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面之說 both sides of the story
壹面之說 both sides of the story
劉沁 / 連上帝都青睞的聲音
有誰聽過李宗盛的歌?我想,連中國大陸的十三億人都會近半的人舉手吧,那劉沁呢?你聽過嗎?
這兩人,我都聽過,早在1984年李宗盛為鄭怡製作的《結束》、《去吧我的愛》時,可是我小高一時的愛歌,也是我對唱片專輯有個概念的模糊開始,要說我會進唱片界是因為李宗盛也行,他的歌在我青春期埋下了根,促使我在1989年進唱片公司寫文案,直到現在依然覺得,台灣有個李宗盛,唱片業很驕傲。
聽劉沁,則是過了十四年後的1998年,我知道聽過劉沁的人很少,但卻是她,讓我可以接觸到李宗盛這位唱片啟蒙前輩。
當時我還任職國際唱片EMI的國內部,雖然做了幾張賣錢的片子,但在反覆操作的企宣工作不禁自問做唱片的初衷,於是當滾石亞洲製作中心的總監吳正忠先生找我,我沒多想就去接了滾石旗下的子品牌火山音樂,做的第一張專輯,就是李宗盛大哥力薦要簽下的創作歌手,劉沁。
李宗盛,滾石上上下下都稱他為大哥,對我而言,他豈只是大哥,他更是音樂的魔術師,在他巧手下陳淑樺的《夢醒時分》、林憶蓮的《傷痕》、娃娃的《飄洋過海來看你》、趙傳的《我是一支小小鳥》、辛曉琪的《領悟》…等等等,李宗盛可是為滾石寫下輝煌音樂歷史的超級偶像,而我,卻讓我的偶像很受傷。
劉沁,是我第一個,可能也是最後一個碰撞的創作女歌手,雖然我做過許多本土女歌手、許多大牌港星、許多男性創作藝人,但就是沒做過女的自己寫歌的;第一次聽到她的歌簡直有點不敢置信,她把R&B唱得比林憶蓮還極致,而且每首歌都出自她自己。
曲、詞、編、製作、唱,甚至合聲都是,超級誇張,何況她還是來自那麼閉鎖的對岸。
劉沁是道道地地的南京人,我第一次飛北京見她,丹鳳眼、超級瘦,要是她人在巴黎,就是老外超愛的那種時尚東方模特兒了,她是那麼獨秀,沒有其他人的幫襯,竟可以自己獨力完成一張專輯,在我看來,這簡直是神蹟。
該如何把她生生的介紹給台灣的樂迷呢?她沒有香港身份,她沒有天后朋友,她也沒有一個超強的經紀人做後盾,她人在中國,在台灣的我,除了下宣傳預算,幾乎無計可施。
此刻,我斗膽地想請李宗盛以同是創作人的身份來為她背書,於是,撥出了第一通給大哥的電話…
當時的李宗盛大哥正經歷與朱衛茵離婚不久,又跟林憶蓮再婚的新聞鋒頭上,我不確定他是否願意為一個默默無名的南京女子拋頭露面,沒想到,他很爽快地答應了。
我寫好訪綱,也把廣告稿備齊,跟大哥約好在他的敬業錄音室見,心裡有點忐忑,雖然常在媒體上看大哥很幽默的樣子,誰知道才子私底下會不會很怪異又難搞呢?!事實證明我多慮了,見到李宗盛,他自稱小李子,一點也沒有大哥的威嚴,他很愛笑,說話有點臭奶呆。
我們錄製工作得很順利,順利到我還有時間聽大哥一派輕鬆聊天,他說:「世人都愛財,但愛錯了,錢要花出去才有力量,存在銀行的錢不是錢,因為它沒有力量!」
我有聽大哥的話,把錢花出去了,但劉沁的這張「Ching Light青睞」專輯就是不賣,原本想從台灣賣回中國的定調沒奏效,明明那麼有才的女生,明明那麼動聽的專輯,怎麼會賣不動?我被打擊到去滾石總公司見老闆三毛時,只能哭著說對不起。
段老闆果然是段老闆,他安慰我又不是只做一張專輯,而且專輯不賣一定有它深層的理由,重要的是要把深層理由找出來。
對於劉沁,我能想的理由當然很多,天不時、地不利、還人不和都是,原定9月發行,因為音樂母帶特別送去韓國做混音及mastering,一拖拖到11月才上市,先前我們到山水秀麗的周口店拍好MV,主打歌「影子」在電視首播時的波光粼粼,我都覺得冷,虧我們還遇山賊要我們付過路錢,一路艱險才能回台。
難道是…因為她是中國人?且是比很多台灣音樂人優秀的女人?而我們並不期待這樣事發生?深層的理由,我不知道,或許是劉沁出現的太早,當時的樂迷都沒有準備好,這個理由很不可置信對吧,不相信,你去找這張「Ching Light青睞」專輯,即使2019年來聽,她真的很好聽。
如果你跟我一樣去過北京,看她當時做音樂的配置是那樣簡陋,能吸收的環境是那麼狹窄,而她卻能在粗淺貧瘠的創作土地上開出一朵自由之花,這已經讓她夠特殊了,只不過這不是受大眾歡迎的故事,比較安慰我的是,那一年劉沁還是入圍了第十屆的金曲獎最佳新人。
頒獎那天,劉沁當然不能來,我也知道她不可能獲獎,但仍在台下準備著替她上台領獎的得獎感言,手心還微微地出著汗,最後答案揭曉是林曉培,我默默撕掉了演講稿,也慶幸還好不用上台緊張。
現在的劉沁還是在做音樂,只是不在中國,而是在加拿大,她與老外先生大衛生了一對可愛的混血兒,她現在做的是福音歌曲,一樣用上帝給她的特殊才華回報著這個世界,只是台灣聽不到也只是台灣聽不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