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蝶科的蝴蝶多為中大型蝴蝶。
許多種類的成蝶後翅有尾突,喜好訪花。雄蝶會聚集在溪邊或溼地吸水。
幼蟲在頭胸之間有一對叉狀肉突,即「臭角」,受驚時會翻出並釋放出刺激性氣味驅敵。部分種類胸部有眼狀斑紋,有助於嚇走敵人。
舊名:紅紋鳳蝶
寄主植物:台灣馬兜鈴、港口馬兜鈴、異葉馬兜鈴、瓜葉馬兜鈴
展翅寬:7.0~9.0公分
喜歡開闊、日照充足的環境。
外型特徵:下翅中央有4個白斑、外圍環繞7枚桃紅色斑。
馬兜鈴盆栽上的紅珠鳳蝶寶寶,像繫了條白圍巾一樣,可愛極了!
紅珠鳳蝶的蛹
羽化 ~彷彿穿上紅黑色的大禮服,美極了!
舊名:無尾鳳蝶
寄主植物:芸香科柑橘屬的葉子,如:金桔、檸檬、柚子、過山香、烏柑仔等
展翅約7.0~8.0公分寬
外型特徵:下翅無尾突,肛角區有一枚明顯的橙褐色斑;翅膀腹面的米黃色斑較發達
偏好在開闊明亮的地方活動
牠可以說是都市中最常見的蝶種呢!只要家中種了棵柑橘類的植物,就有機會看到花鳳蝶來產卵,卵是黃色球形。
幼蟲四齡以前體色為白、褐色相間,擬態成鳥糞,所以被叫為「鳥糞蟲」。
剛蛻完皮的二齡蟲
3~4齡幼蟲
五齡(終齡)幼蟲會變成具保護色的翠綠色外觀,很難在葉子中找到牠!萬一真的被天敵發現了,牠就用胸部的兩顆假眼,惡狠狠的瞪著,並伸出臭角,嚇走天敵們!
前蛹期
帶蛹:通常具有綠色和褐色兩型,但形狀可都是一樣的喲!。
雄蝶:橙褐色斑為一大枚橢圓形大色塊
雌蝶:橙褐色斑成眼紋狀(如新月形,色塊較小)
春夏之際, 放眼望去經常可以見到花鳳蝶雙雙飛舞, 在進行交尾儀式。
寄主植物:柑橘類植物的葉片(金桔、橘子、柚子、檸檬……等)及芸香科的食茱萸、過山香、飛龍掌血
展翅:7~9公分
雄蝶
雌蝶(擬紅紋型)
玉帶鳳蝶是台灣相當普遍的蝶種, 卵為米玉色,呈球形。
牠四齡以前擬態鳥糞狀的「鳥糞蟲」(體色黑底白紋),之後會蛻皮成為五齡的
1~4齡幼蟲(鳥糞蟲)
5齡幼蟲又稱「綠皮蟲」~體色綠色,體側具有米白色至褐色的斜紋。
這隻終齡幼蟲蛻完皮之後,回頭吃掉蛻下來的舊皮
受到驚嚇時,會從頭胸交接處翻出「臭角」,由於臭角具有鮮豔顏色與特殊忌避物質(具特殊氣味),能嚇阻捕食性天敵及寄生性天敵的侵犯。
化蛹前會先吐絲將尾端固定,之後再吐一絲帶套住胸部,此時身體形態稍有變小,並微微弓身,身體一動也不動。此一時期約為一天,靜待再次蛻皮後即成為「蛹」。
蛹的形態屬於「帶蛹」,有綠色和褐色兩種顏色的蛹,蛹體頭部前端兩側具有向前方直出的角突,內具四個小突起。
雌蝶有兩種不同的面貌,一種和雄蝶幾乎相同,黑色的下翅具有一列白斑斜帶,只是在肛角處多了一枚橙色弦月斑紋;另一種則是下翅中央具有4至5枚相鄰的白色斑紋,外緣具有一列排列成弧形的橙色弦月紋,外觀擬態紅紋鳳蝶(紅珠鳳蝶),是一種「貝氏擬態」(無毒者以有毒者為模仿對象),以便躲過掠食天敵的攻擊。
進行完交尾,需要搬幾株金桔盆栽進網室裡,好讓玉帶鳳蝶媽媽產卵,等待蝶寶寶孵化囉!
