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報告

本期第十期,收錄了3篇原創論文、1篇新秀舞臺專欄。

李慶豪〈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所附古佚書「名學」旨意再探——兼論原始物名觀與董仲舒之名號學〉為作者反省舊作的檢討之作。討論的對象為《老子》甲本卷後佚書〈九主〉及乙本卷前四篇佚書〈經法〉、〈十六經〉、〈稱〉、〈道原〉等五文,為使吾人更準確的把握古佚書名學之實質面目與思想的核心宗旨。最終認為,古佚書之刑名天成說,乃基本上仍是黃老學脈中監督考課之刑名學的一種開展模式、是傳統刑名學的形上學表達式。

李百中〈從「超然獨達」到「不二法門」——論《世說新語.棲逸》的編者觀點〉處理上著重在時代性材料的討論。透過劉義慶於宗室之處境,及其「保身之道」之考掘,理解〈棲逸〉在劉宋初期「因順為通」,具「時代性」的詮釋方向下,應兼涉編者由時代意識與生命實踐拉伸出的「生命感」。經由晉、宋二朝由玄入佛的風尚轉向,在觀察上,不完全循魏晉以儒、道為「棲逸」的範圍,應是向佛教擴大,調合三教壁壘,形成兼容三教觀點的多元視域。

范寧鷳〈藉〈長清僧〉和〈樂仲〉探論蒲松齡在佛教上的「立」與「破」〉一文,鑒於蒲松齡有諸多作品廣義地涉及佛教徒形象的書寫,反省歷來諸多研究者以為蒲松齡在宗教上的態度為崇道抑佛的結論。乃以其〈長清僧〉和〈樂仲〉這一僧一俗為主要探論對象,以見蒲松齡由對作品主人公的刻劃,帶出自身對於佛教的深解、對修行的看法,及當時佛教於社會中所現之問題,亦顯現蒲松齡對佛教思想之深解。

本期「新秀舞臺」邀請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的呂竟先生,進行其研究主題探索、歷程回顧,以及從「族群文化」、「文化研究」、「跨領域」等學術界各種「時興」研究徑路的自我回顧、認知與詮釋。呂竟的研究主題來自於他對台灣社會環境的「參與」,其研究發現亦另闢蹊徑、發人省思。

  本期雖然因為徵稿狀況及編輯期程,略有延宕,但仍不減各篇論文及藝文專欄、新秀舞臺的風采,也能一窺當前文學研究趨勢與主題更新的關注面向與發展,從中感受青年研究者對其研究領域的專精及熱情,期待全國乃至海外更多的研究生及學者投稿,以光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