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克爾頓共學讀書團:人文地理學經典導讀系列十
書目: Peck, Jamie. "Combination." Keywords in Radical Geography: Antipode at 50 (2019): 50-55 、
Jamie Peck (2021) On capitalism’s cusp, Area Development and Policy, 6:1 、
Jamie Peck, Marion Werner & Martin Jones (2022) A dialogue on uneven development: a distinctly regional problem, Regional Studies, DOI: 10.1080/00343404.2022.2116417
導讀人:朱凌毅(彰師大地理系)
主持人:徐進鈺(台大地理系)
時間:2022年10月22日(六)下午2:00
地點:台大地理系202室/google meet 混合舉行
主辦:科技部沙克爾頓計畫
線上轉播連結:meet.google.com/cay-nufq-wjp
演講速記:黃開洋、林聖昌 整理:楊景仁
.Uneven and Combined Development
「不均發展」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彙,也常是經濟地理研究的起手式。而Peck認為發展不可忽略「Combination(合併/混合)」。這是從蘇聯理論家Leon Trotsky得到的啟發,Trotsky認為世界經濟本身是殖民帝國和殖民地的連結,一個半農業、半工業的混合社會(如俄羅斯帝國末期),缺乏一種統合,使得社會主義革命更易發生,這也回答了為何歷史上的共產政權,並不如馬克思所預言的在已工業化國家發生的問題。
續談資本主義和地理的關係,Peck回顧1970年代兩大家David Harvey「資本生產地方」和Doreen Massey 「地方生產資本」的辯論,兩者的差異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結構大變動。Peck認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造成的變動不亞於1970年代,但這種大型辯論似乎停滯住了,那要如何理解並推進這種辯論?Peck提出了Conjunctural approach。
.Conjunctural approach
Conjunctural approach介於Harvey和Massey之間,強調conjuncture(暫譯「局勢」)和articulation(直譯為關節,暫譯「連結」),也就是從歷史的交會和社會連結來討論。有關連結,作者引用Stuart Hall論點,任何權力關係都是由言說過程形成的,發生的連結不一定有內在結構性關係,但話語說出後,一方面運用某種話語,說的人不會被限制在特定意識形態下。
Peck回應,就是利用上述觀點,讓使用局勢是有歷史性的相互牽連同時,加上連結面向,但還是要回到了Trosky所談的不均與綜合。綜合就是新舊、進步與落後的發展總和,這不是氫氣加氧氣就一定會產生水的原子化分析方式,從個別組成的加總以理解社會現象的表述。當上述部件連結,形成局勢交會,綜合(combination)之後沉浸(immerge)出新的性質,可能比部件(part)的加總更多,即「Sum is more than its part」。
.大灣區的水火同源
Peck在發展conjunctural approach的時候,與幾個1990年代後經濟地理的辯論:他不滿新區域主義、GVC、GPN理論講述的雙贏景象,好像將不均發展去政治化;也不喜歡解釋東亞發展成功的多重決定論。
於是他開始做中國珠江三角洲「大灣區 (The Great Bay Area)」的研究。他以「水火」比喻「市場」和「國家」的關係,市場和國家本來就不是水火不容,也不是市場從國家孕育而出的觀點。
市場是一種國家的治理手段,更有效分配資源的方式,反饋讓國家更強。國家可以選擇要用不用,是一種國家權術(statecraft)。他提出市場權術(marketcraft)的觀點,至於Polanyi談市場與國家的鑲嵌關係,有人解釋所以市場要放回國家看待。但是Peck認為鑲嵌性(embeddedness)是一定存在的,重點是怎麼鑲嵌的各種形式為何。他理解大灣區是2008年後,遇到很大變動,可以從大灣區看到正看到不均且綜合的區域。他提出不均無法寫明,因為在資本主義就是非線性的發展。
.對談
徐進鈺老師主要提出幾個心得,第一是經濟地理左翼學界近年政治性降低,對於階級、勞工等大的不均的討論慢慢潛隱,開始談生態。而Jamie Peck不談生態,重返大型辯論。徐老師好奇後殖民對於區域研究,以及非正式議題等典範出現後,Peck的說法還能提供什麼?「附加價值」在哪?
徐老師比喻經濟學像大陸,經濟地理學像是孤島,孤島一直望向大陸,也受其影響。經濟地理學始終和經濟學有對話,但也該向其他如Polanyi的經濟社會學對話。
在全球化之中,學者如同John Agnew會去避免進入「領域陷阱」,可是徐老師表示,我們也要注意「沒有領域的陷阱」(non-territorial trap),這導致經濟地理學去政治化,原先重視領域和國家的經濟地理學,在全球化後,領域、國家、地緣政治等概念都沒有被好好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