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中的生命是無數個不同『瞬間片刻』的機緣偶遇,而非不變的永恆。 」
---生涯機緣理論
小年是八年級生,對學科課業不太擅長,藝能科也沒有太多興趣,看到同學都在討論八下要申請技藝課程班,小年感覺有點焦慮,不知道自己未來怎麼辦?成績去唸高中好像有點太吃力,要選擇高職或五專就讀的話又不知道選哪一個科,跟同學討論,同學有時候好像也沒辦法給適合的意見,小年心情覺得好煩躁,於是走到導師室找導師……
【生涯未定向】
台灣的教育及考試方式,使得孩子們從小到大習慣找尋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去對應每個問題,只要有某個標準答案存在,便不再去思考其他可能性。久而久之,也容易將這種狹隘的思考方式帶到生涯抉擇議題上。
無奈,生涯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而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才是真正的難題。解這類難題,需要的是能綜合判斷各種內外在資訊、同時加上對各種可能性進行豐富的想像,這是一種具高度統整性與抽象性的認知思維方式,專門用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難題上。
1. 鼓勵提前思索生涯議題:可以帶孩子檢視生涯手冊,參考孩子的性向測驗、興趣測驗、個性、討論生涯選擇的多種可能性,亦可陪孩子聊聊對生活中事件喜愛的活動,綜合列出各種可能性給孩子參考,鼓勵孩子開放性思考,給予深入思考及多方探索生涯的機會。
2. 鼓勵在每一個當下,做好暫時性的決定。鼓勵孩子為各種可能提案做計畫,嘗試多方投入生活中的喜歡的事物,以從中找尋熱情與成功經驗。
3. 勿過度強調「一輩子」、「穩定」…等價值觀,因為生涯規劃如果太強調「從一而終」的生活方式,會讓生涯決定變得好像不可逆,是很嚴重的事情一樣,但其實,生涯決定只是進行現在當下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永不會改變的,人生的主導權是永遠在自己的手上。
真心剛升上國三,在校成績中等,對讀書較缺乏耐性,但對美容美髮有興趣,比較想讀技術型高中(高職)。但是父母比較希望他選擇就讀普通型高中,這讓她十分為難。對未來越來越茫然的真心,最近學習狀況不佳,上課睡覺情形越來越頻繁,甚至偶爾和隔壁班同學翹課躲在圍牆邊聊天。
此類型學生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如家人期待不同、遭遇經濟弱勢、家庭功能薄弱等),而出現各種內外在評估不一致。他們會經歷較多趨避衝突,例如「我要為家庭設想或考慮我自己就好?」「我想當籃球員,但是我籃球沒有打得很好。」,無法確定的搖擺狀態,可能影響學生的身心穩定度,需要整合其內外在的不一致,並需要整合其內外在的不一致,並練習與他人溝通或表達自我。
1. 降低焦慮:勿過度感知其焦慮,而快速幫孩子做決定。
2. 親師溝通:了解家長想法,緩解家長擔心,釐清不一致之因。
3. 釐清想法:跳脫二選一情境,透過覺察、探索、評估、統整、決定五階段,思考個人抉擇。
4. 親子溝通:和學生練習與他人溝通或表達自我的策略與技巧,也發展傾聽、理解不同意見的能力,拓展生涯抉擇的視角,並協助親子溝通。
5. 轉介資源:可轉介輔導處個別諮商或是生涯主題小團體,協助釐清學生想法。
相關資源
[生涯資訊]
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提供一個開放個人經驗的分享平台,讓不同領域的海內外講者透過平台,分享個人求學、工作與生活方面的經驗。
104工作世界:以豐富的圖文提供各種職業資訊,包含學經歷條件、薪資狀況、市場需求、生涯路徑 ,並有測驗可以探索自身興趣和性向。
華人生涯網:提供客觀數據評量如工作風格、職業興趣,及質性探索如職業組合卡,綜合主客觀資訊探索自我,並利用個人化服務留下紀錄,了解自己探索的心路歷程,協助訂定未來計畫。
[升學資訊]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及五專資訊網:全國高中高職和五專各校的網路博覽會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及五專資訊定位查詢系統有助於了解想要升讀學校的地理位置,評估未來上學交通距離遠近。
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網站提供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最相關的最新訊息、升學管道和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