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
蜜源植物
蜜源植物
菊科,澤蘭屬
高士佛澤蘭是原生於恆春地區的特有種植物。在高士佛山附近,甚至還可見到以高士佛澤蘭主的青草茶呢!
莖細長而剛硬,全體平滑無毛 。
單葉,對生, 三角狀卵形,葉尖尾狀漸尖,葉基截形,葉緣呈寬鋸齒緣(牙齒緣),鋸齒 4~6 對,3 出脈 。
菊科植物的特徵就是頭狀花序,繖房狀排列。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范義彬調查蝶類蜜源植物及訪花吸蜜的蝶類,證實能夠一次吸引到蝴蝶數量最多的就是「高士佛澤蘭」。 (資料來源 農傳媒新聞 )
花白色至略帶粉紫色,全由筒狀花構成。花期 8 至 10 月。
果實為瘦果圓筒形,冠毛白毛;九月至十一月為果實成熟期。
茜草科,繁星花屬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全株表面被有細毛,喜陽光耐熱。
葉對生,長披針型,中肋略凹,羽狀脈明顯,表面被有細小絨毛。
花成聚繖花序,開於莖頂或腋芽頂端,小花呈筒狀,花冠五裂呈星狀,有紅、紫、粉紅、白色等,全年綻放,但花期主要在春末至夏季,果實則為蒴果。
菊科,霍香薊屬
葉卵圓形對生,全株聚絨毛。葉片蒸散作用明顯。
菊科,頭狀花序開於株端,由葉腋伸長分枝,全部為管狀花,先端 5 裂 ,1花莖上著花5、6朵,花色青藍色,亦有粉紅、白、藍紫等品種。
菊科,霍香薊屬 別名:白花藿香薊
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約 50 公分,莖直立,全株有軟毛 。
葉對生,有時上部互生, 卵形或長圓形, 基出三出脈或不明顯五出脈,頂端急尖,邊緣圓鋸齒, 有柄,葉片兩面及柄均有毛。
頭狀花序呈繖房狀排列,花色為白色。
果實為瘦果,線狀長橢圓形,黑色五稜,冠毛五枚,先端長芒狀,主要靠風力傳播。
菊科,鬼針草屬 別名:鬼針草
一或二年生草本,莖直立,高 30~100 公分,鈍四稜形 。
葉對生,有柄長約 3 公分,三出複葉或五葉,小葉卵形或卵橢圓形,先端銳尖或漸尖,鋸齒緣。
頭狀花序 ,有長 1~6公分的花序梗。 舌狀花白色 4~8 枚,管狀花兩性,黃色五裂。
瘦果黑色(就是所謂的「鬼針」),條形,略扁,具稜 ,頂端芒刺 3~4 枚,具倒刺毛,可勾在人畜身上,藉由動物傳播到別處。
四季都會開花,是蜜蜂蝴蝶等小昆蟲都喜愛的蜜源植物。
黃色管狀花中,兩個分岔柱頭的雌蕊像藏了個小愛心,你找到了嗎?
