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人空到达净空,悟空到达神空,此空乃真空也。
第2页
识人性,知本性,实乃空性中人。
第3页
是名入果虚迷中,大境绝迹诸漏外。断尘除恼寂静处,漏尽寻本阿罗汉。
第4页
色空本自在,烦恼即菩提。法界遍性知何心?戒心定心解脱心。
第5页
菩提在无树中植树,又在菩提树中寂静灭度。
第6页
恨人间五欲六尘,耐何我破迷开悟。
第7页
禅中无语心自明,道中无法性自悟。
第8页
真正的净土是无罣碍之心。
第9页
真修实修真正修,猛的一次顿悟,恒修。
第10页
佛性禅性本自觉,缘随佛道本性悟。相应禅法心性平,应缘生缘境念安!
第11页
观色是空,观空是虚。观虚为智,观智为境。
第12页
人间痴情泪沾臆,情深义重岂终极。醒来吧!心中的苦,人间的悟。
第13页
放下,放天下之幻相,下天下之觉悟。
第14页
佛偈感悟甚深,人间伦理似浅。无常谛理似虚,实乃浅中存根。
第15页
身在雾中不知朦胧,身在江湖不知险恶。身在静中方知本性,身在虚空方知般若。
第16页
忍辱是德。
第17页
禅性悟德,因缘所生业,是业灭涅槃。
第18页
戒心定心解脱心,法法遍性知何心。色空虚空即顽空,觉悟醒悟即开悟。
第19页
真修实修见弥陀,道法自然娑婆诃。人间天堂修福地,换骨脱胎明真谛。
第20页
此身在梦中,愚痴之未醒之人。此身在定中,智慧之已觉之人。
第21页
悟者为慧,迷者为痴。
第22页
世人在迷途中找寻方向,圣人在红尘中寻找菩提。
第23页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智慧!
第24页
尽恶才得须陀洹,离念方知般若智。
第25页
如是一切善,施佛得乐观。
第26页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唯闻佛法弃尘十之八九。
第27页
般若消不尽,悟性催又生。
第28页
万念成障,一念成佛。
第29页
清者自觉,净者自悟。
第30页
离欲得解脱,离善即愚痴!
第31页
甚深微妙离凡尘,吾善治德知般若。
第32页
知无常苦为圣,知众生苦为佛。
第33页
知师者为智者,知真谛者为佛。
第34页
妙法莲花就是随缘善用。
第35页
世上哪有波罗檀,九识真谛悟自然。
第36页
一朝悟性缘处来,缘来缘去悟中圆。
第37页
色空本自在,开悟即明心。
第38页
身亦心,心亦身。身心亦是,如是我闻。
第39页
思始悟末。
第40页
觉者自明。尘念如繁星点点,净念须相续无漏。
第41页
尽虚空遍法界,了悟真谛。
第42页
觉升心纯,悟高心净。
第43页
理易得,行亦难。知行合一是为圣!
第44页
堪忍能受,心力金刚。
第45页
甚深微妙法,法法平等相。
第46页
实在的是修心,不实在是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