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名稱:衛生筷!!衛不衛生!!
二.活動類型: ■主題活動 □ 實務或宣導活動
三.活動時間及地點:教室;109.05.16
四.活動計畫與目的:
1.能了解竹筷子產生的環境危害。2.竹筷子對身體的傷害。3.能減少使用竹筷子。4.落實綠色學校之生活面向的「生活再利用」目標。5. 能發揮創意利用竹筷子製作科學玩具。6.建立環保行為,自行攜帶環保餐具。
五.活動內容:
利用自然課程中說明竹筷子產生的危害問題,並將家中不要的竹筷子以自然課程中槓桿原理課程製作投石機。九年級自然課程中的槓桿原理,利用施力 X 施力臂 = 抗力 X 抗力臂的應用,融入環境教育議題--竹筷子衛不衛生,讓學生從科學理論中能夠做中學,又能對環境保護有更正確的觀念1.透過投影片教學,台灣一年從東南亞進口39億雙的衛生筷,這些衛筷利用二氧化硫漂白,由於竹子有許多維管束,會讓二氧化硫殘留在上面,衛生筷遇水會使二氧化硫變成亞硫酸(也可以提到酸雨的主要物質也是亞硫酸)致癌物,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使用完的竹筷造成大量垃圾,燃燒會造成溫室氣體增加。為環保減少衛生筷使用,自備環保餐具。2.利用時間收集親戚或鄰居家中使用過或未使用的衛生筷。3.講解阿基米得設計投石車時如何利用槓桿原理,以竹筷和學生的創意製作竹筷子投石車,自然老師從旁協助指導學生製作。3.竹筷子投石車製作完成後,請同學參加投準比賽。4.結束活動,再次宣導衛生筷對環境的破壞與對身體的傷害,拒用才能減少傷害,多使用自備環保餐具,既健康又環保。5.請學生將衛生筷衛不衛生的學習單製作完成後繳交。
六.參加人數:共計100人
七.活動效益:
成果描述:
1.學生能說出使用衛生筷會影響身健康。
2.衛生筷不能回收會造成環境汙染,增加垃圾,造成溫室氣體增加,加速全球暖
化。
3.使學生能了解科學原理又能廢物利用製作好玩的自然科玩,達到寓教於樂的效
果。
4.使學生養成好習慣,能自備環保餐具,減少環境危害。
實施心得:
本身是一位自然老師,也是學校環境教育指定人員,看到學生訂便當時常常使用竹筷子,或是到觀光地區也常常看到竹筷子的使用,有感竹筷對日常生活中對我們造成的危害。於是藉著自然課讓學生知道使用竹筷的壞處,也讓學生回去影響家人,正好自然課有講到酸雨和槓桿原理,於是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知道科學原理和竹筷對環境的危害,一舉兩得。活動過程中,學生都非常認真的參與,會動腦筋使投石車頭的更準,學習單也很用心填寫,令我感到欣慰。
學習者心得:
林同學:沒想到台灣一年要用掉這麼多衛生筷,製造這麼多垃圾。
黃同學:衛生筷如果是用二氧化硫漂白,在水中會溶出亞硫酸等的致癌物。
吳同學:筷子裡的小猴子(那是維管束)真可怕,會讓不好的東西跑到身體裡,也會
讓地球發燒更嚴重,所以要記得帶餐具。
蔡同學:做竹筷投石車真有趣,我們這組得到冠軍~耶!!!
林同學:以後要養成外食自備衛生筷的習慣,到國外玩也要自備筷子喔,因為有些
業者會把竹筷回收再利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