玄參科,天使花屬
多年生草本花卉,全株密被短柔毛,莖圓柱狀;枝條稍有黏性,具有類似牙膏粉的味道。
單葉對生,線狀披針形,葉緣呈淺缺刻,有明顯的葉脈。
花朵從葉腋間由下而上逐漸開放,散發淡淡清香,唇形花瓣,上方花瓣呈四裂。全年開花,以春、夏、秋季最為盛開,花色有紫、淡紫、粉紫、白等。
千屈菜科,克非亞草屬
植株低矮,僅 10~60 公分高,枝葉繁茂;小枝條呈二列狀排列,略呈幅射狀發出,帶有紫紅色色澤,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嫩枝有赤色細毛茸。
葉序單葉對生,多少呈二裂狀排列,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薄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
花單生,多生長於小枝條的先端,紫紅色, 花柄細長, 花瓣 6 枚 ,花期在四季常開。
爵床科,蘆莉草屬 別名:紫花蘆利草 、紫花翠蘆莉
宿根草本,地下有根莖,水平橫向生長,其上有芽,向上長出地上苗;莖略呈方形,紅褐色至暗紫色,肉質,具溝槽,有節 。
單葉對生,線狀披針形, 全緣或有不明顯之疏淺鋸齒;中肋、羽肋、葉柄及新葉常呈紫紅色。
聚繖花序,腋生;花軸紫紅色 ,花冠喇叭形,藍紫、粉紅或白色,冠喉色深,並有從冠喉放射之條紋, 花期春至秋季,夏季最盛,花期極長。
爵床科,鱗球花屬
灌木狀草本或直立亞灌木 ,莖纖細,4 稜 。
草質葉對生,全緣至淺波狀緣,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葉形變化大;葉表墨綠具光澤,脈上被疏毛。
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冠基部筒狀,唇形,先端略呈唇形裂,粉白色。苞片披針形,覆瓦狀排列,外被毛;花萼綠色5深裂,裂片披針形,外被細毛。 全年均開花,盛花期冬、春季。
蒴果扁狀披針形,萼片宿存,熟時由綠轉褐,脫落,內含種子2-4粒。種子暗褐色,扁圓形。
菊科,鈕扣花屬
多年生草本或常綠半灌木,全株有毛,莖直立或四散生長,莖紅褐色,老莖木質化。
葉互生,簇生於莖頂,匙形或橢圓形,先端寬,銳尖,粗鋸齒緣 ,中肋明顯,。
頭狀花序頂生,花序下方有葉狀的苞葉,四季皆能開花,花期集中於3至7月。頭狀花由管狀花組成。果實為倒卵形瘦果、無冠毛。
草本球根花卉,地下鱗莖肉質,下方長了一條粗粗的根,就像是小蘿蔔,有點甜味,而全株都帶有酸味,其嫩莖葉還可當野菜,所以又有"鹽酸草"之稱。
掌狀複葉,小葉倒心型,通常為3片,據說若能找到4片,就是"幸運草"。
繖形花序有花 6~10 朵; 花瓣 5,喇叭狀,淡紫色,基部綠黃色,有深色條紋,花苞下垂,夜晚及陰天有睡眠運動,花朵閉合。
紫花酢漿草開花卻不結果,所以沒有種子。 將麟片狀的地下莖剝離就可繁殖,即能栽培大量的新植株。
菊科,長柄菊屬
長柄菊因花梗極長而得名。
多年生草本,常伏臥,聚生成群,全株有剛毛,淺根性,節上長不定根。
葉常為基生,或兼具有基生及對生葉,卵形至披針形,不規則深鋸齒緣,兩面密佈剛毛。
頭花筒狀或輻射狀,單一或圓錐狀排列;舌狀花雌性;單立,黃白色,花梗細長直立;花梗頂端的頭狀花是由 5~8 片淡黃白色的舌狀花所圍成,中心則是許多黃色的筒狀花;常年開花。
瘦果呈褐色圓筒形,長約 0.2 公分,冠毛羽毛狀,約 15 支,表面密佈灰白色剛毛;成熟時呈棕色。 長柄菊的種子具冠毛,能隨風散佈。
忍冬科,蒴藋屬
「冇」就是沒有的的意思,冇骨消的莖髓心很軟近中空,就像沒有骨頭,其全株光滑、有腥臭味,喜愛向陽處。野外求生植物:嫩莖葉可食。
葉對生,奇數一回羽狀複葉,長可達 30 公分,小葉 3~7 枚,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近於無柄。
冇骨消是台灣特有種,也是本土固有植物中最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 複繖房花序頂生,花數極多,花朵白色,細小,五裂瓣,花期在 6~8 月。
