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 粄 tiam banˊ
甜 粄 tiam banˊ
過年除了蒸「甜粄」(年糕)、「紅豆粄」、「鹹甜粄」,新年期間最重要的粄,自然是甜粄,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年糕。它的製作方法和成品與一般的年糕並沒有特 別不一樣的地方,只是甜度高了許多,這與客家人口味重有很大的關係。相類的甜粄,含有吉祥喜氣意義的粄還有:紅豆粄、鹹甜粄、發粄等。
鹹甜粄配料中除了香菇、油蔥、肉丁、蝦米以外,許多家庭蒸製的鹹甜粄還加入了豬油渣,這種炸豬油剩存的食品,原是窮困年代客家人節儉的產物,卻因料理得 宜,漸成為客家式的一道美食。有些人蒸製鹹甜粄時放入這項配料,主要是為了增加香味。
臺灣客家人過年吃「甜粄」討喜氣,跟日本人過新年習慣將供奉神明的年糕跟肉、菜一起¬煮成「雜煮」,一樣有討吉利的意思,部分地區或以煮食蕎麥麵,來祈福和添壽。或者,像俄羅斯人在年夜飯喝著象徵熱辣新年的伏特加,或端上寓意幸福的「餡餅」與家人一起分享。中國北方過年時也有類似的傳統,在圍爐時煮上一大鍋形狀如元寶般的餃子,以吃進來年的好運勢、好福氣。
暫無影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