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飼養

為什麼要讓學生飼養蝴蝶

人來自於自然,但住在都市的孩子,往往離自然越來越遠,漸漸沉醉在完全聲光物質的世界,基於此,如何讓孩子體會生命的不簡單、大自然的美好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除此之外也希望培養孩子巨觀及微觀自然萬物的能力,於是我們決定讓孩子由關心一種物種開始,進而能夠尊重所有的生命、疼惜我們的大地。

有了這樣的想法,本校特別推展校園蝴蝶生態教育。學校安排蝴蝶生態教育課程,期望讓孩子親自去體驗蝴蝶的生命歷程及生態,培養孩子細心、耐心、愛心,以及疼愛自然的心。為了孩子的教育,衷心希望導師與家長能給我們完全的支持。

有關蝴蝶的飼養,是配合既有的四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在蝶況允許的狀況下,各班級輪流進行飼養觀察教學活動。本教學活動重點如下:

1.讓孩子體驗「蝴蝶完全變態的一生」以及「生命教育、環境教育」。為了就近觀察,所以教學中含必要的蝴蝶幼蟲飼養活動(與養寵物不同)。

2.教育孩子尊重和我們不同的生命,不可任意抓起拿在手中玩或逗弄,或忘記了幼蟲的存在。 更換食草時只需將新葉蓋上,讓蝶寶寶自己爬上新葉,再抽掉舊葉。

3. 所有的飼養工作請導師與家長讓孩子自己體驗,勿幫孩子養,並照蝴蝶園老師的教導方式飼養,千萬不要自己猜測試驗

4.期待導師與家長也能和孩子一同作微觀的觀察,並共同討論研究,體驗蝴蝶生命的歷程及每階段的特殊行為。若發現有死亡狀況請將蟲體立即移出飼養盒,並以掩埋的方式處理,以防另一隻幼蟲受感染。您可以和孩子檢討蝶寶寶死亡原因,並協助孩子釋懷(蝴蝶園老師也會做)。

5.蟲蟲化蛹後請儘量勿任意移動飼養盒,蝴蝶羽化後,也請不要自己任意野放於野外,以防影響本地環境生態。

最後,請導師與家長放心,只要照蝴蝶園老師教導的方法,養蝶寶寶是有趣、無害且有教育意義的,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如何飼養蝶寶寶(1)

飼養蝶寶寶不是光靠滿腔的熱誠及愛心就可以圓滿達成,其中的技術與細節,都需要大家用心了解、耐心守護才行。為了方便大家查詢,特將葵花寶典加以整理,公布在網站上,希望大家飼養的蝶寶寶都能順利的羽化!

一、幼蟲的照顧

(一)飼養盒應放在陰涼且沒有螞蟻的地方。

(二)不要任意搖晃飼養盒,干擾蝶寶寶的正常作息。

(三)蝶寶寶吃食-睡眠-吃食-睡眠,或睡眠-脫皮為正常狀態,飼養時儘量不要干擾牠們。

(四)不可以任意移動脫皮中的蝶寶寶,這種行為會破壞牠原本固定好身體的絲,可能造成脫皮失敗而死亡。

(五)當飼養盒內有幼蟲死亡時,請迅速移走死蟲,以免影響其他幼蟲的健康。如果不是因為人為疏失導致死於非命的話,應該就是因為細菌或病毒感染而「病死」,最好要用稀釋過的漂白水(漂白水/水=1/100)消毒、洗淨飼養盒,並且拿到太陽下曬乾,就可以再度使用。

二、食草葉子的保存

(一)裝有食草葉子的封口袋(夾鍊袋)必須完全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不是冷凍),以保新鮮。

