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科普遍為中小型蝶類。
大部分種類翅膀為白、黃、橙等顏色,翅面上如粉末的鱗片易脫落,故稱「粉蝶」。
粉蝶科中的巨無霸
橙端粉蝶(雄蝶)
舊名:端紅蝶
寄主植物:魚木、銳葉山柑、山柑等
展翅:7~9公分
卵為橙色砲彈形,多產在葉面上。
幼蟲為 灰綠色。
三齡以上幼蟲背上散生藍黑色顆粒,體側有橙黃色條紋及紫黑色眼斑;體長可達5~6公分,是蝶寶寶中的巨無霸!身上有保護色,但若遇到危險時,還有第二招--擬態成一隻迷你小青蛇的神態,近距離看真的有些恐怖喔!
帶蛹,有淡黃色、淡綠色蛹型,可長達3公分,算是蛹裡的巨無霸;常掛在莖幹、枝條上,有時也會在鄰近植株或隱蔽處化蛹。
成蟲展翅寬7~9公分;腹面密布黃褐色鱗片,遠看像枯葉一般。
背面一張開,乳白色的底、翅端的鮮橙色躍入眼簾,讓人驚嘆不已!不論雌雄翅膀外緣都有黑褐色鱗片;但雌蝶(上圖)下翅外緣則有發達的三角 形黑斑、底色較偏黃。(母的黑斑較多!~適用大部分蝶種! )
白粉蝶的幼蟲俗稱「菜蟲」,牠是菜農眼中的害蟲,牠們專吃十字花科的植物,例如小白菜、高麗菜、花椰菜……等,常造成農作物的損害,所以農夫常以農藥來對待牠們。
舊名:紋白蝶
寄主植物:十字花科的植物外,也吃山柑科的向天黃、平伏莖白花菜、醉蝶花等。
展翅:4.5~5公分
白粉蝶的幼蟲體色黃綠色,全身佈滿白色短細毛,身體兩側有虛線般的黃色條紋,部分個體體背具有黃色背中線。
前蛹期~已固定姿勢、繫上繫帶,準備最後一次蛻皮
白粉蝶屬於「帶蛹」,有綠色及灰褐色兩種形態。
蛹的頭前方具有一根長棘突,體側具有數個稜狀棘突。
白粉蝶成蝶翅膀表面底色白色,上翅翅端有塊大白斑,中央有一至兩枚黑點,下翅表面前緣有一枚黑點外,其餘全白。
翅膀腹面則略帶黃色
舊名:水青粉蝶
寄主植物:豆科的阿勃勒、黃槐、翅果鐵刀木、望江南為食草
細波遷粉蝶的卵為白色,呈紡綞形。
細波遷粉蝶幼蟲,蟲體綠色。
終齡幼蟲體側有一條黃白色的縱線,縱線上緣有一列具光澤的藍黑色瘤點,頭部及體背布滿藍黑色小瘤點。
細波遷粉蝶幼蟲在化蛹前會先吐絲將尾端固定,之後再吐一絲帶套住胸部,此時身體形態稍有變小,並微微弓身,身體一動也不動。此一時期約為一天,靜待再次蛻皮後即成為「蛹」。
細波遷粉蝶蛹的形態屬於「帶蛹」,蛹體翠綠色,蛹體頭部前端具有尖角,體側具有黃色細縱線。
細波遷粉蝶雄蝶展翅表面一片雪白,上翅端部至外緣有一條黑色邊紋,翅膀腹面具密集的波浪形細碎紋。雌蝶上翅端部的黑斑較雄蝶發達,中室端有較雄蝶明顯的黑點,下翅表面外緣有細黑邊。
舊名:八重山粉蝶
寄主植物:山柑科的平伏莖白花菜、魚木。
鑲邊尖粉蝶的幼齡幼蟲身體較透明,終齡幼蟲蟲體全綠,體表布滿白色短細毛與不明顯的深綠色瘤點。
鑲邊尖粉蝶幼蟲在化蛹前會先吐絲將尾端固定,之後再吐一絲帶套住胸部,此時身體形態稍有變小,並微微弓身,身體一動也不動。此一時期約為一天,靜待再次蛻皮後即成為「蛹」。
