虽然我们可能还没有平安,但是我们的心里已经开始平安了。这个安德烈没有吃药,居然睡了一个非常好的觉,说明他的思维在强烈集中时,整个宇宙只有他自己。我们要把菩萨放在心中,整个宇宙都是菩萨的道场,这样我们就会消灾解难。
—— 20190608 布里斯班法会开示
一个小孩子问他爸爸要一百块钱,他爸爸不肯给他一百块钱,结果这个小孩子就说:“爸爸,你想不想知道今天妈妈早上跟那个送牛奶叔叔说什么话吗?”
他爸爸说“说什么了?”
“你给我一百块钱你告诉你。”
结果他爸爸真的把一百块钱给他了,给他之后(问):“儿子告诉我,那个送牛奶跟你妈妈说什么了?”
“爸爸,送牛奶的跟妈妈说了,你要几瓶牛奶?”。
你想想看,那么小的小孩都知道怎么赚钱,现在的小孩多难弄啊,对不对?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开心一点,我们想开一点,我们自己活的自在一点,你想想看我一辈子去吃了这么多的苦了,我们为什么还不能把自己放开一点?
我们就活得开心一点有什么不好,做人就是这样啊,做人就是要为人家想你就会很开心,因为人不开心就是因为“我”字,因为我难过,我悲伤,我想不通,我就是不能原谅他,我恨他,都是我呀,如果你把我都忘记了,你没有我的话,你会恨谁呀?
—— 20110903 丹麦胡奥斯法会开示
有一个庙里的老木匠准备退休了,他找到了住持之后,告诉住持:“我准备回家养老了,我不想在庙里,我要趁有生之年再逍遥逍遥。”老住持见他也没有不舍得他,只是问:“请问,你还能为老纳再造一个房子吗?”这个老木匠说:“可以可以。”
但是谁都看得出他的心已经不在庙里了,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马马虎虎把这个房子就造好了。
这个时候,住持并不知道他造了这么烂的房子,住持慈悲地拿起钥匙给老木匠,说:“这是老纳送给施主的房子,请施主不必客气。”
木匠这时候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至此以后老木匠就一心学佛,颇具慧根,心纳万物,包容天下。老木匠在小庙里做工30年,修行50年,无疾而终。
大家知道,人不理解别人就是在欺骗自己。一个人要了解别人,要能够尊重别人,别人可以造因,为什么我不能造因呢?因为你是在保护你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良心。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要去留恋,则心无罣碍。如果你留恋了,你心中就有罣碍。
学佛之人逢苦不忧,我们今天不能担忧,一切境界得失从缘,该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我的我不要。
所以我们所犯的恶业,虽然不会马上受报,犹如刚刚变质的食品不会马上发臭一样,人所犯的恶业不是不报,因为在你的心里慢慢地会散发出恶毒、慢慢地会腐烂我们的灵魂,所以扰乱你的心灵安宁,犹如吃的腐烂变质的食品会慢慢地损害你的肠胃一样,所以我们的思维一定要干净,坚决不能让自己的思维有一丁点的肮脏。大家都知道苹果,如果有一个烂的点,很快整个苹果就烂掉了。所以为什么你们挖苹果的时候会挖这么大一块呢?当一个人心中有癌症的时候,它有一个点,最怕的就是它扩散,所以为什么开刀要把整个的肝或者肺拿掉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能让任何污染自己的心灵的和伤害身体的毒物质在心中、在身体内常存。现在人要得到健康,必须身心俱全,身心健康。
—— 20140427 新西兰奥克兰法会开示
在明朝,有一个金溪人名字叫胡九韶,家境非常的贫困,他一边教书一边耕作,仅可每天温饱。他每天上香求菩萨保佑,赐给他一天的清福,他的妻子笑他:“三餐的菜粥哪来的清福啊?”胡九韶说:“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不要被别人抢,每天有饭吃,有衣服穿,不挨冻受饿,家中无人生病,狱中没有囚犯,身上没有残疾,这难道不是清福?”最幸福的人就是知足之人。
有一个小和尚,他每天在庙里潜心地研究佛法、念经、参禅打坐,十年之后他感到自己的慧根已经生起,已有佛心。有一天方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宣布要挑选有慧根的小和尚接任方丈一职,从此小和尚更加地用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却感到自己不进反在倒退,原来仅有的一点佛心反而变得似有似无了,他很纳闷,就去问方丈。
方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告诉他“我们下午到集市上去买甜瓜”,要他一起去。这时候他们到了一个卖甜瓜的摊贩前面,挑中了一个甜瓜,这个摊主随手拿起掂了一掂说“一斤六两”。小和尚觉得非常的奇怪,他怎么就这么准呢?马上用边上的秤称了一下,结果一斤六两,丝毫不差。这时候摊主说:“哎,我卖瓜卖了四十多年了,绝对不会错的。”小和尚非常的诧异。这时候老和尚突然说:“我们只要买一个甜瓜,你帮我们找一下,你放在手上掂一下,如果你说中了它的份量,我把这一锭银子给你。”说着拿出了一锭银子,大家一看足足有一两重,够买这一摊子的甜瓜了。
大家都满怀希望地看着这个摊主,摊主把甜瓜拿起来左手掂掂,右手掂掂——不合适,真的吃不准了。然后咬了咬牙说:“嗯,这个瓜一斤三两。”随后方丈就把秤拿起来一称,结果只有一斤半,整整差了二两。
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很是纳闷,他们心想,这个摊主今天怎么会这么不准呢?老方丈就说了:“如果一个人总是太注重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个过程的话,他的双眼一定会被蒙骗住。”
