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主持人:鄭淑惠 老師
社區受訪者:張美足 大姐
學生主持:張善輔
音檔剪輯:高卓庭
單集摘要:錢曉琦
海報製作:高譽庭、鄭紹祺
訪綱&資料收集:吳翰宇
現在的台南跟以前有很多不一樣嗎? 讓我們一起從大家常去的南紡、新光三越開始,到食物、社會氛圍的變化,一起了解台南這座城市成長的足跡吧!
1954年,吳尊賢與吳三連在臺北遊說政府,希望取得紡織業特許權,在臺南的吳修齊則積極連絡臺南士紳,取得資金,共同申請成立紡織廠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核准臺南紡織公司成立,也就是現在台南紡織中心的前身。南紡在2014年底,轉型為購物中心南紡夢時代,也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南紡購物中心。因此美足姐說在以前只有上班才會去那邊,不像現在通常是去逛街、看電影。
美術館1館前身為臺南市警察局廳舍(市定古蹟原臺南警察署),與林百貨同為梅澤捨次郎所設計,館舍以古蹟建築為主體,透過古蹟修復再利用,結合周圍空間重新規劃設計,於2018年底完工,以建築修復展、典藏捐贈展和作品修復展與世人見面。美術館2館前身為公11停車場,由石昭永建築師及日本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共同打造,而兩者展廳都經常有許多台南在地藝術家的展覽,同時像一些建築作品,以及台南在地的創作,都會在這邊展出。
原為日本殖民政府下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46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底升格為「臺灣省立工學院」,1971年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美足姐覺得和以前比,現在的成大學生能有像這次podcast的活動很特別也很接地氣,淑惠老師也覺得這樣很活潑但也比較辛苦。
還記得相見歡那天,美足姐因為出了一點小意外沒辦法到,不過我們也和淑惠老師聊了很多台南的過去,像是台南的道路,時常走著走著就可以看到各種不同時代建造的路,雖然有時候需要花點時間才能理解,但是這讓我有一種穿梭在時光迴廊的感覺。
訪談當天,我比較有印象的是聊了很多跟食物有關的主題,像是台南在地人的早餐就和我的早餐很不一樣,他們時常吃粥當作早餐,但我從來沒想過粥也可以是早餐的一個選項,或許下次吃早餐時可以試試看訪談時提到的幾種吃法!
總而言之,這次活動讓我更了解台南,更有「活在台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