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傾向和蒙特梭利教育

《人類傾向和蒙特梭利教育》

如果花上一點時間閱讀蒙特梭利書籍,會發現它有趣的地方在於,除了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孩子之外,也帶領我們踏上一段「認識『人』」的旅程。

 


瑪麗亞・蒙特梭利的兒子馬里奧在她逝世後發表一場演講,內容編輯成《人類傾向與蒙特梭利教育》這本書。藉由馬里奧的分享,讓我們再一次看見蒙特梭利以她人類學家的身份思考教育,從「人」的特徵與發展看孩子的成長。

 

她觀察人與生俱來的幾種特徵,將之稱為「人類傾向」(Human Tendencies)。這是人類固有的本質,也是一種驅動力,幫助我們與周遭事物互動,適應於不同環境,了解或掌握其中,甚至帶來改變。


書中馬里奧交錯以人類在地球上的各項行為為例,說明了人們如何不同於其他動物性的本能,讓我們從遠古到今日,以人類變動的需求為基礎,從求生存,到文明的建立以及各項技術的發展。

 

「人類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擁有如今的文明水平」馬里奧這麼說。這個歷程在蒙特梭利眼中,就像孩子從新生到邁向成人的過程-從對外在事物陌生,到熟悉與開始進行與周遭環境一連串的建構。

 

因此如果家長與教師將「人類傾向」的認識運用在孩子身上,會發現其中代表的正是兒童與青少年「成長與學習的驅動力」。


以「定位」的傾向為例—

 

你有發現有些小小孩對事物的擺放位置有些執著嗎?當他發現某件物品不在熟悉的地方,就會產生強烈的情緒或行動表現。若從人類傾向及蒙特梭利的觀點來看,這是因為0-6 歲的孩子,對於世界一切事物都還感到新奇與陌生,他們透過感官探索認識外在事物,以此作為認識世界的「定位參照點」,從而發展出身體能與之應對的運動,甚至建立起內在穩定性。

 

稍大一點之後,6-12 歲小學階段的孩子已漸漸熟悉外在事物的變動,取而代之作為他們參考定位點的是同儕,他們在人際互動中找自己的位置,以朋友與同學間對於某些事情的接受與否,作為自己行為表現的取決點。到了12-18歲時,孩子即將成年,青春期發育帶來的身體變化,讓他們像是擁有一個新的身體,在心理層面則意味自己離社會更靠近了。他們更想知道自己在「群體」裡的角色、以及自己能做的事有什麼。不單只是同儕之間,而是更廣地思考在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包含自我認同、自己的專才以及自己能帶來的貢獻。


當成年人對人類傾向有基本的認識,便會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進而理解孩子的行為與情感表現。

 

人類傾向讓我們知道,這些能力與特質是與身俱來的,是身而為人的一種禮物。當我們希望透過多元的教育方式帶給孩子軟硬實力培養的同時,也要以此作為一種提醒,了解能力就像元素般存在於孩子。但同時它也像是一把劍,需要持續地磨亮它。而欲生光芒的過程,則需先要見其本質,才能預備合適的環境,提供妥善的支持。就如同教育,是看見孩子的本能、回應孩子的發展特徵與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以其發展任務為基礎,去更多地施展潛藏其中的能力。


延伸閱讀:

《蒙特梭利的人類學視角:從人類需求、人類傾向與發展階段重新思考教育的意義》

作者:TMEC 研究專員 曾宥儒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