(二)有新的食草葉子時,舊的葉子請直接丟掉,不再使用。

三、如何飼養蝶寶寶

(一)每天早晚各觀察一次幼蟲的狀態,每天早上餵食一次,並用乾的水彩筆或毛筆清除盒內糞便。

(二)每天一定要更換新鮮食草葉子餵食前先將葉子清洗乾淨、並甩乾,再放入飼養盒中。

(三)即使蝶寶寶呈現脫皮狀態,仍然要照常更換新葉子,因為脫皮僅花費半天的時間而已。

四、如何清理蟲便便及殘餘食草葉子

(一)先將有幼蟲的葉子取出,要仔細看,確定蟲數及位置。

(二)再以乾淨乾燥的水彩筆將盒內的蟲便便及殘餘食草葉子清理掉。

(三)清理時要小心,不要把盒壁上的幼蟲順便刷進垃圾桶。

(四)蓋上盒蓋也要小心,不要把幼蟲夾死。

五、如何更換新葉子

(一)不要用手來抓蟲,以免不小心掐死幼蟲。

(二)如果發現舊葉子上面已經沒有幼蟲,請將舊葉子丟棄。

(三)在更換新葉子時,如果舊葉子上面仍有幼蟲,請將有幼蟲的那面朝上,並直接把新葉子放在上面即可。幼蟲會自己爬到新葉子上啃食。(如果沒有將有幼蟲的那面朝上,則幼蟲可能會吃不到新鮮食物而死亡。)

六、如何調控飼養盒內的濕度

(一)蝴蝶幼蟲並非馴化的蠶寶寶,啃食濕葉子並不會拉肚子而死亡。

(二)盒內要避免有水滴,以免幼齡幼蟲誤闖,爬不出來而淹死。

(三)如果飼養盒蓋上出現水蒸氣,請先將盒蓋和葉子表面的水分擦乾;如果還是會產生水蒸氣,則用衛生紙墊在盒子底,紙巾受潮後要更新

(四)如果葉子呈現乾扁狀態的話,可能要先將葉子拿去沖一下水,甩掉多餘水分,再放入飼養盒內,效果較好!

(五)如果上述做法,食草葉子仍舊很快乾扁掉,可以撕一小條衛生紙將葉柄末梢包起來,再用清水沾濕,就可以保持葉子的新鮮度了,但要隨時注意衛生紙是否保持潮濕。

如何飼養蝶寶寶(2)

七、脫皮中的蝶寶寶

(一)蝶寶寶在脫皮之前會在下方吐一片絲,用來固定腹腳及尾腳。

(二)不要任意移動準備脫皮及脫皮中的蝶寶寶,不然會破壞牠原本固定好身體的絲,可能造成脫皮失敗而死亡。

以大白斑蝶的幼蟲為例,根據觀察,寶寶們要脫皮前都會爬離食草,不大進食,找個安全的地方把自己固定好後,不大活動,會先縮成一個小勾勾,彷彿聖誕節的枴杖一般(如下圖)!這時候你能幫的最大忙就是:不要移動牠、干擾牠!給他1~2天的時間,這是他成長所需面對的必經歷程!不輕鬆!或許還有些辛苦+痛苦!但之後迎接牠的,就是成長的喜悅!給他祝福!在一旁陪伴!就這樣!

八、蝶寶寶要化蛹了

(一)五齡蝶寶寶的食量減低、常處於休息睡眠狀態、身體變得肥肥短短、呈現半透明狀態、排放出大量的軟便或水分,就表示牠們快要化蛹了。

(二)化蛹前,牠們會尋找適當的位置,吐絲固定身體,然後以垂懸蛹或是帶蛹的方式,擺好姿勢。(此時仍是「幼蟲」形態,尚未化成「蛹」,我們稱之為「前蛹」。)

(三)前蛹形成時間通常在傍晚左右,直至翌日早上才會脫去最後一層表皮,成為真正的「蛹」。

(四)剛形成的蛹十分脆弱,軟軟的,需耗費一天的時間,蛹殼才會變硬。

(五)從前蛹期到蛹殼變硬的這段時間,千萬不要搖晃飼養盒,尤其是化蛹時,要儘量保持靜置狀態。

(六)化蛹時,不需要再放入任何小樹枝提供幼蟲懸吊蛹,幼蟲有能力直接在飼養盒壁懸吊蛹。

九、破「蛹」而出

(一)從蛹期至成蝶羽化,約7~14天。

(二)當蛹殼變得較透明,可以看到蝴蝶翅膀的顏色,表示隔天就要羽化了。

(三)羽化3~4小時內不要碰蝴蝶。

(四)若羽化網內的蝴蝶拍動翅膀移動時,意即表示「翅膀乾了」,請老師帶至蝴蝶園內進行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