也就是说,这个摊主为了拿这一锭银子,他就不能说准这个分量,因为心中有偏差。所以说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小和尚终于明白,回去潜心修行,终于成了后来有名的大愚禅师。
人间太执著,想要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得到它。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是学佛人的基本理念。我们每天行善,365天你就是一个大善人;你每天动一个坏念头,365天你就是一个大恶人。我们学佛人每天学一点佛,我们一年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佛人啊!
—— 20160703 香港法会开示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当时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只能以野菜果腹,大家已经七天没吃到一粒米饭。
一天,弟子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了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的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供祖先才对!”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能再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说:“刚才在煮饭时,我不小心掉了些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夫子,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最信任,但仍然会怀疑他,可见我们人的内心很多不稳定的妄念是最难去琢磨和猜测的。”
就像现在很多人一样,想好的一件事情不停的在变化,明明要去做的事情,自己认为是对的,被别人一说,就马上变化了,天天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活在别人的嘴巴里,“别人会怎么看我,别人会怎么说我”,很多人婚姻失败就是被别人多说多看。
人有时候去判断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要用眼耳鼻舌身意,要用本性、善心来看别人,所以不要妄下结论,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这么复杂。人真正的幸福,不是身体健康,也不是财富,幸福是一种感觉和感受。想获得良好的一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用智慧控制自己的欲望。学佛人要有道德,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不可能拥有智慧,一个人拥有智慧的人一定拥有道德。道德能常常填补人间智慧的缺陷,而人间的聪明只是暂时的利弊得失,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
人生苦短,不要将过去对别人的恨记在心中伤害自己。一个人恨别人一点记在心中,恨别人两点又记在心中,每一次将不好的记在心中,就像一个电脑的病毒一样,每天不断积累很多病毒在心脏,总有一天心脏会爆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难过,会死机。什么是空?难舍要能舍,难忍要能忍,看破放下就是空,自在安详就是本。
—— 20161106 新西兰奥克兰法会开示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女婿到丈母娘家去吃饭,一家人有说有笑,气氛非常融洽。突然,女婿放在客厅充电的手机响了一下,收到了一条短信。
妻子问:“是谁啊?”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小贝,立刻放下了碗筷,跑过去说“我去看看”,于是大家都鼓励他的女儿:“小贝,去念一下,看看你认不认得这些字。
”小贝拿着父亲的手机,看了一会儿,磕磕巴巴地念道:“亲……亲爱的……”
这三个字就像定身法一样,一下子把房间所有的人全部定住了。
岳父岳母的笑容消失了,他们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中,表情严肃地看着他女儿小贝,等着她念下文。
这个时候就看见他的妻子狠狠地用眼睛瞪着她的老公。
女婿心里一阵发虚,一刹那,他脑子马上闪出了所有很有可能发这条短讯的人。
有可能是单位的小卢,他早就看出来她对他有意思;还有可能是前女友,因为前段时间他在上街的时候碰到她,他的前女友还是用那种幽怨的眼神看着他;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单位里那些死党的恶作剧。
但不管是谁,这个短讯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多么不合适,刚才其乐融融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女婿站起来说:“小贝,把手机给我。”他妻子把筷子往桌子上重重地一放,说:“不行!小贝,继续念!”女婿的心噗通噗通在跳。
