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說是在創世以來到現在,信靠上帝的人一直在問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真正信靠上帝的人,必定會希望按照祂的旨意去生活,做每件事、說每句話,以致可以活出榮耀上帝的美善。而特別的是,神與人不一樣。我們若不懂父母的心意,可以直接問父母得到答案。但上帝不一樣,祂往往不會直接對我們說一句話、或一行字。就算是在舊約,上帝如同直接像摩西說話的例子也不多。從翻閱新舊約來看,上帝直接向眾人說話,除了耶穌時代以外,也只有先知才偶爾有這樣的經歷。西敏信條也支持這種論點:「因為上帝先前啟示祂旨意給祂百姓的方法,現在已經不再有新的啟示了。」(西敏信條第一章第一節)
記得大學時代的時候,剛信主懵懂不懂事,大概是大二吧。那時候聽到周遭的人分享神如何引領他,結果非常喜樂之類的見證。似乎神好像對他說話,我卻聽不到祂說話,心理有點羨慕。於是,有一晚跑去宿舍天臺,拼命的向神呼求,禱告。內容大概也離不開學業、愛情、日後什麼使命要做之類的。大概禱告到累了,就用心聆聽周遭的聲音,恐怕漏掉一絲的聲音。想當然,那時什麼也沒發生。之後信仰漸漸成長後,才知道當時在這種作法是多麼的好笑。
往往我們把基督信仰看的太簡單了。以為我們就是要一個簡化的指示,例如去哪裡,要或不要。而從中忽略了透過思考聖經的話、感受聖靈在心中引領的重要性。基督徒做決定,若是止要或不要、選A工作還是選B工作、或選哪一位女孩,著重在這類的選擇題、是非題。老實說,若讓外人看到基督徒這樣做決定,其實滿可笑的,原來基督徒跟占卜沒什麼區別,這只不過是一個機器嘛,是一個毫無靈魂的人。顯然,不應該是這樣,因為人是一個位格,是有自己的情感意志的。我有時在想,那我今天要吃雞排飯、或咖哩飯是不是也要先詢問神的旨意,又或上課上到一半尿急、要憋尿或上廁所,也要先問過神,等神回應了才行動?恐怕還沒等到回應,褲子就先濕了吧!更荒謬的想法是,就馬上翻開聖經隨意一頁,翻到馬太福音「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就上廁所;若翻到使徒行傳「聖靈既然阻止他們在亞細亞省傳講福音,...」就憋尿。聖經什麼時候變成一種抽籤工具了!?事實上,問吃什麼、穿什麼、這類尋求旨意方式,已經有牧者說過:「這想法看似敬虔、正常、普遍合理,其實不合聖經」(參考1)。另外,康來昌牧師也提出他的觀點:
「即使不是故意犯罪,希望事事都有個異象、聲音、神蹟來確定神的旨意,仍犯了兩個錯誤:
第一,把自己從成人變成孩子。不用那在聖靈光照和神的話語管束下的心智去思想、考量、判斷,而想靠外在的兆頭行事,實在是極其幼稚和不成熟。
第二,更危險的是,想要用奇特經驗來確定神的旨意,很容易上魔鬼的當。《申命記》十三章指出,異端的產生,就是有人因著神蹟的發生,去「事奉素來不認識的別神」(申十三2)。 」
那麼,神到底要我們做什麼?同樣的,目前我也比較認同康來昌牧師的觀點,由於原文寫的夠好了,以下直接引用:(參考2)
「你在大原則上作一個順服神旨意的人,你在生活細節中就會大有安息的走在神的旨意中。你一樣在讀經和禱告中尋求神的旨意和呼求神的帶領(大衛、先知、耶穌、保羅、使徒和歷代聖徒不都是如此嗎?),但你不是就放棄思想、判斷、反省和對付(捨己、背十架),只求看見異象、異夢,和聽見先知預言。要一個權威者(無論是人事物或神蹟奇事)告訴你如何做,這是奴性、是長不大的孩子,也留下破口給魔鬼。要知道,你永遠都不能靠找對工作、出對國、移對民、娶對妻子、嫁對老公……,來討神的歡心,或使自己前面的道路平順快樂一些。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十一6),「人非有信,斷不可進入神的安息;信心要與所聽見的道調和」(來四3、2)。不要再把神的旨意淪為律法化了,乃要專心信靠、尋求、認識祂。求主幫助我們,不要一面說:「耶和華的命令,我已經遵守了。」一面又讓神對我們說:「我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是從哪裡來的呢?」(撒上十五13、14) 」
