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榖雜糧這樣吃,健康輕鬆顧
全榖雜糧這樣吃,健康輕鬆顧
你的日常飲食經常出現白米飯、白吐司、白麵條嗎?這些白白的食物在精緻加工的過程,會去除麩皮和胚芽,雖然吃起口感滑順容易咀嚼,但卻讓許多寶貴的營養素都流失了!所以營養師們經常會鼓勵大家要多吃,原型未精緻的全榖雜糧類🌽🥔🍠
全榖雜糧類食物是什麼?
全穀雜糧在口語上我們也常稱為主食,提供澱粉也是一天熱量的主要來源喔!
哪些食物是屬於全榖雜糧呢?像是下面圖片中優先建議選擇的糙米、紫米、南瓜、玉米、蓮藕、紅豆、燕麥等等都建議可以在三餐搭配著吃,讓我們的那碗飯不總是白白的,而是增添更多營養色彩!
而糕點、麻糬、麵包、餅乾等因為精緻加工過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熱量高容易造成肥胖,建議要適量攝取。
有些常見的豆類,常被誤以為是全榖雜糧的像是:毛豆、黑豆、黃豆,其實他們都是屬於蛋白質含量豐富的豆魚蛋肉類!
為什麼要建議吃全榖雜糧食物?
會建議優先食用未精緻的穀類,是因為全穀類的食物保留了胚芽和麩皮,所以比白米飯有更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素,可以幫助我們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飽足感、提升活力與精神。
每天應該吃多少呢?
在「我的餐盤」中建議,飯和蔬菜的量要差不多,大約是一個拳頭的大小,而且每餐至少要1/3的比例為未精緻的全榖雜糧喔!
朵拉營養師要特別小提醒的是,雖然飯和蔬菜一樣多,但是!!
蔬菜吃多,飯不需要跟著吃多👉易導致熱量攝取過多
蔬菜吃少,飯不需要跟著吃少👉應該把菜吃足夠
想增加飲食中全榖雜糧攝取,可以這樣做!
即便是外食族,在挑選時多加留意也能增加全穀的攝取:
改選擇雜糧饅頭來取代白吐司或白饅頭
點自助餐時改選糙米飯或紫米飯
烤地瓜或即食玉米來替代精緻的餅乾點心
而能夠自己烹調的人,當然就可以把全穀食材更多元的入菜囉,只是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配菜中有多種全穀類食物,記得飯量也要減少喔,適量攝取才健康!
本篇文章的圖片皆來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製作,提供多種健康宣導資料👍
台中市衛生局舉辦的「全榖挑戰賽」兩項活動開始囉,活動到111年10月15日(含)止
提供參與對象:18歲至64歲台中市民
有興趣參與的,可以到台中市衛生局進一步瞭解活動方式~
連結在這邊👉 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2132785/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