小贝不急不慢的语调快把人急死了:“亲爱的……”“快念啊!”“嗯,亲爱的……”
她清清嗓子,又喘了一口气,咽了一口吐沫,念道:“亲爱的移动用户,你的余额不足。”
顿时,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融洽起来。岳父笑呵呵地说:“来来来,吃饭吃饭,大家吃饭,吃饭。”
人要有肚量。学佛人要学会看破放下。中华传统文化话讲:度量,每人不一样,量大福大不可量,海纳百川包万象,地藏万物生无疆。
—— 20190911 荷兰鹿特丹法会开示
2500年前,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里徐徐地走路。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突然听见了一阵争论的声音。原来,有几个年轻的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棵大树下,热烈地讨论着。他们太专心了,根本没有觉察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辩着。
有一个弟子说:“我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方法中最为重要。”什么叫“白骨观”?就是看人不要看他的表面,要看他的实质,要看他的最后,因为人到最后就是一具白骨。
边上一位文质彬彬的比丘就说:“不对不对,你大概不知道吧?安般之法,也就是数息观,是佛陀亲口传授给罗侯罗的。你知道罗侯罗是谁吗?”“我不知道。”“我告诉你,他是佛陀的亲儿子,佛陀教授给他的,肯定是最高明的、最迅速、最有效的修行方法。”
台长在这里告诉大家,数息观就是“安般法”,梵语叫“安那般那”。其实就是在念经、修行的时候,数着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一、二、三、四……”实际上就是收敛你的杂念。它与白骨观是原始佛教的两种最主要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二甘露门”。
故事延续下去,这个法师就说:“佛陀是在什么季节、哪种情况下,将安般法传授给罗侯罗的?”佛陀听到比丘们把他的教法当成了理论学说来研究,有些哭笑不得,故意加重了脚步。比丘们见到佛陀来,纷纷站起来,“啊,佛陀来了”。佛陀微笑着示意他们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松软的沙滩上,对弟子们说道:“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你们要明白,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但它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们看见天上的月亮了吗?”佛陀的手指指向了遥远西边的月亮。
比丘们就顺着佛陀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弯浅浅的、不易察觉的弦月。“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的位置,而手指本身并不是明月。你如果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佛陀停顿了片刻,拍拍那个说安般法最妙的比丘的肩头,徐徐说道:“其实各种修行的方法没有高下,只要与你契机就好。比如淫欲重,应该多多地修习白骨观;而容易散乱、妄念横飞的人,就要以数息观为禅修的方法。这就像草药,不管贵贱,对症的药、能治愈疾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
一位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抱着佛陀的脚说:“世尊,您说得太妙了,我一定要铭记您的教导,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终生执持不舍。”你们听听这句话,其实很正能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佛陀大摇其头,说:“佛法恰似一艘载着你的木筏,我们渡河需要木筏,但它绝对不是彼岸。一个有智慧的人,到达彼岸之后就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所以,我演说的佛法就像舟筏,是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到达觉悟的彼岸。你一定不要执著它,不要死死地抱着它不放,要懂得及时地脱离它、舍弃它。”
—— 20181229 马来西亚吉隆坡弟子开示
学佛一个是嘴巴,身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意念。意念的犯罪,往往很多人不觉得犯罪。实际上意愿的犯罪,那是最伤人的犯罪。你们相信不相信?比方说你这个老公天天骂你,你拿把菜刀切菜,你那个时候一边切菜的时候,你就想砍你,相信不相信你就气死气死。
你不讲。老头子在那里会有感觉的,他会觉得痛了吧。如果他念经,他就会觉得痛,实际上这就叫意念感觉。有时候你嘴巴里冲人家笑笑,你跑到商店里,你冲人家笑笑,你自己想一想,人家会感觉出来。今天营业员冲我笑,卖东西的sales,他冲我笑,你好,你就知道假的。骗我卖钱,对不对?这个意念很重要。
