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受訪者:邱聖翔、許振耀、蘇芳儀
學生主持:佟苑如、蔡宗佑
協助場控:連育平
剪輯:李易蓁、林芃均
海報:林煜軒
文宣:蘇俊誠
本集帶你走進熱鬧的廟埕廣場,聽嘉賓分享這裡如何融入當地生活、成為文化交流的熱點!從廟埕的歷史、美食到吸引年輕人的特色,他們還討論了現代化對廟埕的影響,讓我們重新認識這片充滿人情味的公共空間!
台南市中西區是全台灣廟宇密度最高的地方,廟宇分布在大街小巷中,成為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場域,不僅是支撐著周邊社區居民的信仰與心靈支柱,同時也是街坊鄰居閒話家常、嬉戲打鬧、聯繫感情的好所在。廟前空間也在這些活動中,見證了無數家庭的溫馨時刻,伴隨著時光流轉,滄海桑田,留下了豐富的回憶,並承載著社區情感的點點滴滴。
本次訪談的三位長輩分別在主祀保生大帝的開基開山宮,以及主祀關聖帝君的八吉境道署關帝廳附近長大,兩座廟宇都位於台南市中西區內。開山宮可溯源至隋朝,陳稜攻打流求曾登陸於開山宮前,故後感念陳稜而建廟,後於荷治時期迎奉白礁慈濟宮保生大帝來臺祀於將軍祠。八吉境關帝廳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為台灣巡道署官吏祭拜關帝而建造之廟宇,以區別明鄭時期所建的祀典武廟,故亦稱道署關帝廳,後經拆遷並改建於現址。
在錄製節目前,我們藉由簡單的破冰遊戲與長輩互相認識,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氛圍,也讓彼此更加熟悉與親近。隨後的訪談環節中,長輩們回憶起年少時的生活點滴,分享了四、五十年前的故事,像是在廟前廣場玩耍的情景、南美里中的日常趣事,彷彿使人踏入了時光隧道,一同穿梭到了廟前空間經歷當時的風貌與情感。同學們也分享了自己對於廟前空間的所見所聞,帶入自身的經驗並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
在這樣的互動中,青銀雙方都獲得了豐富的收穫,年輕人更加珍惜長輩們的智慧與經驗,而長輩也感受到年輕人的熱情與好奇,此次PODCAST錄製的交流拉近了學生們與長輩間距離,抱持著相互理解與尊重的態度,讓彼此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並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