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
寄主植物
寄主植物
芸香科、黃皮屬 別名:蕃仔香草、山黃皮
攝食蝶種:玉帶鳳蝶、花鳳蝶、大白紋鳳蝶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生長在恆春半島森林或平野地區。
全株幼嫩部分被短毛,莖、葉都有特別濃郁的氣味。
葉互生,奇數一回羽狀複葉;小葉多數約17~30片,對生或互生,近無柄;葉形基部歪斜如鐮刀狀;側脈不明顯;全緣或先端不明顯波緣;葉片有許多透明腺點,揉搓後有香味。
花淡黃色,圓錐花序,頂生,花瓣4~5片,雄蕊8~10枚。花期3~4月。
長橢圓形漿果,長約1.5公分,直徑0.5公分,成熟時紫紅色略透明。種子綠色,富油份。
芸香科、屬 別名:
攝食蝶種:玉帶鳳蝶、花鳳蝶、大鳳蝶
山柑科、魚木屬 別名:樹頭菜、山腳鱉
攝食蝶種:橙端粉蝶、異色尖粉蝶、纖粉蝶、鑲邊尖粉蝶
落葉小喬木,株高可達10公尺,胸徑20公分,樹皮灰褐色或灰白色,平滑,生長在低海拔到海邊地區。
葉互生,柄長,3出複葉,聚集在小枝前端;小葉卵至長橢圓或長卵形,兩側基部歪斜,葉脈紫紅色,紙質,全緣。
木蘭科、含笑花屬 別名:玉蘭花、白蘭花
攝食蝶種:木蘭青鳳蝶、翠斑青鳳蝶
常綠喬木,引進栽培種,為庭園觀賞香花植物,株高可達20公尺,小枝淺綠色,密被絨毛。
單葉互生,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6~30公分,質厚;有環形托葉痕;全緣波浪狀;葉脈明顯;幼枝及芽綠色。
單生花腋出,具花梗,乳白色,萼片3片,形狀如花瓣,花瓣8片,披針形,肉質,具芳香,雄蕊多數,螺旋狀排列,雌蕊由多數的離生心皮所組成。
褐綠色蓇葖果,不常見。
芸香科、賊仔樹屬 別名:臭辣樹、山漆、
攝食蝶種:翠鳳蝶、穹翠鳳蝶、白紋鳳蝶、大白紋鳳蝶、小紋颯弄蝶 、臺灣颯弄蝶
*夏季開花時,也是蜜源植物。
落葉喬木,小枝條有柔毛。葉對生、一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2~9對,對生;小葉基部明顯歪斜;葉兩面光滑,葉背灰白色。花黃白色,單性花,雌雄異株,聚繖房花序,萼片與花瓣皆為5片,雄蕊4或5枚。球形蓇葖果,分開或部分生在一起。
豆科、水黃皮屬 別名:九重吹 、水流豆
攝食蝶種:細帶環蛺蝶、尖翅絨弄蝶、雅波灰蝶、細灰蝶、銀灰蝶
常綠或半落葉性喬木。為臺灣原生的濱海植物。
樹冠呈傘形,灰褐色的樹皮上常有瘤狀突起,整株看起來濃綠茂密。根系發達抓地力強,耐鹽份與貧瘠、抗強風和空氣污染、少蟲害等,是優良的防風林、行道樹,也是公園、校園常栽植的樹種。
葉互生,一回羽狀複葉,小葉2-3對,呈長橢圓形或卵形,葉面平滑光亮,邊緣略呈波浪狀,葉子揉搓後會有臭腥味
總狀花序腋生,顏色呈粉紅色至紫紅色,花朵較小但數量多且密集,蝶形花冠。花期於春(約4-5月)、秋(約9-11月)兩季,具有淡淡香氣。
果實為莢果,呈長橢圓形的扁平刀狀,表面有些微的小疣凸,質地已木質化,成熟時不會開裂(內具1-2顆腎形的種子),果實可漂浮隨水流傳播 。
豆科、阿勃勒屬(別稱決明屬 ) 別名: 波斯皂莢、阿勒勃(梵語譯音)
攝食蝶種:細波遷粉蝶、遷粉蝶、亮色黃蝶、黃蝶、豆環蛺蝶、雙尾蛺蝶。
