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辦理教師成長研習有效提昇教師專業知能。
1-1 各領域教學觀摩評量表、教案設計、光碟與照片一覽表。
1-2 健體訪視記錄,觀摩影片、光碟與簽名表。
1-3 寒、暑假教師備課研習。
1-4 辦理教師資訊研習。
1-5 藝文增能研習
捏陶
紙黏土
版畫
馬賽克
客家舞劇
客家採茶舞
現代舞
馬克杯熱燙製作
蝶古巴特研習
1-6 校本課程增能研習
自然領域 – 生態教育
綜合、藝文 – 服務學習
健體、藝文 - 拔河教育
綜合、藝文 – 藝文深耕
1-7精進教學研習
班級經營
海洋教育
書法研習
2.鼓勵並運用教師組織協助教師專業發展。
2-1教師會推動膠彩畫、瑜珈、桌球與重量訓練
2-2輔導室推動特教與輔導研習。
2-3 教務處與藝文教師推動『仁美仲夏藝術節』,靜態藝文展、動態表演展。
2-4 推動師生膠彩畫作品展。
2-5 成立教師專業社群-國文、英文、自然、綜合。
3.教師積極參與校內外進修,並能分享心得。
3-1教師研習網每人研習
99學年度,總時數3044小時,平均57小時。
100學年度,總時數4199小時,平均91.28小時。
101學年度,總時數1920小時,平均33.10小時。(101/8/1至102/3/30止)
3-2學校本位課程研習,寒、暑期備課,與回饋表。
3-3 桌球、踰珈教師心得分享。
4.鼓勵教師專業對話,落實課程教學及學習檔案系統之知識管理功能。
教師專業對話
4-1 定期召開各領域教學研究會。
4-2 辦理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國文、英文、自然、綜合。
4-3 辦理校內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4-4 辦理校內國文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4-5 外聘閱讀專家入班帶領閱讀活動。
4-6 辦理校內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課程教學及學習檔案系統之知識管理
4-7 藝文領域老師大量使用圖檔教學,增進同學的美感與創意。
4-8性別平等教育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4-9健康與體育訪親,推出本校兩項特色的教學,即:拔河訓練與瑜珈訓練。
4-10 國文實習教師之課程教學。
4-11 藝術家增能課程之檔案系統管理。
5發展自發性的學習成長團體,並能提昇教學品質。
5-1教師專業發展學習社群:
國文 - 如何培育學生國語文競賽能力
英文 - 如何帶領學生參加國際性檢定測驗
自然 – 校園生態導覽
綜合 – 服務學習 大家一起來
5-2自然領域電子觸控筆研究。
5-3健康體育領域成立研習團體,推動各項體育技能的研究。
5-4 教師會成立膠彩畫團體。
5-5 綜合領域成立服務學習團體。
6.積極參與各種教育實驗或專案研究;發展研究或創作成果,擴展專業影響。
6-1開辦華德福實驗教育,推展另類課程。
6-2資源班(學輔中心)國文科老師推動電子白板教學。
6-3英語科行動研究 – 補救教學運用於國中的教學。
6-4 每學年各科五分鐘概念教學攝影。
6-5 每學年各科教學觀摩攝影。
7.辦理教師教學相關評鑑並提供改進策略。
7-1 各處室主任的教學視導,督促教學正常化。
7-2 優質代理教師推薦。
7-3 教育部師鐸獎教師推薦。
7-4 教育局特殊優良教師推薦。
7-5 教師教學檔案評鑑。
7-6 攜手計畫訪視。
7-7 藝文領域訪視。
7-8 國文領域訪視。
7-9 體育-拔河訪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