鑲邊尖粉蝶蛹的形態屬於「帶蛹」,蛹體綠色,頭部前方具有長棘突,棘突背面有細黑線,體側具有一對尖角狀棘突,體背各體節有縱向排列的黑點。
鑲邊尖粉蝶雌蝶翅膀背面黑褐色
雌蝶腹面底色白色,上面綴有鮮明的黑褐色線紋。
雄蝶翅膀背面底色白色,翅膀外緣具有黑褐色斑紋,上翅翅端黑褐色斑紋較多。
雄蝶腹面底色白色,上面綴有黑褐色線紋,但較背面細且淡。
鑲邊尖粉蝶交配時, 上方的是公的雄蝶。一般較大型的蝴蝶因雌蝶體型較大、較重,所以交配過程中通常都是雌蝶在上方,拖著雄蝶飛,而小型蝶則常看到雄蝶在上方。
纖粉蝶、橙端粉蝶和異色尖粉蝶主要以魚木為食,堪稱「魚木三寶」,該植物孕育出台灣產粉蝶科體型最大、飛得最高最快的橙端粉蝶,也同樣孕育出體型最小、飛得最低且緩慢的纖粉蝶。
舊名:黑點粉蝶
寄主植物:山柑科的魚木及多種山柑、平伏莖白花菜、毛瓣蝴蝶木等。
展翅:4~4.5公分
纖粉蝶的雌蝶習慣將卵單枚產於植株較低矮的寄主植物葉背上,卵的形態微小且外觀呈水青色的紡錘形,表面有縱稜。
纖粉蝶的幼蟲蟲體體全綠,體表並無突出的斑紋色彩,但滿覆白色短細毛與不明顯的深綠色瘤點。
纖粉蝶蛹的形態屬於「帶蛹」,牠的蛹形細長,腹部圓凸,蛹體呈褐色,並有深褐色斑紋,背面有成對的黑色斑點。
纖粉蝶是台灣產最小型粉蝶,展翅時翅膀表面一片雪白,在上翅端角區內側有一個明顯的黑色斑紋。上翅腹面外緣與下翅腹面密布波紋狀的黑褐色斑紋,上翅端角區內側也有一個明顯的黑色斑紋。
舊名:台灣粉蝶
寄主植物:山柑科的魚木和多種山柑
展翅:5~6公分
異色尖粉蝶的寄主植物~魚木
異色尖粉蝶雌蝶偏好將卵產於寄主植物的嫩芽、嫩葉處,卵呈長砲彈形,雌蝶產卵時常多枚群聚。
剛產下的卵顏色為白色,再由淡黃色轉為橙色,表面有縱稜與橫紋。
異色尖粉蝶的幼蟲多停棲於葉表處,幼齡幼蟲身體淡綠色,體覆不明顯短毛並滿布微小黑色瘤點,體側下緣有一道白色細縱線。
終齡幼蟲蟲體綠色,體表有不明顯短細毛,頭部及體表滿布微小黑色瘤點,體側下緣有一道白色細縱線漸層至體側。
異色尖粉蝶常化蛹於葉背或寄主植物鄰近處,蛹的形態屬於「帶蛹」,蛹體依化蛹時的環境顏色與明暗有綠色蛹與褐色蛹兩種。
頭部前方具有長棘突,棘突背面有細黑線,體側具有一對尖角狀棘突,棘突具有黃色邊線,先端尖銳。
異色尖粉蝶雌蝶體色較深,翅膀背面黑褐色,具有若干白色條狀橫斑。
翅腹面中央區底色白色,上緣具有黃色斑紋,外緣為黑褐色。
雄蝶翅膀背面底色白色,翅膀外緣具有黑褐色鋸齒狀斑紋。
下翅腹面呈黃白色,外緣為寬大的黑褐色邊。
雌蝶在魚木葉片上產卵
參考資料:
1.張永仁(2011)。蝴蝶100。台北:遠流。
2.林柏昌、林有義(2012)。蝴蝶食草圖鑑。台中:晨星。
3.呂志堅、陳建仁(2014)。蝶生活史圖鑑。台中: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