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

編輯部報告

《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與「奇萊論衡:全國研究生文學研究暨文藝創作研討會」均邁向第三期與第三屆,在此過程中,我們看見更多優秀青年研究者與海外學人的加入,讓「奇萊論衡」這個學術品牌的創立與開展,益加具備成長之動能。

本期第三期,共收錄了5篇原創論文。

黃朝和〈《莊子》外雜篇之黃帝道行探微——從內篇過渡之忘知、無心及氣化流行〉一文,以《莊子》外雜篇為重心,從相關篇章敘述的黃帝形象與道行進行研究。認為外雜篇詮釋之遊道治道及養生等思想,並沒有脫離內篇莊子闡明的亡知、無心、氣化之哲學概念與語言運用。可以說,莊子後學隨著戰國後期之學術流行而與稷下黃老交涉較多,弘演之黃帝道行藉寓言入理喻道而豐贍精采。作者對於內篇、外雜篇的異同處有精準的觀察,並且對於相關學術之材料、派別之屬性皆具備深刻的理解。可以於成果已經相當豐碩的「莊子學」之中,提出獨到的慧見,此誠難能可貴。

林柏宏〈談港、臺學者中國哲學方法論〉以四個章節,闡釋傅偉勳「五謂詮釋」、劉笑敢「兩個詮釋定向」、牟宗三「兩層存有論」、林安梧「存有三態論」等前輩學者們的詮釋理論,包含各自的思考方向,以及其效果、限制。前兩節主要以討論文本問題為重心,理解如何可能之問題;後兩節則討論如何理解中國哲學,如何理解「道」的問題:精要地評介了港、臺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透過研究過程,同時強調了經典文本的研究、哲學內容的考察,需要向心力與離心力並存,構成了「詮釋之張力」,才是生生不息的動能。本文作者雖謙遜地表示要拋磚引玉,實則已經是欬唾成珠。

朱志學〈從「生活世界」到「場域性主體」:「存有三態論」內涵的現象學思路及其歷史定位〉一文,指出西元1995年過世的牟宗三先生,被視為其晚歲定論的「兩層存有論」體系,依然主導了當代新儒學之根本視域。牟先生弟子、當代台灣人文學者林安梧先生,則於1993年通過闡發熊十力先生之體用哲學體系,提出了「存有三態論」的理論建構。此一深具重構企圖的體系創構,在講究論資排輩的學界風氣之中招致了相當多的爭議與抨擊。實則依據本文指出,無論從「會通中西」、「會通古今」檢視,「存有三態論」都較「兩層存有論」提供了更具詮釋力、深度感與開展性的「理解平台」。面對學界的「喧然大波」,作者勇於道出一己之觀察,開抉出此一「範式轉移」過程背後的深邃意蘊,是篇相當具有企圖心的佳作。

陳知寧的〈論紀錄片中的被攝者表演與權力位移:《我的強娜威》與《兒戲》比較分析〉中,以兩部奠基於同樣拍攝內容,卻有著不同拍攝視角、觀點的紀錄片中被攝者的表演及紀錄片背後的權力問題,探討被攝者的「表演慾望」及對於拍攝權的拉扯納入權力環節中討論,並針對被攝者之間的話語權、自我詮釋權的爭奪、拉扯之議題深入討論。是目前針對紀錄片的討論中,較少討論到關於被攝者的表演性質與權力位移的論文。

鄭鈺潔的〈論《看見台灣》中的環境意識與創傷敘事〉,針對該紀錄片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其創傷敍事效能的探討,二是挖掘其環境意識的獨特性。透過影像聲音的逐步分析,並援引Anil Narine、Kristeva等學者理論,討論《看見台灣》中所呈顯的環境意識,以及島嶼創傷與見證。

而本期的「藝文專欄」,收錄了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生李大珊的短篇小說〈唐先生與他的太太〉,全篇小說語言精練、情感深入且透徹,極值得一觀,並附有詩人廖宏霖〈秦曉蓉與她的先生——談小說中女性主體的建立〉以及小說家紀昭君〈雖有人在,時光卻無情〉等二篇短評。

《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的刊行,特別感謝編輯委員與顧問的費心協助,始能以最嚴謹的審查制度,評議海內外研究生的精采研究成果,期待更多學術同好能繼續予以支持,讓本刊持續成長與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