馬太福音6章33節說到:「所以你們應當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一切都將加給你們了」。我們如果可以在大原則了解並順服神的旨意,其餘的部分就可以按自己的感動、或經過思考後自由決定。這些大原則可是在聖經就清楚明示的,例如十誡。美國長老會牧師Terry在他的著作「從恩典啟航─加爾文主義的生活實踐」就討論到律法與自由的關係。Terry牧師認為基督徒在一些事上,在生活絕對而嚴謹的遵守神的律法的前提下,是可以享有自由的選擇的,就如康來昌牧師所說,做什麼都可以。這些事包括了財富運用、吃喝、選擇職業、從事休閒活動、婚姻(參考3, pg142)。聖經並無明文規定我們要做什麼,而是教導我們要如何思考做決定的過程。基督徒不是機器,而是了解神的喜好,而根據這個喜好去行出祂會喜悅的事。
個人對於之前所看到的一些作法實在是嗤之以鼻,例如某人預言說你將要成為領袖之類的,然後就不去反覆驗證這件事,簡單思考就去往這方面去做。個人不否認神有時會透過祂的方式向人啟示特定的旨意,但是,個人非常贊同網路信仰作家小小羊所說的:『輕忽上帝顯明旨意,卻專注於上帝隱密旨意』(參考4)。這是人普遍的通病,人總是會對神祕的、很具體的答案都非常感興趣。豈不知這樣根本就是飛蛾撲火,信仰越走越偏,總是疑神疑鬼的,就像達文西密碼一樣。
誠如小小羊所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不可能一篇文章、或幾篇文章就完全回答這個議題。這是一個基督徒終身學習的功課。基督徒並非不可以在自己身上尋求神的旨意。因為我們生活可能會面臨的一種狀況,幾個選擇都符合了聖經原則,而自己真的無法做出好的決定,怎麼辦?根據傳統教會、以及改革宗教會的做法,Terry牧師舉出了基督徒可以做的幾個原則,幫助我們明白神如何幫助我們:
一、神藉著聖經引導我們。
二、神藉著禱告引導我們。
(參考3的第9章論述「禱告」,禱告可以叫我們謙卑下來)
三、神藉著敬虔人的忠告引導我們。
四、神的旨意必符合祂的創造、護理及救贖的彼此和諧運作。
(這部分比較複雜、可參考書內(參考3)「引導」一章。大意就是神在創照我們時,都給不同人各種恩賜。祂不會叫一個對音樂遲鈍的人,去從事編曲、作曲、彈奏的工作,因為創造與護理互相牴觸。祂會根據祂創造我們的特點,在日後的道路上為這個特點預備。)
另外,Terry牧師也指出,我們必須注意兩個極端、第一個極端是屬靈導向、把不尋常的護理、夢及聲音當成無誤的權威,忽視了對聖經的思考;反過來說,只把聖經當成知識,或「藍圖」,忽視了聖靈的引導,也是不健康的作法。聖靈是又真又活的位格,基督徒明白聖經的話,全然是聖靈的功勞。這與不信主的"聖經學者"截然不同,聖靈光照基督徒,叫我們在聖經的話語謙卑,讓我們順聖靈而行。
最後,有件事情要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綜合了聖經、還有很多信仰不錯的人寫的文章。可以發現,不能憑著一件事情、或一句話、或一個意念就做出重大決定,認為這就是上帝的旨意。聖經說過類似的話:「親愛的,不要每個靈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否出於神」(約翰一書 4:1)。試驗包括了思考神的話、反覆使用聖經去檢驗,檢驗是否符合聖經的總原則、還有以上所提的所有原則。以下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環境開路:
約瑟被主人的妻子誘惑同處一室時,主人不在,而且不可能會被人發現。環境開路了,約瑟可以認為這就是神要他做的嗎?
內心平安:
約拿躲避上帝命令時、在船上睡的可真香呢,十分平安。
內心不平安,所以不做。
『保羅行在神旨中,會「外有爭戰,內有懼怕」』(林後7:5)(參考1)
參考資料:(有些部分,雖沒有列入文中,但是卻有助於了解文中所引用的書目、文章)
1. 康來昌,再論神的旨意
http://word.fhl.net/cgi-bin/rogbook.cgi?user=word&proc=read&bid=7&msgno=19
2. 康來昌,神的旨意(羅馬書1:10)
http://knowingod.com/cgi-bin/rogbook.cgi?user=word&proc=read&bid=8&msgno=43
3. 泰瑞‧詹森,《從恩典啟航--加爾文主義的生活實踐》(中文版),改革宗翻譯社
4. 小小羊,走偏了的『尋求神的旨意』
http://mickey1124.pixnet.net/blog/post/269192560
5. 巴刻,《認識神》(中文版),福音證主協會
6. 「尋求神旨意」的誤解,基督教論壇報
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