舊名:綠斑鳳蝶
寄主植物:白玉蘭、含笑花、烏心石和番荔枝、鷹爪花等
習性:
展翅:約6-8公分
常在公園、庭院、山路旁花叢間吸食花蜜,雄蝶常於溼地吸水。
翠青斑鳳蝶主要分佈在熱帶地區,是台灣中、南部平地常見的蝶種,。
牠那輕盈的身軀,只在花朵間作短暫的停留,是十足的「快閃族」,想要近距離欣賞牠那翠綠色的花衣裳,還得要幾分運氣與技巧。
翠青斑鳳蝶雌蝶習慣將卵產於寄主植物的葉背上,卵呈球形,為光亮的米黃色,孵化前會轉為黑褐色。
翠青斑鳳蝶的寄主植物是木蘭科的白玉蘭、含笑花、烏心石和番荔枝科的釋迦、鷹爪花等。
在人工的飼養過程中,總覺得牠是最幸福的蝴蝶,因為牠棲身於花香世界,每天都是香噴噴的。在幫牠清理排泄物、更換新葉子,總是花香撲鼻、香氣四溢。
翠青斑鳳蝶最初數齡幼蟲的體色較深,且在前三齡階段體背後方有一縱向的長方形淡色斑紋。
在胸部及腹部末端兩側各有三根及一根尖銳而明顯的小棘突。
而終齡幼蟲的棘突變短,且在化蛹前體色會轉為較透明的綠螢光色。
翠青斑鳳蝶幼蟲在化蛹前體色會轉為較透明的綠螢光色,牠會先吐絲將尾端固定,之後再吐一絲帶套住胸部,此時身體形態稍有變小,並微微弓身,身體一動也不動。此一時期約為一天,靜待再次蛻皮後即成為「蛹」。
翠青斑鳳蝶常化蛹於寄主植物的葉片下,蛹為綠色。
蛹體胸部背面具有一段向前直出的粗短棘突,從棘突先端沿著蛹體翅膀邊緣部位有道褐色細紋,從側面看就像一片被啃咬的葉子,十足的保護色及擬態效果。
在羽化前,蛹殼會變透明,我們可以從蛹殼外看見蛹內即將羽化的蝴蝶翅斑紋顏色。
翠青斑鳳蝶成蝶展翅表黑底綠斑,佈滿耀眼的翠綠色斑紋。
下翅有一個短小的尾突,雌雄外觀差異不明顯。
雄蝶下翅表面內緣有白色長毛
雌蝶為翠綠色斑紋
舊名:烏鴉鳳蝶
寄主植物:芸香科的食茱萸、賊仔樹、飛龍掌血與柑橘類的植物常
展翅:約9~10公分
常在山區林緣、樹冠、路旁花叢間吸食花蜜。雄蝶常群聚於溪谷濕地吸水
翠鳳蝶的寄主植物~飛龍掌血,有像龍爪般的三出複葉、花苞與倒刺。
翠鳳蝶的卵為稍具光澤的淡黃色,呈球形。
翠鳳蝶的幼蟲四齡以前擬態鳥糞,體色偏綠,體側下方具有白斑,前胸與尾端則具有不明顯的白斑。
終齡幼蟲呈翠綠色,體側中段起具有多條由前向後漸次變短的深色斜紋。
翠鳳蝶蛹的形態屬於「帶蛹」,有綠色與褐色蛹兩型,於植物葉片或嫩綠枝條附近化蛹者呈綠色,於樹幹、枯枝葉或各類雜物化蛹者呈褐色,蛹體頭部前端有向前直出角突,角突內緣約呈90度角,且內緣中央附近有一不明顯的凹陷。
翠鳳蝶的翅膀底色黑色,翅膀表面滿布藍色與綠色斑,下翅表面外緣不具有的藍綠色光斑,肛角具有橘紅色斑紋,下翅腹面外緣具有數個橘紅色弦月形斑紋。
寄主植物:柑橘類植物、食茱萸、賊仔樹、飛龍掌血、雙面刺等芸香科植物
展翅:8~9公分
黑鳳蝶主要的棲息環境以山區為主,翅膀底色為黑色。常在山區林緣、樹冠、路旁花叢間吸食花蜜。雄蝶常群聚於溪谷濕地吸水
黑鳳蝶的寄主植物~飛龍掌血
飛龍掌血的花苞及花
終齡幼蟲體色綠色,具有近似種間最大的假眼紋,體側各有二道在體背相連的黑褐色斜斑。
受到驚擾時,會從頭胸處翻出紅色的臭角,以趨避敵人。
發育成熟的黑鳳蝶終齡幼蟲常會尋找隱蔽的枝葉間或樹幹上準備化蛹,蛹屬於帶蛹,因環境不同常有綠色或褐色的差異,蛹體頭部前方角突呈V字形尖銳後彎。
雄蝶下翅表面前緣具有一道白色橫紋(性斑),肛角具有較小的橙色弦月紋,翅膀腹面外緣及肛角附近散生一些橙色弦月紋,經常於山谷濕地逗留吸水。
雌蝶翅膀底色較淡,下翅表面肛角處有一個較大且明顯的橙色環狀斑紋,翅膀腹面的橙色斑紋較雄蝶發達。
寄主植物:柑橘類植物~最偏好柚子
展翅:10~12公分
大鳳蝶雄蝶~上下翅腹面基部均有明顯的紅色三角型斑紋,常群聚於溪谷濕地吸水。
大鳳蝶寶寶最喜好的柚子葉~造型特殊(單身複葉),像一串糖葫蘆般。
柑橘白色的花
柑橘未成熟的綠色果實
柑橘成熟的橘色果實
大鳳蝶的卵呈黃色球形。牠不只是成蝶個子比別人大,連卵都比別人大顆喔!
大鳳蝶的幼蟲三齡以前擬態鳥糞,體色偏綠,蟲體的白斑多集於體側,背部中央的白斑較不明顯。
終齡幼蟲體色綠色,蟲體體側具有一長一短向中央斜出的白色斑紋。
受驚嚇時會從頭胸交界處翻出臭角,其臭角呈單一顏色的橙色。
大鳳蝶的蛹有綠色與褐色兩型,於植物葉片或嫩綠枝條附近化蛹者呈綠色,於樹幹、枯枝葉或各類雜物化蛹者呈褐色,蛹體頭部前端有向前直出且微向中央內彎的角突。
大鳳蝶的雄蝶翅表黑色,下翅具有放射狀的淡藍色條紋。
上下翅腹面基部均有明顯的橙紅色斑紋
雌蝶翅膀底色較淡
下翅具有發達的白色斑紋及若干的橙色斑紋
參考資料:
1.張永仁(2011)。蝴蝶100。台北:遠流。
2.林柏昌、林有義(2012)。蝴蝶食草圖鑑。台中:晨星。
3.呂志堅、陳建仁(2014)。蝶生活史圖鑑。台中: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