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柿 仔 gaˊ ki+ er
假 柿 仔 gaˊ ki+ er
假柿子 gaˊ ki+ er(四線)「假柿仔」又稱「假喜仔」、「發包仔」,在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是以前客家人在過年前就會開始準備的年節點心,在客人來家中聊天時請客人吃。這種粄因顏色、型狀和柿子近似而得名,其實是發粄的近親,製作及材料和發粄完全一樣,差異在發包仔放更多的紅糖以及發酵的時間較短(視天氣而定),粄脆較乾,蒸製時是將已發酵的粄漿抓一小塊搓成一個個如柿子大小,直接放在鋪好玻璃紙的鍋撩仔面頂蒸,大約半個鐘頭左右便成了如柿子般隆起的「假柿仔」,可以放置很長的時間。
暫無影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