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端午節啦!粽子真的好好吃阿~~除了一般的鹹肉(素)粽,大家喜歡吃甜的『鹼粽』嗎?
印象中小時候第一次拿到鹼粽時,咬了一口原味無糖的版本,當下只覺得痾….這味道….好奇怪阿!! 然後大人說,傻孩子~這是要沾著糖一起吃啦,淋上蜂蜜之後,瞬間變好吃了,小朋友嘛~有糖就是美食!
到賣場走一圈,到處都有粽子的廣告宣傳,讓人要不知道端午節快到都難,突然好奇起,鹼粽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一直只知道有加鹼,但詳細到底加哪種鹼?製作過程什麼時候加呢?
原味鹼粽的製作方式
製作步驟簡單說明:
1.將「圓糯米」洗淨泡水3小時,瀝乾水分
2.加入「鹼粉或鹼油」攪拌均勻靜置1~2小時
3.包入粽葉裡,用棉線綁緊
4.放入水中悶煮約4小時,起鍋放涼
加鹼粉的目的:
鹼可以讓米粒裡的澱粉結構被破壞產生「糊化作用」,在水煮的過程就能加速米粒吸水膨脹破裂,黏度增加變的半透明,這也是為什麼鹼粽幾乎看不太到完整顆粒的米,而且變得晶透又Q彈的原因
用鹼粉時要小心
鹼粉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鈉、碳酸鉀、氫氧化鈉,是強鹼性的物質,沒用完不要放在冰箱或小朋友/老人家容易拿到的地方,直接誤食會導致食道灼傷!
現在有非常多的網路食譜,是改用一般的烘焙用小蘇打粉(弱鹼性)來替代,看起來也是能成功做出鹼粽的,雖然Q彈口感可能會有差,但更容易取得又比較安全。
在最後一個步驟粽子起鍋前,早期的人會加入「硼砂」到水裡一起煮!
添加硼砂的目的:
防止沾黏:也就是打開粽子時,米飯不會黏在葉子上,這樣才能幫粽子拍網美照
口感Q彈:硼砂可以讓鹼粽吃起來更Q
但是硼砂吃多會傷身體,已經公告不能添加在食品使用!!(重要)
現在衛生局都會宣導和抽驗,同時也有提供免費的「三偏磷酸鈉」,作為硼砂的替代品,讓有需要的民眾自行領取。
鹼粽的熱量高不高呢?
鹼粽通常都做得比較小顆,一顆大約130-150大卡左右,但吃鹼粽都會再加糖吃,所以熱量會再增加,每淋1湯匙(15克)的蜂蜜,就要再加47大卡,加越多當然熱量就越高囉!
原味鹼粽整顆都是糯米,一顆大約等於半碗飯,正餐的澱粉就要少吃一點,鹼粽因為有加食品添加物(鹼粉、三偏磷酸鈉),鈉和磷的含量會比較高,腎臟病友比較不建議吃。
雖然不管是肉粽還是甜鹼粽都好好吃,但吃太多還是會變胖,記得也要多運動消耗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