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無痕山林』運動

1.活動名稱:推廣『無痕山林』運動

2.活動類型: ■主題活動 □ 實務或宣導活動

3.活動時間及地點: 106.10.07;學校中庭

4.活動計畫與目的:

1.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的觀念。2.協助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3.透過環境倫理與登山教育的深化,減少山林的衝擊。4.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技巧。

5.活動內容:

邀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吳崇旗教授到校推廣『無痕山林』運動的概念,吳教授透過生活小故事,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無痕山林』的理念,引導學生們是思考對大自然應該有的保護觀念及技巧,更透過賓果小遊戲讓學生經由互相討論完成作業,加深學生對『無痕山林』運動的概念,經由這些推廣運動,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的觀念,協助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也希望學生將『無痕山林』運動帶回家中,影響家中長輩,在登山或旅遊大自然的同時,能將走過,看過,不留下痕跡,保有大自然最原本的樣貌,減少人為帶來的破壞。

6.參加人數:共計 430人

7.活動效益:

成果描述:

1.學生對『無痕山林』運動有更多的認識。2.透過講師提供的講義讓學生了解『無痕山林』七大準則。3.學生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期望學生能落實於生活當中。

實施心得:

『無痕山林運動』主要在提醒我們應對所處的山林環境善盡應有的關懷與責任,以儘可能減少衝擊的活動方式與行為,達成親近山林的體驗。這些減少環境衝擊的方法,適當地運用這些山林中的活動準則,可以能讓喜歡戶外的民眾,在享受自然生態之美的同時,亦能減少因活動所對自然環境、野生動植物及其他使用者所造成的衝擊。

學習者心得:

1.在山上看到鳥類,最好的觀賞距離居然是以小指頭能遮住鳥的身影為最佳觀賞距離,才不會驚動鳥類。

2.果皮雖然會被分解,也不要丟在山上,無痕山林的好風景才可以被保護。

3.登山者應行走在既有步道,以避免捷徑的產生造成土壤的沖刷。

8.佐證照片及說明:

說明:學務主任介紹講師

說明:屏科大教授吳崇旗自我介紹

說明:以小故事帶入無痕山林主題

說明:學生認真餐與宣導活動

說明:請學生宣讀『無痕山林』七大準則

說明:講師說明LNT賓果遊戲

說明:學生集思廣益討論熱烈

說明:填滿賓果表上的空格

說明:繼續努力填滿表格

說明:講師演講內容能吸引學生

說明:進行賓果遊戲中

說明:講義內容支持『無痕山林』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