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魔法教室—探索自我4-2】書寫回憶錄挖掘 未知的自己
你讀過名人的回憶錄嗎?回憶錄,是作者講述自己的故事,故事情節都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
回憶錄不是名人的專屬,每個人都可以書寫自己的回憶錄,挖掘出以前沒發現的個人特質,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
▌書寫自己的故事
回憶錄沒有一定的寫法,卻是各種寫材題材中最不容易掌握的。
例如童話大師安徒生在自傳中,寫到童年時居住的小屋。「通過廚房的梯子,可以爬上屋頂,那裡擺放種植香蔥和西芹的植土箱,是媽媽的菜園。」
對安徒生而言,小屋是獨特的房子和花園,是通往童年的記憶「通道」,更是連結與媽媽的難忘回憶。
另一位作家珍奈特在回憶錄《玻璃城堡》中,描述小時候經常搬家,爸爸說是為了躱避惡徒,但她知道是爸爸遇上大麻煩。長大後的珍奈特明白,她無法選擇家庭,卻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對珍奈特來說,小時候流浪的生活,讓她決心找尋自己想要的人生。
小朋友也一以藉由具有特別意義的物件,或記憶最深刻的事件,當作回憶的「線索」,書寫自己的故事,幫助你探索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自己。
▌找出記憶的線索
當我們回顧發生過的事情時,可能因記憶模糊,無法清楚寫出完整的故事。此外,你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找出記憶線索:
1️⃣找出印象中深刻的互動或對話。例如用「父親常說」提詞,挖掘和父親互動時印象最深的記憶畫面:
從小,父親常說,買東西前要先問問自己:「真的是你想要的嗎?買得起嗎?」因此,對於物質追求,我會量力而為,只買需要的和負擔得起的。
2️⃣試著召喚記憶中觸動感覺的物件,仔細回味,有沒有引發你思念起重要的人,例如:
我找不到另一隻的破襪子,那是奶奶手縫的禮物,幫我溫暖整個冬天,我想跟奶奶說謝謝。
3️⃣把發生的事告訴家人或朋友,講述過程中,你會越來越有條理整合事件的來龍去脈,有助於你拾回記憶。
整理書櫃時,我發現忘記歸還鄰居玩伴的漫畫書。我問爸媽他們搬走後的消息,有沒有聯絡方式?我想重拾這段友誼。
4️⃣你可以回到事情發生的地點或找到相關的人,拍照或畫下來,慢慢回想這些珍貴的連結,對你有什麼影響。例如:
回到幼兒園教室,想起剛入學時我很怕生,不敢開口說話。老師用掌中布偶介紹我給全班同學認識,幫助我順利融入新環境。以後自我介紹,我會想像自己是掌中偶,就不會過度緊張。
你可以儲存跟自己有關的第一手資料,如日記、相片影音、獎狀、生日禮物、紀念品……挖掘生命中具有意義的人事物,回想當時的情緒、感受,對你的成長會有莫大幫助。
▌範文 做自己就好
我有一個半透明的牙線盒,裡面放的都是我和父親看完電影後存下來的票根。
有一陣子,我特別喜歡英雄電影,電影中,英雄歷經各種挑戰,總能在奮力一搏後,成功守護世界的和平,讓我崇拜不已。父親卻說:「受到矚目的是英雄,支持英雄的都是小人物。」他喜歡配角的小人物,勝過主角的英雄。
長大後,好勝心強的我覺得應該要效法電影中的英雄,要不斷超越自己,總是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卻又屢屢遭受挫折,陷入低潮。
有一次,我因跆拳道比賽失誤,沒能拿下冠軍獎杯,沮喪不已。父親說:「人生最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你只要做自己就好,不用當英雄。」有了父親的開導和支持,我發現眼前的挫折微不足道。
「晚上去看電影吧,你想看什麼片?」當晚,父子倆又去看了場電影。
心情不好時,我總會拿出牙線盒,看著一張張票根,回味和父親一起看過的電影,想起父親的教導——做自己就好,便不再糾結不愉快的事,心情豁然開朗。
✒️【作文小學堂】
請書寫一篇跟回憶有關的親身故事,文長五百字,參加本月引導式徵文。
徵文日期:8/14至9/10。
(國語日報|語文版|11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