花序間有黃色杯狀蜜腺,稱「蜜杯」,深凹陷杯狀構造,內含蜜液可吸引昆蟲舔舐,對各種昆蟲(尤其是蝴蝶)是最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蜜杯顏色為黃色、紅色等,花期結束時轉變為綠色。
果實為核果,呈漿果狀,如珠狀,成熟時為鮮豔的橙紅色,猶如珊瑚般璀璨,故有「珊瑚花」之稱。
鳳仙花科,鳳仙花屬 別名:指甲花
非洲鳳仙花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原產於非洲,雖名為鳳仙,但和臺灣傳統鳳仙花外型並不相同,花朵狀似日日春,枝條具蔓性匍匐能力。
花自葉腋抽出,頂生或腋生, 花瓣為 5 單瓣或重瓣,為不整齊花;花色為紅色、桃紅色、粉紅色、白色,四季常開,盛花期在春秋兩季,花瓣呈水平開放。
葉序為互生,單葉羽狀脈,葉的形狀為廣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而先端尖銳,葉基則鈍,葉緣鋸齒,葉色濃綠有些具斑紋;紙質單葉,有柄,葉脈不明顯。
世界的鳳仙花有幾百種,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花朵下的萼片,會延長成一根長長的花「距」,裡面存放著甜美的花蜜,用來招蜂引蝶,是色彩明豔的蜜源植物。
鳳仙花的果實為蒴果,成熟時只要輕輕一碰,果袋就會瞬間裂開,迸彈出比芝麻粒還小的種子,,果皮外翻捲縮起來 ,像隻綠色毛蟲。
石蒜科、蔥蘭屬 別名:風雨蘭
草本,鱗莖卵狀球形如薤,表皮膜質褐色,下面着生多數細根。
花單生鱗莖葉叢中,花梗上部中空,;花漏斗狀,下部細筒形,帶綠色,粉紅色,花瓣 6 枚,倒卵形;雄蕊 6 枚,3 長 3 短,交互着生花筒的喉部,花柱絲狀突出;柱頭 3 裂。花期 4~9 月。
鳶尾科、鳶尾屬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根狀莖橫走,略呈結節狀,外皮鮮黃色,生多數鬚根。下部生葉,葉兩列、寬劍形、扁平、綠色;葉序互生、葉端漸尖、全緣、平行脈。
總花序頂生,二叉狀分枝,排成繖房狀;自葉際間抽出長約 80 公分的花莖;花瓣基部狹窄、先端鈍圓;花橘黃色、具有暗紅色斑點;花期 7~9 月,是台灣原生的優良蜜源植物。
蒴果倒卵形或長橢圓形, 常殘存有凋萎的花被,成熟時室背開裂,果瓣外翻,中央有直立的果軸;種子圓球形,黑紫色,有光澤,著生在果軸上。果期 7~9 月。
菊科、兔仔菜屬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無毛,主根粗大,全株含白色乳汁,折傷即流出來。莖多分枝成叢生狀。根生葉、披針形、較大,莖生葉、較小,葉略帶粉白色。
頭狀花序排列成疏聚繖狀圓錐花序, 頭狀花的小花均為舌狀花,黃色,先端 5 齒緣;雄蕊 5 枚,花葯黑色。 花期春、夏間。
瘦果狹披針形, 有縱稜線,熟後紅棕色,冠毛白色。
菊科、黃鵪菜 屬
草本,全株有軟毛,具白色乳汁, 莖單一或由基部分生數枝,直立。
為食用野菜 之一。
基生葉叢生,葉片倒披針或倒披針狀橢圓形, 提琴狀羽裂裂片不整齊狀而深淺不一,頂端裂片最大,邊緣為不整齊波狀齒凸緣, 莖生葉互生,稀少,常為 1~4 枚,葉片狹長,羽狀深裂。
頭狀花序小而多數,排列成聚繖狀圓錐花序,頭狀花黃色,頭狀花序全是由 17~19 朵舌狀的小花所組成,花期長,全年都可見。
瘦果扁紡錘,茶褐色,具有 8~9 條縱溝,冠毛白色,可幫助種子傳播。
參考資料:
1. 張永仁(2002)。野花圖鑑。台北:遠流。
2. 周三富等(2013)。臺灣南部地區歸化植物圖鑑。台北:農委會林試所。
3.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https://subjectweb.forest.gov.tw/species/vascular/index.htm
4. 農業知識入口網/植物圖鑑 https://kmweb.moa.gov.tw/theme_list.php?theme=plant_illustration
5. 認識植物 http://kplant.biodiv.tw/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