你说意念,我嘴巴又没讲出来,我不算犯罪,我问你一点好吧。你在马路上走,看见人家接款车来了。我现在在想,你们马上知道,台长现在学给你们看,在想什么?你们知道我在想,对不对?(做表情)你说这是不是犯罪,我做动作你们就知道了,你们不是菩萨,你们不是知道,我也没讲话。你们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怎么把钱抢出来?我这辈子不要工作,逍遥自在,去旅游,精神犯罪对不对?”你们过去恨人家,你们已经是在犯罪了。
—— 20130125 香港观音堂的开示
有一个人在公园放风筝,累了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把风筝放在边上,突然有一个人在他边上坐下来,把他的风筝坐坏了。他刚刚想发脾气,一看是个盲人,马上就把自己的脾气压制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发脾气、对别人的一种态度,是完全能够控制的,是一种对外境的认知,你认为是对的,你可能就不会发脾气,你认为这是错误的,才会发脾气。
—— 20151212 马来西亚·吉隆坡法会开示
在美国,有两个歌舞剧的演员在谈话,有一个演员说:“我初次登台就得到了许多钱,我让我妻子开了一个卖花的店。”
还有一个比较阳光一点的演员说:“我比你强,我初次登台,观众就送给了我一幢房子。”
“我不信。”
“是给了,肯定给了。当然,他们每人只给了我一块砖头。”
那些懂得知足的人,像一生买了保险一样,他们在人间不管受挫折多少回,将仍朝着人间的希望前进,即使在失意之后,他们也会坚持勇敢地继续努力去尝试。我们应该祝福和相信他们,因为他们有愿力、有个信念,经常在心中说:“我早就知道我一定能办到的。”我们学佛人也是这样,心中要有个愿力:“我早就知道我一定会成佛的。”
—— 20190910 荷兰鹿特丹法会开示
有一个小沙弥去挑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回到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
慧清法师见状就过来问:“你的伤口还痛吗?”
小沙弥说:“不痛了。”
“既然不痛了,你为什么还要去打蛇啊?”
“因为我恨它。”
“它咬了你,你就恨它,那你踩痛了它,它也恨你啊,它也应该咬你啊。你们双方因恨结冤,可你是人啊,你该早些放下你心头的仇恨。圣人不仅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更要善于化解对方的仇恨。”
小沙弥镇住了,呆呆地看着慧清法师。
法师又说:“世界上的人对待仇恨一般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记仇,等于在你的心灵当中搁了一块污泥,自己总是在生活中尝受仇恨带来的痛苦;第二种,是尽快地忘掉仇恨,还自己平和与快乐,等于把瘀泥弄碎了在上面种上花;第三种,是主动和仇人和解,解开对方的心结,等于把自己的心中生出的那朵花去送给对方。如果你能做到第三种,你就与圣人境界差得不远了。”
小沙弥点点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最好的解脱就是要学会放下。一个念头天地皆宽,相濡以沫,退一步海阔天空,唯有放下怨恨,人生才能自由轻松,幸福常伴。有时候我们羡慕神仙的生活,就要懂得:放下怨恨,赛过神仙不老翁。
—— 20181007 美国洛杉矶法会开示
有位医生有一次帮一个从农村来的病人做癌症手术,当医生把脾脏切开,发现手术根本无法切掉癌症的地方,只好又缝上,他和病人去解释,病人根本听不懂医生的说的医学术语,坚持以为手术做过了自己的病就好了,医生只好让他出院。
没想到一年后复查,他真的好了,连癌细胞都消失了。
从这一点,大家可以懂得,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有时候就是最好的手术。
—— 20140914 台湾台北法会开示
曾任英国首相的乔治有一个习惯:走过一个门,都会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就把门关上。朋友非常纳闷,“你有必要关上这些门吗?”
乔治微笑着说:“当然有必要关上。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就把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烦恼的失误,都把它留在了过去,你又可以开始重新进入你新的步伐。”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
“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的一句话。人生过去总会留下很多痛苦的回忆,我们要看到将来,不能再悔恨过去、伤感过去,因为过去已经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只是现在和未来。
有些人总是把沉重的包袱背在身上,“我对不起……我难过,我伤心,想当年我怎样……”总是为失去的年华而伤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开心快乐的人,就要记着随时将自己的一些忧虑、遗憾和懊恼,拒之门外,将痛苦抛到脑后,才能充满希望的迎接未来。
—— 20170122 澳大利亚•悉尼法会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