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情緒行為障礙鑑定基準如下:
本法第三條第八款所稱情緒行為障礙,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
前項情緒行為障礙之症狀,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懼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或有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第一項所定情緒行為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於其同年齡或社會文化之常態者,得參考精神科醫師之診斷認定之。
二、除學校外,在家庭、社區、社會或任一情境中顯現適應困難。
三、在學業、社會、人際、生活等適應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仍難獲得有效改善。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通常具有注意力不能集中、過動、及衝動三種症狀;依三種症狀出現之有無與多寡情況,可分為注意力不良型、過動-衝動型、或複合型。
注意力不足:常常出現分心、健忘、粗心大意的狀況,不能專心聽課或按時完成作業,對於困難或須注意細節的工作或活動會有逃避的狀況(如:閱讀、算數等)。
過動行為:活動量較一般同儕明顯來的大,如常爬上爬下或跑來跑去、坐不住,即使坐著也是手腳不停扭動、多話又不易聽人講話,或無法持續做完一件事而經常更換正在進行的活動或工作。
衝動行為:呈現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常會有搶說話、插話,干擾或打斷別人談話,侵犯他人正在進行的活動。在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耐心等待,搶先插隊而不易自我控制。
焦慮性疾患:焦慮性疾患有多種類型,以下為其中常見者:
分離焦慮:當父母、主要依附對象或親人離開時,就會顯得焦慮不安無法放鬆下來。
廣泛性焦慮:不論在什麼情境中,都無法控制地焦慮。
強迫症:強迫思想及行為。
畏懼性疾患:針對外界某些特定的,而且不具立即真實危險性場合或物體而發生的害怕感覺,患者會呈現心跳、呼吸急促、臉色發白、出冷汗、四肢發抖等恐懼的生理反應,內心十分的焦慮、不安或緊張,包括懼高症、社交恐懼症、廣場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懼動物症、懼學症(不等於拒學)等。
精神性疾患 : 思覺失調症(原稱精神分裂症)此類型個案主要特徵會有妄想、幻覺、錯亂言語、錯亂行為或僵直行動和負向徵狀(缺乏情感、無法邏輯思考或做決定及生活退縮等),導致社會生活障礙,工作及人際關係明顯且長期性的退化。
情感性疾患:情感性疾患者以情感障礙為主,可能併有其他之思想、行為及生理之症狀;病程有週期性之發作。
憂鬱性疾患(depressive disorder),包括:重鬱病、低落性情感疾患等
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即躁鬱症
憂鬱性疾患與雙極性疾患的差別在於前者的病史不會有躁狂發作、混合發作、或輕躁狂發作。雙極性疾患則表示有(或疾病史曾有)躁狂發作、混合發作、或輕躁狂發作,通常也伴隨有(或疾病史曾有)重鬱發作。
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者 :
妥瑞氏症:此類型學生主要特徵為是一種突發的、快速的、重複發生的、非規律性的、刻板的動作或發聲。常伴隨有其他的症狀或問題,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強迫行為、穢語症、不雅動作、仿說症、焦慮、睡眠問題、憂鬱及情緒上的問題等 。
學生狀況:
小孔是一位七年級新生,有選擇性緘默症,特教安置為資源班,在原班完全不說話,要交談時就會面露緊張、搓手,身體拱背想要逃避接觸,要做選擇的時候也很緩慢,常常會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在班上顯得格格不入。
處理方式:
學生剛踏入新環境,又比一般的學生更容易焦慮,可以先安排小天使給予日常的協助,座位也安排在溫和的同學旁邊,先建立安全感。
不進行強迫說話,可以設計非語言性的遊戲來增加同儕互動。
視情況配合專業治療(個人心理治療、家族治療或藥物治療)。
給予一段觀察時間,若逐漸適應班上,要訓練表達時可以先從點頭、搖頭開始,要進到說話可從日常使用率較高的詞語開始,如:謝謝你、早安、再見。
學生狀況:
小華是一位八年級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在資源班接受特教服務,國文程度很不錯,但在班上常常與同學起衝突,由於身材嬌小,若是同學有提到類似身高的影射用語,經常情緒爆發甚至動手,失控當下會伴隨言語攻擊,事後才會表示後悔,家長帶去就診後有配合用藥。
處理方式:
可視情況與特教個管教師合作進行入班宣導,讓其他同學知道ADHD的特質及日常相處方式,也可說明危機處理原則。
用藥只是輔助控制情緒,還是要搭配認知理解及行為控制,可和特教老師討論課程規劃,安排社會技巧課程進行訓練。
原班上課時可調整座位,和常常起爭執的同學隔開,減少衝突之發生。
建立其成功經驗,可安排參加語文競賽,讓班上其他同學也能看見他的好表現。
常見問答與迷思
Q:ADHD的學生是不是一定要用藥?
A:並不是每一位ADHD孩子都需要藥物治療,但是如果ADHD的症狀或適應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家庭生活或學校的學習與人際適應,經醫師評估需要用藥時,可適當藥物治療,以有效控制症狀,提昇整體家庭生活、學習與人際社會之適應。
Q: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可能伴隨哪些困難?
A: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可能會伴隨基本學習技能困難的問題;若未能及時介入,容易在成績表現上落後,或是因為衝動克制較差、精力太旺盛衍生的相關行為問題,導致人際關係上出現適應困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