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好熱怕中暑⧖
營養師教你補水護健康
July 07 - 2024
夏天好熱怕中暑⧖
營養師教你補水護健康
July 07 - 2024
夏天真的好熱!! 這幾天的高溫都達到警戒和危險的程度,中央研究院研究發現,當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達到橘色警戒值時,全台熱傷害急診就醫人數會增加1倍。
據衛福部統計至今年6月,一共已經有741人,因為熱傷害身體不適而就醫,也有許多人因為外出太熱而中暑昏倒,萬一沒有被及時發現送醫,嚴重會有生命危險。
113年7月22日就是24節氣中的「 大暑」,是一年最熱的時候,更要注意補充水分、防曬、休息。
天氣一熱,潮濕又黏膩,總讓人感到特別容易累,身體為了要調節體溫,血管會擴張增加血流速度、 藉由流汗、調節毛細孔和呼吸頻率來降低體內溫度,都會非常耗費體力!
尤其台灣氣候又更潮濕,不只熱,還很悶,濕度也會影響身體散熱的能力,稍不注意可能就會產生熱傷害,像是熱痙攣、熱水腫、熱暈厥、熱衰竭和中暑。
主要多和長時間流汗過多,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有關,因電解質失衡導致肌肉痙攣疼痛,下肢水腫或影響血液循環造成暈眩等症狀,其中最嚴重的則是中暑,因身體無法正常散熱,體溫高達40°C 以上時,可能會引起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等嚴重併發症,死亡率高達30~80%,不得不小心!
所以別等口渴了才喝水,當感到口乾舌燥的時候,其實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一般健康成人每天的水分攝取量,可以用體重乘上30c.c的水量,也就是60公斤體重,一天大約至少需要補充1800c.c的水分,如果活動量大或流汗多,可以再增加補充。
水喝的夠不夠,看尿液的顏色就知道,如果顏色看起來比啤酒還深,就代表身體的水分不太充足,平時最好以少量多次補充,每小時大約喝200~300c.c,身體比較容易吸收水分,也不容易造成負擔!
除了用喝的,把水補充進身體外,也可以用『吃』的補充水分,蔬菜水果也是富含水分的食物來源,尤其瓜類蔬果,的含水量大約有9成以上,像是冬瓜、黃瓜、苦瓜、西瓜等,水分都很豐富,也是退火消暑非常棒的蔬果,其他還有大番茄、甜椒、芹菜等,也是補水的好食材,同時還能把膳食纖維、維生素C、礦物質鉀、鎂、植物營養素等,多種營養素一起吃進來,補充電解質,幫助消水腫、抗氧化。
但如果正在進行熱量控制或醣分管理的人,也要注意水果的含醣量和熱量,最好以蔬菜為主,水果適量攝取補充。
最後提醒一下,如果有腎臟和慢性疾病,需要限制水分與鉀含量的飲食,還是要依照醫師與營養師的建議來做補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