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蒙特梭利教育

2018/12/4 │徐永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後研究員兼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蒙特梭利全球影響力計畫協同主持人)

在我的學習經驗中,多數教師努力地想要教會學生,把知識有效地給學生,但我很害怕這樣的教師,因為我的學習速度會因為當下心情或是學習動機而有變化,若我心情不好也不想學習時,老師很認真地教,我也學不會,感覺真的很沮喪,老師也很無奈,彼此都在等著下課鐘聲來調整心情。後來,接觸蒙特梭利教育,卻有了極大的改變,蒙特梭利認為,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先要認識主體的學習特性,才知道要用何種方式與適當的教學內容。在蒙特梭利教學經歷超過二十年的 Laurie Ewert-Krocker 來台演講(演講內容請參考:【2018/11/10 亞洲蒙特梭利教育週】)中提到,面對青少年的教育之前,我們都要用最真誠的方式,相互理解與信任,之後才可能發展教育工作。


我想發展這樣的思想,我認為,學校該教的不只是有用知識的學習,還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這兩種發展是不同方向的。如蒙特梭利提到的,好的教育能讓學生自己有學習能力,在此之前,教師要耐心等待。因此,蒙特梭利教育和傳統教育有了區別,蒙特梭利先要培育學生自我主體性(subjective self)的能力,之後再談何謂有用知識,而傳統學校把班上學生當作同一種,也不考慮學習方式,使得傳統學校教師只能忽略個別學生的主體性,偏向知識與技術的教學,而看不到學生的學習,甚至是上了癮,帶有「戀知癖」的症狀。相反地,如何教育目標是讓學生有自我昇華或是自我超越的能力,傳統教育並不關心這項目標,因為考試不考這些。


那麼,把自我超越當作是教育目標的話,就需要關心如何協助學生發展兩種「我」的概念,一種是理性自主的我,另一種是社會互動下的文化社會的我。如蒙特梭利教育中,強調以兒童自由活動和自由發展為主,除必要的指導外,教師對於兒童的生活,絕不加以干涉或幫助;對兒童不宜發號命令,不必施以獎逞懲,而是 在自由的活動中,培養兒童的責任心,重視感官經驗;在主題探究則重視兒童主動探究環境的動機,兒童透過團隊的計畫與合作,能和他人分享智慧,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此並不否認實用知識的重要,這些實用知識確實提供個人工作機會,穩定與專業的日常活動,但也無法每日做同樣的工作或事情,在假日休閒活動中,有自己的興趣與嗜好,反思自我的機會,從科技化世代來說,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途徑,只要有電子設備的協助,學習是不受到時空場域限制,但是我們是有關心乘載知識的個體,也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是否也被關心到呢?


我之所以成為我,是因為我的感覺、行動與記憶成為自我主體的三項意識的核心能力,換言之,失去感覺、行動與記憶的意識能力則成為植物人,也就不構成原先自我主體性。蒙特梭利關心個人教育更勝於知識教育,關心個人自主與和他們關係,讓學生有能力察覺選項,判斷選擇、意志承諾、努力實踐、堅守價值信念、自我管理與控制、關心脈絡,找出資源、主動建構、設立學習策略、知行合一、自我監控與評鑑,比起學到多少知識,重要太多了。


參考資料

Wringe, C. (2015). Beyond Useful Knowledge: Developing the Subjective Self.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9 (1), 32-44.

推薦閱讀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期望教室如同小型社會,促進學生之間的友善關係,發展社會智能

人們相當好奇的是,蒙特梭利的畢業生,究竟呈現什麼特殊的樣態

從 2 歲到 10 歲都就讀蒙特梭利學校的梅芮迪絲.奈諾薇,分享蒙特梭利教育如何成為她往後人生成長的基礎與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