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

編輯部報告

  本期第十一期,收錄3篇原創論文、1篇經過審查的藝文專欄以及1篇新秀舞臺,以下茲就內容簡介。

  〈《伊洛淵源錄》中周敦頤與侯仲良遺事討論——兼論周敦頤對侯仲良之影響〉一文,從《伊洛淵源錄》中曾摘錄侯仲良向周敦頤問學一則遺事,此條文獻則引出了兩種問題:一為周敦頤是否能與侯仲良見面;二為侯仲良是否易師周敦頤。侯仲良與周敦頤究竟有無問學一事,甚至師授之關係?在其生平相關資料的缺乏下,於南宋朱熹時便已無法肯定。筆者以為,二人可能有關注某一共同的思想論題,周敦頤對侯仲良或有一些啟發或影響,這些思想方面的啟發或影響究竟為何?綜合言之,本文據現存文獻,對於侯仲良與周敦頤的關係為:侯仲良以師承二程為主,但不排除侯仲良曾向周敦頤請教的可能,且侯仲良、周敦頤二人在思想上的詮釋有一定之關聯。

  〈論北京兔兒爺的形象及變遷——以童玩、祭祀與性別角色為範圍〉一文,強調明清以降,兔兒爺成為北京中秋節不可缺少的祭祀對象。現行研究對其形象演變、祭祀行為引起的爭議缺乏關注。其實清乾嘉至光緒年間的文人,多從正神、邪神之辯批判兔兒爺的動物神格,或質疑這一尊神靈的靈驗,1900年後批評更加強烈,可分為三種批評方式——傳統反邪神觀、反對迷信的西學思想、人造信仰說。民國創建後,民間對伶人的偏見尚未消除,1930年代後,泥塑兔兒爺公然指稱男同性戀、孌寵、伶人,或與這三者連用,兔兒爺的形象愈加負面。往後,對日抗戰時的苦悶和仇恨需要宣洩的出口,北平市民謀求生活已經不易、遷移到南方的文人沒有足以抗衡的軍事實力,只能用書寫對抗並鼓舞士氣,低眉順眼、無法開口的兔兒爺就成為了濃烈情感的投射靶子。

  〈論韓麗珠《空臉》中的主體自覺與權力關係〉一文,指出過往論及香港文學,多止步九七回歸前後的失城創作,而後九七新生代作家卻鮮少受關注。然有異於九七前的焦慮與傷感,歷經政經變動、文化衝擊的後九七作家們,不僅冷靜地書寫生活,並也理性地透視周遭變動,而韓麗珠作為城市作家,運用敏銳觀察力與超現實想像,細膩描摹所處空間的異變,以及其中相互形構的權力關係。故本論文受傅柯論述啟發,以《空臉》中的主體與權力關係為核心,分作四個部分闡述:第一部分,梳理韓麗珠創作的動機,歸納出生活與其緊密的鏈結;第二部分,討論「空」主體自覺的萌芽,並開展逃逸路線;第三部分,則論述「空」在四段人際關係中的權力與主體;最後則在城市的複雜情感中,人們作為多重角色的扮演者,需保持自覺以朗現主體作為結語。

  收錄於本期藝文專欄的〈回顧臺灣籃球書寫的發展——兼論「籃球文學」的可能與侷限〉一文,指出台灣籃球與棒球可以說是兩大主流運動,棒球的書寫創作較籃球更加多元,如小野的虛構棒球小說〈封殺〉,就能應用當時的時代背景、賽事簽賭與棒球規則創作出一篇張力十足的小說,但籃球書寫卻還未見可以等量齊觀的作品,此為侷限之一。再者台灣籃球書寫多依附於NBA,在本土賽事CBA倒台後,有SBL取而代之,近年更有其他聯盟出現,但亞洲盃賽事成績不理想,國際賽參與更少,明星球員前往中國CBA打球,導致本土籃球書寫論述不興,此為台灣籃球書寫的侷限之二 。細究台灣籃球書寫必與籃球發展習習相關,唯有籃球運動發展健全,有穩定的職業賽事,配合三級籃球的球員養成,方能建立自身的籃球品牌與明星球員,如此才能吸引相關作者投注眼光,進而有更多的文字產出,或許目前籃球書寫與其研究仍有侷限之處,未來希望有更多熱愛籃球運動的創作者投入寫作,使本土的籃球書寫能成長茁壯,不再只是依附於NBA之中。

  頗受好評與關注的新秀舞臺專欄,邀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明緻博士,撰為〈萬般由心,跨域藍海〉一文。作者分享高中國文的跨域教學經驗。強調大量閱讀,跨出現有的教材框架,以素養為核心,和他科教師共備,聆聽對方專業觀點,找到適合的文本,跨域教學便能啟動。跨域是一片非常燒腦的藍海,各種不會重複的可能、各種從來沒想過的教法,都會在與其他科同事共備的過程中閃現,在一學期二堂課的時間裡,讓學生練習以邏輯編織公聽會正反方的角色想法,再以聲音技巧演出所負責角色的發言,雖然沒有文學文本,但社普文本、公聽會逐字稿都是文本。從來沒想過原來課程可以有這樣的嘗試,和好朋友一起隨心跨域,找到課程的藍海,特別有意思。

  《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自2015年創刊,至本(11)期為止,已歷經整整七個年頭,每期徵稿、審查、出版、發行,均有賴所有編輯委員、顧問及編輯團隊的協助,回顧各期的刊載文章,可見臺灣的文學研究領域的豐富性與多元性,也愈能看見青年研究者的熱情及屬於當代的研究視角和觀點。


  本期為《奇萊論衡, 東華文哲研究集刊》的最後一期出版,七年共11期的豐碩成果累積,相信也不會愧對創刊時的宗旨與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