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面之說 both sides of the story
壹面之說 both sides of the story
南方二重唱-候鳥與風向雞
能從事唱片工作一直是我很引以自傲的事,無論其間遇到的歌手大牌小牌、專輯暢不暢銷、來自哪個國家、演唱哪種語言,每經歷一張專輯,我總能在其中獲得心靈的成長;但唯一曾有過一張專輯,我很少提,因自認對唱片公司、對歌手、甚至對歌迷皆毫無建樹。
那是南方二重唱在1994年,由瑞星唱片發行的《深情看世界》專輯,當時找我的是瑞星唱片的總經理黃世森以及副總經理張月嬌夫婦,我決定離開待了五年的上華唱片,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思考空間,因黃大哥和張姐跟上華呂燕清老闆交好,以借將之說讓我去做瑞星試試。
大南方閻宗玉來自台南、小南方林明樺來自高雄,真的是名符其實的南方二重唱,自1991年起她們以「城市新民歌」以及「回歸線」兩條主題發展音樂產品,「城市新民歌」以全新的音樂創作為主,而「回歸線」則以老民歌為題,穩定地一年發行兩張專輯,是很高招的產品規劃。
我接手的是屬於「城市新民歌」系列,猶記當時的製作總監是陳美威(他年輕時也組過二人團體,他跟李士先「二元一次」1988年唱的《走鋼索的人》可是洗了我小時候的耳朵),陳美威和製作人薛忠銘剛剛完成南方的十首新歌製作,但選主打歌會議時,大家沒有共識。
南方的每一首歌都很好聽,但獨獨缺了主打,在幾次的主打歌會議後,公司決定還要再加歌,最後由總監出手為南方量身寫歌,也就是後來請知名作詞人娃娃填詞的《深情看世界》,我看過超多版歌詞的,還有叫甚麼《天看我我看天》的,但,我都覺得割不到肉。
創作這事真的很特別,不是因為你夠有名,就一定好(這裡指的好是得到共鳴),我記得坐在陳美威的辦公室想討論南方,但我一句建言也說不出來,我聽他用英文和友人講著電話笑聊他剛買的車(不是瑪莎拉蒂Maserati就是賓士Mercedes,抱歉外文聽力很爛),他,已不是走鋼索的創作人了。
我花好大力氣想南方與《深情看世界》的關係,但我找不出一絲絲的施力點,但憑藉著操作唱片的經驗,我還是不費力地把工作組織起來,那這也是危險的訊號,不是你做過暢銷專輯就一定能把唱片做到賣,需要的是,你對那個作品的熱情。
我承認,當時的我沒有熱情,沒熱情已經很罪過了,我竟還著實地得罪了當時瑞星唱片的董事長王祥基!
閻宗玉和林明樺在1988年都還是實踐大學的學生,一開始彼此是不認識的,卻因學校的民歌比賽頗聞對方,爾後因林明樺想去民歌餐廳演唱,所以開始尋求一起搭檔的夥伴,才有緣跟閻宗玉一起去木船西餐廳試唱成為民歌手,而兩人的和聲默契,也在學校間傳開。
她們之所以叫「南方二重唱」,除了她們各來自南部,還有就是林秋離為她們第一張專輯寫的歌《我從南方來》,因此瑞星唱片就以「南方」為她們命名,也因為這個概念,南方二重唱的專輯封面,一開始就有兩隻候鳥作為LOGO。
而我會得罪瑞星的董事長王祥基,就是因為那兩隻鳥;我還記得當時平面設計來交稿,董事長一看設計稿,一開口就質問:「南方的那兩隻鳥呢?」
因為我首肯設計師將鳥的意象改成風向標,這引起王董不滿我改了南方最重要的識別商標!王董直接退稿,要設計師把候鳥改回來,說真的,我還真不知當時怎麼就沒想遵循舊標,一心想改個什麼的(創意人毛病),但這是我對唱片公司、對歌手、甚至對歌迷皆毫無建樹的第一次體驗,
難得我跟大小南方年紀相仿,同樣來自南部,考上北部大學,自然畢業、就職,最後都變成一個「候鳥型的台北人」,我應該很懂她們才對,但我竟完全抓不到企劃的重點,真是失職,連說服王董的力氣都沒有,只能責無旁貸地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就退出,也因此我絕少提這個曾經。
我只能開自己「鳥」玩笑,我才是隻不知該飛往何處的鳥,何以方向?何以所棲?也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會真正感受異鄉遊子在城市奮鬥的孤單,我多想要南方二重唱能唱這樣的歌,要深情看世界乾脆唱福音好了,只不過當時我一句建言也說不出,自然遺憾此後未再見、也未再提。
南方二重唱出道時,其實已是民歌後期的尾聲了,但她們仍一貫保留民歌黃金年代的純樸、真誠,或許在這種日漸式微的音樂型態,能這樣堅持反而顯得更難能可貴;你也是異鄉遊子嗎?你期待如何被陪伴?音樂還是你的選項嗎?
當你在城市裡工作一整年,只有一個年假可以回到故鄉跟自己的家人相聚,你會怎麼去過這幾天?有人為你準備熱騰騰的年夜飯嗎?一整晚跟家人打遊戲機還是打麻將?只是假期都會結束,有太多人真的是南方專輯封面的標準候鳥呢!親愛的王董,當年都怪我不懂您的情真意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