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玲老师 兴华中学教职员】
回味童年,想起往事,儿时的乐趣与曾经无忧无虑的生活记忆一一涌现。主讲者讲得精彩,间中穿插的回答问题环节也很棒。
【曾诗惠老师 兴华中学教职员】
老师的分享让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同时老师所描述的童年生活也仿佛在我脑中勾勒出一些画面,让我即便没经历过也能认识新村生活~太棒了!
【hl3339@yahoo.com 校友/家长/校外人士】
作者的精彩與真誠得分享,讓我瞭解了更早期的馬來西亞華人在新村的生活,作者成長時期所經歷的奇事非常吸引人,讓我也蠢蠢欲動地想記錄自己幼時在霹靂州太平保閣亞三所過的小生活。感謝季風帶出版了這本好書,《野村少女》是一本不應錯過的好書。最後也誠心誠意感謝主辦單位喔!
【tohmegan@gmail.com 校友/家长/校外人士】
令我想起了住在新村的点点滴滴,新村跑透透,和新村的朋友一起在篮球场玩耍。
【lok.nature@gmail.com 校友/家长/校外人士 】
听着梁金群作者的第一手分享和心得,更了解这《野村少女》写作的初衷和想法与故事里面的点点滴滴。很棒的分享。
【陈晓芬 其他学校教职员生】
华人总是非常有韧性,为了生存离乡背井,将华人的根扎在马来西亚,同时不放弃后辈的教育,才能成就如今这一辈能用华语沟通的马来西亚华人。
【王美贞 其他学校教职员生】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生活的使命与责任。回顾先辈们的生活,多一份感恩。除此之外,生活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是成长的滋润,造就今日的我。
【戴恩祺 J1I】
在这个读书会当中,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城市孩子和乡村孩子的差距。在现在的生活中,城市的孩子通常都是手机不离手;而乡村的孩子可以一起玩,一起混,一起做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在梁老师的分享下,我对乡村的生活有点向往了。吃野味啊,上学啊,放学啊,一起玩游戏啊,这些都算是美好的事情。尽管是一个小小上厕所的事情,都可以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果然要填满童年还是要回去乡村填满比较好,诶嘿嘿
【李乐萱 J1P】
一开始在班级群看到班导师转发关于这个读书会的信息,感觉这个读书会很有趣于是就报名了。一开始很害怕读书会会很枯燥严肃。但后来发现读书会并不是那么无聊的。作家和负责老师都很努力的带着读书会的氛围,同学们也很积极地配合和回答。整个读书会都是非常轻松的,偶尔还有点搞笑。此外,我也了解到了好多老师和同学童年的回忆,每个人的童年回忆都是独特的都特别有趣。也非常感谢作家——梁金群老师 把她的童年回忆写成了一本书分享给大家,也让我们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体会到新村的日常生活。新村的生活并不是像城市一样有发达的科技和完善的教育。但是他们却有着快乐,充实的生活。他们与小伙伴们一起结伴上学放学,一起玩各种传统游戏。而不是像我们城市的小孩一样,天天玩手机,玩手机游戏。虽然疫情严重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以各种活动来充实我们的生活。从这场读书会我也明白了,新村的孩子并不是像我们现在城市的孩子,有良好的教育,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甚至现在也有好多国家的小孩不能接受教育,没有机会学习等。所以有学习机会的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要浪费这么好的资源及老师和父母们的尊尊教诲。最后,再次感谢梁金群老师的分享和负责老师的带领,课外活动处的老师,和一些默默为这场读书会付出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安排了这场读书会,让我获益良多!也祝初三和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可以在统考获取自己想要的分数,考个好大学!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吧!
【杨迪萱 J1F】
先人们不屈,不傲,努力为自己的生计拼搏。《野村少女》作者的父亲是一个善良,努力的人。因为家里穷,没有条件读书,只能靠做农活维持生计。但他们一家子人口多,每月的花销都是一笔巨款,可他依旧愿意去济救那些无依无靠的同州人。后来,他参与共产党,却吃了两年牢饭。但却在里头和其他人学习,识字,出狱后一生都钟爱读书。这是我觉得很厉害的事。
【李佩欣 J1J】
我是一个出生在城市的地方,因为危险,不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每天关在家里,很渴望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后来长大了,会打一些羽毛球,每次回到阿婆家就催着我的堂姐一起打羽毛球,有时还会到隔壁家串门,骑自行车到到大操场玩。后来每个人都长大了,互动只剩下面前冷冰冰的电子产品,回去的时候不会到隔壁家串门,破旧的自行车也早坏了。今天老师说到童年的游戏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我童年似乎很不愉快,就很像孤零零一个人,后来留言栏里出现了一些游戏是我玩过的,也有一些回忆,我才发现,其实我还挺幸运的。幸运遇到我的妈妈,朋友,老师和一些早已忘却的陌生人
【李恩慈 J2J】
城市与新村比较来说真的很繁忙。听了老师解说,让我明白以前祖辈那一代生活的辛酸。比如:老师就说过家人因为猎捕了猴子,煮成咖喱。我觉得这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会有这么奇特的吃法。
【李希婕/J3P 兴华中学笔耕坊成员 】
对于老师今天的分享我深有感触,先辈们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仿佛离我很远又离我很近。在这个讲座中我听到了关于许许多多过去的回忆,老师以十分轻松愉快的口吻间接带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以及战争殖民的残酷。第一次认识到新村是在历史课本里读到的,现在却有了十分多的印象。我认为这些回忆是值得保留,传承给后辈的,老师把这些种种以文字的方式介绍给世人让我十分敬佩,谢谢您们。
【李永欣/S1ACP 兴华中学笔耕坊成员 】
很羡慕梁老师还记得那么多的故事。能够把故事完整地记录下来是多么美妙的事!虽然我还年轻,可是很多事情我已经淡忘,很多想要牢记的事只留下断断续续的印象。很奇怪,我能记得对于事件的感受,但具体事件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参加这场读书会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听听故事,也是出于对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的好奇。在此之前,我对于乡野生活的绝大部分认知来自妈妈,一小部分是影集。由此可见那影集的内容绝对属实。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感恩我出生的年代正刚好。作为幸福的小孩,实在无法体会当时的处境。
【陈艾嘉 S2ACM】
我觉得这次的读书会让年轻的一代更了解以前在互联网还没发达的时候,村里的小孩是如何度过童年的。
【叶智耀 S2ACP】
主讲人凭借自己的经历经验很有趣的把一些故事内容,真人真事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对新村生活有不一样角度的认识,让我们更了解先辈的过去。主讲以说故事的方式带领我们了解内容摘要,生动的形容配上贴切的图画让聆听者画面感十足,仿佛走进从前。总体来看非常不错!
【朱紫宁 S3ACI】
从老师的分享当中,我看到了人类历史的演变也发现了以前和现在的一些对比。20世纪,马来西亚还未全面开发,人们经常面对物资短缺的问题,又,人们遭受了殖民者的压迫与监视,失去了人身自由。他们几乎都是活在恐慌之中,为了活命努力与大自然搏斗,为了温饱肚子养活家人,而从事了各种劳力活动。人们住所附近的卫生条件极差,引发了各种传染病。虽然他们的外在条件不如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来得高,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充满色彩的。以前,他们在生活上很容易感到满足,知足且常乐,喜乐的心乃是良药,而快乐的生活恰恰是现在人们最难得到也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的一种生活形态。从内容分享当中,我认识到了长辈的童年玩意儿,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有那么丰富的童年回忆啊!
【蔡宛妤 S3ACI 】
我觉得比我们老一倍的人很辛苦,我们这一届因为有网络,科技所以会比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