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 粄 仔 fungˇ banˋ eˋ
紅 粄 仔 fungˇ banˋ eˋ
「紅粄」又稱為紅龜粄、紅龜糕、紅龜粿等,「紅粄」是除夕祭拜天公、阿公婆(祖先),以及迎娶媳婦、作壽、廟會敬神等婚嫁節慶,供桌上常擺放的供品;製作紅粄的模子工具稱為「粄印」,又稱粄模子、粿印、粿模等,粄印上面刻有龜形,龜形中間刻有壽字,係取龜長壽之意,所以「紅粄」又稱為「紅龜粄」。
客家人還有一個傳統習俗,就是如果當年家中有添男丁,就會在農曆的十月十五日下元節「祭天公」時,打上一斤的新丁粄來感謝老天爺賜予家中男丁,在這個時候所使用的紅粄就叫做新丁粄,不過確切的日期有時因地而異。
另外和新丁粄類似的為桃仔粄,和新丁粄一樣,是在祭祀天公的時候使用,不過桃仔粄是將烏龜的粄紋改變成為壽桃的粄紋。烏龜的粄紋原本是在老人家做生日的時候拜祭天公用的,桃仔粄則是因為慶祝家中今年生女孩。
客家紅粄 – 造型精緻,內餡有有甜香的豆仔餡,一口咬下,微甜與餡料的香氣,瞬間喚醒味蕾的深層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