原產印度,喜馬拉雅山東部及中部、斯里蘭卡、華南。臺灣1945年引進,現各地栽培。
落葉或半落葉高大喬木。具多數分枝,樹枝長,延伸呈下垂狀。花期長,花美麗,栽培當行道樹,庭園樹觀賞用。
葉偶數羽狀複葉;小葉3~8對,一般3~6對,卵狀長橢圓形或長卵形,8~15 cm,先端銳尖,基部鈍形。
花黃色,腋生,數目甚多,排列呈下垂的總狀花序;花萼5枚反卷;花瓣5枚,倒卵形;雄蕊10枚。 開花期5~8月。
一串串如黃色風鈴,吸引路人的目光。一陣風而吹來,黃色花瓣紛紛飄落下來,如同「黃金雨」一般,飄逸夢幻。
莢果細圓筒形,長20~45 cm,懸垂,外皮有3條稜線,暗褐色,果肉糖漿狀。種子30~80粒,赤褐色,卵橢圓形,扁平,有光澤。果實可供藥用,具有輕瀉的效果。。 結果期10月 。
殼斗科、 櫟屬 別名:鐵椆、鐵欑及白校欑
攝食蝶種:臺灣焰灰蝶、碧翠灰蝶、小翠灰蝶、臺灣翠蛺蝶、日本紫灰蝶、瑙蛺蝶
青剛櫟是臺灣原生殼斗科中最常見的種類 。常綠喬木,樹高可達20m,樹皮灰黑色。
葉互生橢圓形革質,葉緣上半部有鋸齒。葉面光亮、葉背有白毛。
雌雄異花,柔荑花序自枝端及近枝端的葉腋伸出。花綠色,果序可著果2~3個。開花期約於3~4月。
殼斗碗形,包覆堅果底部1/3~1/2。堅果橢圓形至卵形,成熟深綠色或褐色。 果實富含澱粉、蛋白質等營養,是大型鳥類、松鼠、鼯鼠與台灣黑熊等動物的食糧。 果期約在8月至隔年2月。
豆科、 決明屬 別名:金鳳、槐、豆槐、金藥樹、粉葉決明
攝食蝶種:細波遷粉蝶、亮色黃蝶、黃蝶、黃裙遷粉蝶
常綠小喬木,高3-5 m,嫩枝被毛,樹皮灰白色,常有龜裂剝落現象
一回偶數羽狀複葉,長10-15 cm;具7-9對小葉(與金邊黃槐的5對以下有別);小葉長卵形,長2-4 cm,先端鈍或微凹,表面平滑,紙質,側脈4-6對,全緣。
總狀繖房花序腋生,花黃色,5瓣,徑約3 cm,雄蕊10枚。鮮黃色花朵常常開得好燦爛,有英文稱之為"Sunshine tree"。
全年都能開花結果。
莢果扁平帶狀,長7-12 cm,寬約1.5 cm。
樟科、樟屬 別名:栳樟、栳樹、番樟、紅樟、烏樟、油樟、樟腦樹、本樟、樟木子、芳樟、香蕊、木樟、山烏樟
攝食蝶種:臺灣鳳蝶、玉帶鳳蝶、青鳳蝶、寬帶青鳳蝶、黃星斑鳳蝶、斑鳳蝶、蓬萊環蛺蝶、臺灣瑟弄蝶
台灣原生種植物。樟樹為常綠大喬木,高25-40公尺。
全株都含有樟腦香氣, 有防蟲的效果,可提煉樟腦、樟腦油 。
壽命甚常,是常見的行道樹及百年老樹樹種之一。
樹皮黑褐色,具條狀深溝縱裂紋。
葉互生,寬卵形至長橢圓形,7.5-10公分長,3-4公分寬,上表面平滑具光澤,下表面光滑,先端銳尖,基部銳形,邊緣稍微波浪緣,基部有明顯的三出脈 。即將掉落時常變成紅色。
2~4月開花,黃白色,又小又多。
參考資料:
1.張永仁(2011)。蝴蝶100。台北:遠流。
2.林柏昌、林有義(2012)。蝴蝶食草圖鑑。台中:晨星。
3.呂志堅、陳建仁(2014)。蝶生活史圖鑑。台中:星辰。
4. 認識植物 http://kplant.biodiv.tw/index.htm
5. 農業知識入口網/植物圖鑑 https://kmweb.moa.gov.tw/theme_list.php?theme=plant_illu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