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火金姑》2023春季號

媽的多重宇宙——我的少年小說創作歷程


作家/薩芙


我的生活有個小小的出口——閱讀漫畫和小說幾乎填補所有碎片的時間。我喜歡村上春樹的《遇見百分百的女孩》書中一段提問:


她對很多事情都不太容易適應。不管是自己的身體、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或別人所要求的東西……


百分之百的女孩是什麼樣子?」我闔上書想。


我像是被剝開後,才發現還沒成熟的栗子,回不去了,只能慢慢變熟。那段漫長的等待過程,曝露在既開放又充滿風險的環境裡,隨時有鳥兒銜走,棄置在荒原、被埋進土裡。要跨過的柵欄越來越高,生命也有許多的困境,我沒有選擇,都是被選擇。被留下,被告之,被遺忘。只剩時間推著我前進。


好想成為某人的百分百女孩吶……


我開始在網路寫小說,非常孤單的日子。也因此,我收到一些陌生訊息,因為那些抒發的文字,有人看,有人懂,什麼也沒關係了。


出版兩本戀愛小說之後,我成為了母親。對於一邊照顧小孩,一邊「談」戀愛,加上工作,彷彿藤原效應,多個氣旋互相影響,分割成好幾個宇宙——長不大的少女、戀愛中的女子、新手媽媽——非常混亂卻又放在一個隨時間逐漸膨脹的束袋裡,過往的身份不會消失,重疊在一起,冒出一堆雜亂的線頭,讓我忍不住想用各種創作的形式去整理。


危險心靈的歸位


我的第一本少年小說《心靈魔方》談的是生活的錯亂與歸位。人生很多時刻就像是被打亂的魔術方塊,錯置的邊塊角塊,找不到安放的位置。即使錯位,卻色彩繽紛得令人眼花撩亂。雖然被打亂了,翻轉的軸心卻依舊存在,任何人都可以找到一條以上的路徑,返回正軌,這一切取決於你願不願意動手。這根支撐你的生命軸心,我稱為生命的貴人。推你一把,拉你一把,冥冥之中,也牽動許許多多如同你我一樣的單位移動,組成現在的生活。


故事裡的小男孩不適應別人的要求,聰明調皮搗蛋,常因為一個渺小的決定,走歪斜的路徑,卡住自己的動能。但也因為他不畏懼去嘗試,碰撞之中,慢慢減少外力的干涉,去面對這個年紀最難以接受的失去。


我是誰,該怎麼活?


如果我們都是生命中的最小單位,那麼我們是誰?該怎麼活著?如果生命的軸心被無形的手抽掉了,變得無依無靠,沒有安全的路徑可以返回,能拯救你的是什麼?


我花了一整年去思考這個問題,幾乎什麼也不做,只能在兩個定點間來回,徒勞無功的消耗自己。假如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他的世界分崩離析,墜入生命的谷底,該怎往上爬?


於是,我動筆寫第二本少年小說《巴洛‧瓦旦》,少年尋找父親失蹤的真相,以及尋找自我的過程。經歷種種悖離的事件,喚醒他求生的本能,主人翁巴洛找回生命的步調,思索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是什麼?如同詩人谷川俊太郎的詩句:活著/無法忘卻的記憶讓我活著


小說寫到一半,我感到身心俱疲,再也撐不住故事的重量。小說創作者的難題——該怎麼讓一個故事劃上句號?我轉念想,句號不是結束,而是休息。當生命耗損到一種程度,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個負傷累累的生命個體,又該如何重返群體?


對抗黑暗之手


一個人的力量單薄,人難以離群索居。黑夜之後,黎明終究升起。生命總有歡樂聚合,不想輕易離去、解散的時光。我想起住在六福村旅館,窗外看到的野生動物,早上起床就可以進去遊樂園,痛痛快快玩到傍晚,累了就可以倒頭睡,便以此為主場景。


第三本小說《不嚕樂園》描述三個小學生的友誼、合作與冒險,吵吵鬧鬧,一同走過家庭、成長的困境。真正理解你,同理你,接納你的是,和你耗費大把時間摸索與遊戲的朋友。闖鬼屋、雲霄飛車、摩天輪、,有恐懼、快感、緩慢、碰撞,這些無法控制的情感碎片,在夏日的陽光小鎮閃閃發亮。


主角小裘的母親因故缺席一段不可抗力的時間。她媽媽告訴小裘:「有一種看不見的樂園是在心裡面,廿四小時不打烊。」


小裘媽媽的意思是,你能不能讓自己開心?這點很重要。三位小主角都具備自娛力,我希望讀這個故事的孩子都能在心裡打造出一座屬於自己的歡樂。

 

尋找青春共鳴


《少女練習曲》回到核心家庭的各種心結。我藉小提琴來詮釋親子、夫妻關係的共振效應。每個人的聲音都是獨特的,需要被傾聽。藉由樂器與彈奏者、製琴者三方的互觸,讓角色的每次發聲,都是訊息的釋放。


小說採用巴赫的樂式結構,並不停留在曲式,隨著各章的的曲調,角色發出警訊,試著適應新環境。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少年與少女,頻繁出狀況的身體與煩躁的情緒,在環境與雙親壓力下,如何跳脫窠臼,走出封閉的內在,接觸外在的世界——新的技能、交誼圈與視界,學會表達以及化解三代母女/母子情結。面對不易控制的各種起伏,不論角色的狀態處於獨奏、協奏一首悠揚的樂章,更重要的是,學會與自己共處,欣賞他人,找到自己的生命主旋律。

 

媽的多重宇宙

身為女兒/母親的多重身份。我的宇宙組成是永恆的少女/新手母親,構成我寫少年小說的契機,彷彿這樣的寫作勞動不會使人輕易的老去。在時空跨度上,我做了新嘗試,短篇小說〈哈伯任務〉描寫機器人媽媽以及來到地球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的異星人,透過共伴產生愛的課題,表現更古老的集體潛意識。


「喜歡吧。才能成為百分百。」


每一個虛構故事的形成,連動我的宇宙便不斷變形。有時受滋養而自然奔放,有時被情緒轟炸成廢墟,層層疊疊,環環相扣,僅僅是能量的釋放。


當世界生病的時候,有人害怕孩子是父母的黑洞,恐懼孩子陷入毒親的創傷。各種風暴,你知道可能會來,也可能轉向,不一定會登陸。縱使身處大疫年代,不可抗力的因素增多,用智慧化解難題,這一切終將過去。  

感謝+棒棒堂+兒少文學與文化研究誌 主編:薛巧妮撰文 同步刊於《火金姑》2023Nov~Jan冬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