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上面的計畫:
個人與團體:
貿然的以個人一己的熱誠,想要協助或是推動教會的事工興旺,畢竟力小量微,而且顯然有可能會後繼無力,所以,透過有組織,有計畫的方法,推動教會事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會內有不少有志於此的人,為了教會事工上面的推動而努力;總會也發布了「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辦事細則」「教會負責人事工手冊」以及「教會事工手冊」等書籍,協助各地方教會,透過一個規範,建立教會事工相關的組織。進而互相連絡、研習與教會事工有關的技術和知識。例如各區或是小區會舉辦:翻譯人員講習、福音組訓練或是諸般的訓練會等。宗教教育也是一個發展多年的事工組織,相信大家都多少了解宗教教育在教會事工上的重要地位。
相對職位:
從事聖工的時候,不知道諸君有沒有感到孤單無力的感覺過,其實無論你從事教會的哪項聖工,決不孤單,因為古今都有人從事過相關的工作。例如如果擔任中級班教員,上課講課講「出埃及記概論」,當知道同一時間空間,其他的教會中級班,也有相對的一個老師,在講「出埃及記概論」,而且,三年之前,中級班一定有另外一位老師,也講過「出埃及記概論」。
所有教會事工的職位,除非是新創立的(例如近年來網路事工開始扎根,所以會有網管、網路工作人員等),否則都會有相對的事工人員,在同一時間、空間存在,或是在過去的時空中,有人從事過相關的工作。
經驗的傳承:
如上所說,從事相同工作的人,如果有志於從事相關工作,則會有一些研讀、或是研究討論等,而且會有相關的心得、看法,或是見解。
事工的進行,無論好壞,都會留下經驗,好:留下為什麼辦得好、作得好的經驗,壞:留下為什麼效果不彰、哪個地方沒有周詳的經驗。當從事事工人員,對於前人的好壞經驗,加以找出、研習,就可以得到工作上的經驗參考,使得重複從事同一個工作時候,可以駕輕就熟,並且可以進而改善工作的狀況,品質,甚至好上加好,讓工作更加的提升層次。
行政計畫:
透過行政層次的計畫,進行工作上的心得,見解、觀點分享等,達到整合經驗和知識,提供分享、提倡討論,並進而正規化,使得具有普通能力的人,也可以透過研習相關知識,達到順利的推動事工的程度,正是政治(治理眾人之事)的目的。在屬靈的帶領之下,加上行政的輔助,可以使信徒成為使徒,自覺自己對神、對教會的責任感,進而推動教會的事奉工作、傳道工作,正是今天推動教會事工發展的目的。林永基傳道在書中把這些透過計畫、組織、評鑑、推動,造成教會發展的行為,稱為「教會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