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的介紹文 -- 慧倫法師
星雲大師全集 (p082)
慧倫法師
慧倫,台北市人,來山前曾經擔任進口貿易公司經理,長達十年的時間。一九九六年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當時的院長慧開,召集男眾學部的所有師生來跟我座談,我跟他們說:「學佛出家要有佛學思想的訓練,能講、能寫、能做法務,不能做『啞羊僧』。」在後來跟他的幾次談話,他真的做到我給他們的勉勵,凡事有反應、表達,對各項事務也都能積極參與和學習。
叢林學院畢業後,我依他過去的管理經驗,讓他到都監院擔任頭單書記,輔助當時的都監院院長,他在送往迎來的接待上,表現得出色。
慧倫喜歡禪坐,二00二年,他申請進禪學堂,當時我提醒他:「禪有兩種,一種是只管打坐,一種是千變萬化。」
多年來,他將我這兩句話記在心頭。曾表示在禪修過程中,這兩句話讓他跳脫出原有的框框,從此對禪的認識,不再僅止於文字語言和禪坐的外相,而是更深入內心的層次和更多面的生活體驗。
有一次在本栖寺,他欣喜報告那三日內心的「寧靜之美」。我說:「那不是,如果是的話,為什麼三天之後就沒有了?」我以「人境俱奪」來點撥,引發他自問:如果那是生滅法,那什麼才是「不生不滅」的自性本心?
由此可見,慧倫是有思想見地、覺照力強的修行者。
二00五年,正值宜興市政府邀請我回去協助宜興大覺寺的重建,我就派他前往負責初期的籌建工程。二○○八年,他在完成大覺寺階段性的任務後,跟我提出希望到台東安樂精舍,專研《大智度論》及禪修,同時承擔弘講任務。我看他對禪修的心得,就歡喜同意他的要求。
於是他開始對《大智度論》做逐卷式的講授,從桃園龍潭佛光緣、嘉義圓福寺、桃園講堂、男眾學部、本山傳燈會網路教學,共完成二十八講教學的講義。同時在海內外各道場,進行了一百三十多場的講座、禪修指導。
佛陀紀念館開館初期,每天來訪的各界人士很多,需要一個可以專門接待及講說佛法的知客。我想到慧倫是適合的人選,就讓他來負責這個任務,他也歡喜承擔這項工作。五年來,面對來自世界不同的佛教國家、教派、僧團、寺院、出家修道法師、在家學佛居士等人,他都能親切接待;對於需要回應或質疑的各種問題,他也都能耐煩的給予解答。
二0一三年三月,佛光山大眾共推他陞任佛光山副住持,我也歡喜給予祝福。
圖說: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是佛館頭單知客、也是弘講師,談到受命擔任副住持時,謙虛地說感謝常住提攜,深感責任重大,不論常住安排什麼職事,都直下承擔,繼續弘揚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所推廣的「人間佛教」理念。 周圍輝攝
【人間社記者周圍輝 大樹報導】
2013-03-09
佛光山新任副住持慧倫法師,是佛館頭單知客、也是弘講師,談到受命擔任副住持時,謙虛地說感謝常住提攜,深感責任重大,不論常住安排什麼職事,都直下承擔,繼續弘揚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理念。本著過往在禪堂修持及各種職事理念態度,不論在什麼職事崗位上,一切都是為了弘法利生,任事態度理念並沒有改變。
慧倫法師1996年9月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於1998年1月出家,同年2月5日在印度菩提伽耶受戒,歷任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大覺寺祖庭籌建主任、監寺,進本山禪淨法堂進修一年,再前轉往台東安樂精舍住持,2012年10月擔任佛陀紀念館頭單知客迄今。
談到個人禪修經驗,在台東安樂精舍參修三年多時間,體會到一般信眾為何學佛多年,遇到瓶頸一樣會起煩惱無明,主要是在心地上下的工夫還不夠,平時學佛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心念的轉換不夠。修禪在禪定中開發智慧,仍要回到娑婆世界中,利益眾生。一個掃地或一個微笑都有禪意,都需要發菩提心。
慧倫法師在佛館除了為來五和塔「喜慶之家」舉行「佛化婚禮、麒麟之喜、長者慶生會、菩提眷屬祝福禮」信眾主法外,幫忙常住接待來自世界各地嘉賓,導覽介紹佛館,還要把握機緣在短短時間內宣揚佛法,利用十分鐘時間讓來館遊客瞭解佛法,瞭解什麼是人間佛教?他表示擔任副住持後,將輔佐住持,繼續推廣人間佛教,將佛法的正見,在生活中加以實踐運用。
上傳者: 傅弘如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