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課程

土啊!是時候做個

超「褲」的健檢啦!

身為學校蝴蝶園小志工的我們,好好照顧蝴蝶園,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事。但仔細觀察蝴蝶園的環境與植栽,我們卻發現在環境條件相同區域的植栽,有的寸草不生,有的欣欣向榮,有的只長青苔、綠藻,連同種植物的健康與否都出現差異。而養份源自於土壤,若能好好認識蝴蝶園的土壤與植栽生長的關係,也就有機會多發現一個豐富蝴蝶園生態樣貌的方法了。

我們將蝴蝶園畫設出12處區域,在12處區域中分別向下挖掘超過10公分的深度,以搜集該深度內的土壤,採用相關儀器測得土壤的溫度.溼度.酸鹼值.肥力與區域內的光照度,以做成記錄;同時,也仿照國外“掩埋內褲”的公民科學行動,將純棉的免洗內褲埋於土壤中,等待8週後,藉由觀察內褲腐爛狀況,來判斷土壤的生態系統健全程度。

土壤初測結果是肥力偏低、水分多停留在表土、特定區域土壤生態系極差,因此需要進行翻土,並加入有機土混合,再著手植草,以改善土壤問題。

紫斑蝶桌上密室逃脫

109年度的科學園遊會,我們龍華國小沿用了「蝴蝶遷徙」這個主題,除了包含去年"讓學生認識紫斑蝶,並進而建立保育紫斑蝶的觀念(延伸閱讀:https://theme.maolin-nsa.gov.tw/butterfly/page_3-1.html)"與"結合國際教育,由紫斑蝶推及至美洲的帝王斑蝶,將這世界僅有的兩種會為了生存,歷經數代接力,才能完成的長達數百乃至數千公里的遷徙性蝴蝶,做一介紹、比較(延伸閱讀:https://www.weibo.com/p/1001603931202674379950?pids=Pl_Official_CardMixFeedv6__4&feed_filter=1)"外。

今年還為活動增加了兩個新的元素,一是增加介紹為了讓紫斑蝶能順利遷徙,我國獨步全球創設的「國道護蝶行動」,讓紫斑蝶在遷徙路徑中,行經雲林林內段的國道3號時,儘可能減少高速公路上車流與車速對紫斑蝶造成的撞擊傷害(延伸閱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2PokDqk5YY)。

二是整個活動中要向學生宣導的知識,藉由時下最流行的「密室逃脫」活動來布置,全部活動包含6個關卡,第1關是"認識紫斑蝶的特殊性".第2關是"了解紫斑蝶的遷徙路徑".第3關是"認識國道護蝶行動".第4關是"學會辨認四種紫斑蝶".第5關是"學會辨認美洲帝王斑蝶".第6關是"了解美洲帝王斑蝶的遷徙路徑",解開每一關即能獲得下一關的解題提示,各關環環相扣,充滿挑戰性,還能寓教於樂(想了解遊戲可參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cGmnyNviY)。

用骨牌翻滾出蝴蝶遷徙的秘密

這次的科學園遊會,我們龍華國小選擇了「蝴蝶遷徙」這個主題,希望藉由對台灣獨有、世界唯二具有遷徙習性的紫斑蝶的了解,讓學生能從小養成生態保育的觀念。(延伸閱讀:https://theme.maolin-nsa.gov.tw/butterfly/page_3-1.html)

進一步的,我們更結合了國際教育的想法,由紫斑蝶推及至美洲的帝王斑蝶,將這世界僅有的兩種會為了生存,歷經數代接力,才能完成的長達數百乃至數千公里的遷徙性蝴蝶,做一介紹、比較。(延伸閱讀:https://www.weibo.com/p/1001603931202674379950?pids=Pl_Official_CardMixFeedv6__4&feed_filter=1)

最後,將原屬生物、生態領域的教學,進行科際整合,結合物理領域,從學習自製骨牌,到藉由數個骨牌沿著蝴蝶遷徙路徑的連續推倒,以模擬蝴蝶的遷徙,從中既領略了骨牌的科學性與趣味性,也體會出蝴蝶遷徙過程的多重困難與不易。(延伸閱讀:http://scigame.ntcu.edu.tw/paper/paper-029.html)

製作樹脂標本

繼蝴蝶標本製作教學後,這一次我們推出了進階版~樹脂標本製作教學,除了可以利用在蝴蝶的標本製作上,也可擴及到其他昆蟲,甚至是植物喔!樹脂標本不論是在生物的保存、欣賞、學習辨認上可提供幫助,也可進一步加工製成吊飾、鑰匙圈等,以送人或留作紀念,大大增加了標本的附加價值喔!現在就讓我們看著圖片跟著學校的蝴蝶園小志工一起來學習吧!

※小提醒:

  1. 若物品會沉入底部,則需要於第一天先製作一層底,隔天再放上欲埋入的物品,再倒入混合液,以確保物品埋夾於樹脂中。

  2. 環氧樹脂固化過程為放熱反應(溫度上升),一次操作請做200公克以下,避免溫度過高。

製作教學指導、活動照片提供:歐雅雯老師

活動內容介紹:馬宜平老師

自製手機顯微鏡

從事生物的學習,免不了要使用到顯微鏡來進行觀察,傳統的複式顯微鏡,雖然觀察效果好,但看到的畫面卻不能即時與他人分享、討論,拜科技之賜,透過結合手機、平板的相機,現已有了所謂手機顯微鏡的產品,可以解決上述的困擾。

不過,「手機顯微鏡」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話說從頭,簡單來說,顯微鏡是利用兩個凸透鏡來形成一個放大的像,而相機本身即具備一個凸透鏡,所以只要在相機鏡頭上再外加個凸透鏡,你也可以自製手機顯微鏡,而且所費成本不到10元喔!

到底如何製作呢?感興趣的人可以照著圖片上的步驟來執行,你就可以用最低的費用,隨時隨地用微觀的角度來看世界唷!

文字、圖片由馬宜平老師提供

大小志工齊心製作紫雲膏

由於在蝴蝶園進行園區養護與植栽照顧,被蚊蟲叮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為了希望大、小志工們如不幸真的被蚊子大軍攻擊,能儘快消除不適,因此近期特請春美老師來教大家自製好用的紫雲膏喔!

紫雲膏的主要原料是紫草根,其成分有抗菌、促進傷口癒合與抗發炎的功能,加入冰片、薄荷腦、冬青精油與薄荷精油等,則有舒緩、鎮痛與止癢的效果。(p.s此次活動感謝蝴蝶園家長志工與諺玫老師的協助)

紫雲膏製作教學指導:陳春美老師

活動內容介紹:馬宜平老師

活動照片提供:蝴蝶園家長志工 潘秀貞小姐

蝴蝶標本製作教學

蝴蝶的生命有限,最多維持數月,且因為季節的影響,能看到蝴蝶的時間其實相當有限,因此為了展示、教育的需求,我們可以撿拾已死亡但翅形完整的蝴蝶,將之製作成標本保存,就可以經常性的欣賞到美麗的蝴蝶囉!

但是,蝴蝶的標本該如何製作呢?讓我們跟著學校的蝴蝶園小志工一起來學習吧!

有機堆肥實作

校園植栽豐富,可帶來豐富的生態環境,但伴隨而來的大量落葉問題,卻也造成了巨量垃圾問題,因此若能利用落葉來製作有機堆肥,不僅能解決巨量垃圾的負擔,製作成功的有機堆肥與伴隨產生的液肥,也能幫助我們在不需要購買市售肥料的情況下,即可讓校園植物長得更好、更健康,可謂一舉數得啊!

但是,有機堆肥該如何製作呢?讓我們跟著學校的蝴蝶園小志工一起來學習吧!

從仿生科技角度 ”看”蝴蝶的翅膀學奈米級多層膜

你是否也曾發現某些蝴蝶的翅膀在陽光下透過不同的觀看角度,會產生不同的顏色變化呢?在蝴蝶園小志工的訓練課程中,老師們特別安排了一堂讓學生藉由結合手機鏡頭的顯微鏡,來觀察這類蝴蝶的鱗粉結構。

觀察後,同學們會發現鱗粉其實是一片一片交疊在一起的,這是一種類似多層膜的結構。鱗片和鱗片排列緊密,當中的空隙狹小到奈米大小的等級,因此當陽光照射到不同層的鱗片,便會反射出不同顏色的光,蝴蝶的翅膀也就是因為這樣才能展現出不同的顏色。

了解原理後,老師讓小志工們用偏光片,再利用透明膠帶模擬多層膜結構,成功模仿出蝴蝶翅膀繽紛色彩的效果。製作步驟如下:

  1. 準備偏光片

  2. 依需求裁切2片大小適當的偏光片

  3. 用透明膠帶將2片偏光片分別固定在透明盒的兩片中(透明盒可用塑膠培養皿代替)

  4. 在2片偏光片上可繼續貼上數層透明膠帶(貼第1~2層膠帶時,會發現最先出現的顏色是藍或紫色,貼越多層,就會發現依序出現綠→黃→紅等顏色,但記得不要貼過多層,以免透光率不佳。)

  5. 將透明盒的兩片闔上,對著光線不停轉動其中一片,便能看到七彩顏色不停地變換囉!

學習人工飼育蝴蝶

由於本校蝴蝶園秉持自然生態的精神,所以一直以維護蜜源與食草植物為重點工作,希望藉由營造良好的環境,吸引蝴蝶在自然的環境中繁衍下一代,以避免人工飼育,雖能提升存活率,卻無法避免蝴蝶近親繁殖,最終仍需面臨向外找蝶源,以維持蝶況的情形。

但無奈,蝴蝶在自然環境下的存活率,根據統計就只有3%~4%,所以蝴蝶園在訓練小志工飼養蝴蝶的技巧時,或安排二年級的體驗課程時,便會在園中將發現到的蝴蝶幼蟲帶回室內進行人工飼育,以希望帶給學生最好的學習體驗。

其實,以在自然的情境下,本校的蝶況還不錯,只是有時大家對食草植物的認識不夠多,再加上蝴蝶幼蟲常在葉背或具有保護色,所以並不容易察覺,因此特把目前蝴蝶園進行人工飼育的情況呈現給大家,有體色黑白相間的淡小紋青斑蝶、有能擬態綠色小青蛇的端紅蝶、有體型較大具保護色的各式鳳蝶,還有蛹的顏色有粉紅、粉綠的樺斑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