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擇診所 戒菸成功門診
助您輕鬆戒菸
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一段470號 04-220 220 61
睿擇診所 戒菸成功門診
助您輕鬆戒菸
台中市北區太原路一段470號 04-220 220 61
睿擇診所 引進
尼古清戒菸噴霧劑(Nicorette QuickMist Spray)
~戒菸有補助呦!! ~~~最新戒菸新利器
即時釋放,快速緩解菸癮獨特創新劑型,提高戒菸成功率快速緩解菸癮: 噴霧作用速度快,能夠即時釋放尼古丁,立即緩解菸癮攜帶方便: 輕巧設計方便攜帶,適合任何場合使用 ...
您算過嗎?若您每天抽2包菸(以每包100元計算....
戒菸1年後可以省下 2x100x7天x4週x12個月=67200元
戒菸10年後可以省下 2x100x7天x4週x12個月=67萬元 耶!!
最重要的是你賺到了健康,保護親愛的家人免於二手菸的毒害!!
一般民眾戒菸最困難之處就是,身旁的人一直抽菸,導致自己怎麼也戒不了菸,所以要"戒" 就找有抽菸的朋友一起來吧!!這樣的成功率才會更高哦!!
戒菸更容易,省錢賺健康
*睿擇診所-有尼古清最新的口腔噴霧劑吸入劑 . 戒菸貼片.口嚼錠 口服戒菸藥必博寧( 1天2粒,戰勝意志力)提供選擇,提高戒菸成功率哦!
*已有多位民眾,戒菸成功,只要吸菸者願意上門求助,由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來幫助您戒菸,本院有信心協助您成功戒菸。
*可選擇口服藥 (1天2粒)戒菸-!輕鬆又無負擔!!
由國民健康局認證戒菸專業醫師諮商加上戒菸輔助藥物比自行戒菸成功率高,更加輕鬆順利愉快。
吸菸對健康的威脅非常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約有800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使用菸品者平均壽命約減少15年。
菸煙中有多種化學物質,其中有93種致癌物及有毒物質,包括尼古丁(具成癮性,會造成血壓心跳上升)、焦油(傷害氣管及肺部組織,造成慢性肺病及引發癌症)、一氧化碳(造成缺氧)、苯(沉積在體內神經組織及骨髓,破壞造血功能)、以及亞硝胺、苯并花、甲醛等一級致癌物。
吸菸對身體的傷害主要整理如下:
1. 吸菸會損害呼吸道黏膜纖毛的清除功能,造成慢性咳嗽及多痰的狀況並且日益加劇。大約八至九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與吸菸有關。
2. 吸菸會引發各種癌症。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高10倍、口腔癌3-10倍、食道癌2-9倍、膀胱癌7-10倍、胰臟癌2-5倍。
3. 吸菸會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並且會影響血脂肪代謝,使得血管粥狀硬化的機率增加,造成心血管疾病產生。
4. 吸菸會造成婦女受孕困難、月經疼痛、不正常陰道出血、子宮內膜炎、子宮頸癌、乳癌等;在男性方面則會影響精蟲活動力,也會導致性功能障礙。
5. 孕婦若吸菸或接觸二手菸,容易造成流產、早產、胎盤早期剝離、子宮感染等狀況。對於胎兒也會造成發育遲緩、體重不足、胎兒畸形、甚至胎兒猝死等影響。
6. 吸菸容易引發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也會使皮膚提早老化。
菸害除了一手菸(吸菸者直接吸入肺部)以外,還包括二手菸和三手菸。二手菸屬於被動的、非自願吸入的環境菸,其中燃燒不完全的側流菸含有更多的致癌物質。三手菸則是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汙染物(會殘留半年以上),附著在室內各種物品、家具及灰塵上,透過吸入灰塵或接觸物品而進入體內,增加罹癌風險。特別是家中幼兒,三手菸除了會影響認知學習能力,也會增加罹患氣喘和中耳炎的可能性。
由上可知,吸菸賠上的不僅是自身,也包含家人的健康。唯有戒菸,才能賺回健康、活得長久。只要開始戒菸,身體就開始逐步恢復健康:
1. 停止吸菸24小時: 一氧化碳排除,肺部開始清除痰液和菸品殘渣。
2. 停止吸菸48小時: 味覺嗅覺改善,肺功能改善,呼吸變得更輕鬆。
3. 停止吸菸2-12週: 血液循環大幅改善。
4. 停止吸菸3-9個月: 減少咳嗽、哮喘等呼吸道問題,肺功能進步10%。
5. 停止吸菸1年: 心臟病發作機會減半。
6. 停止吸菸10年: 肺癌發生機會減半。
7. 停止吸菸15年: 心臟病發作機率降至與非吸菸者相同。
想要戒菸,最重要的就是設下目標,下定決心開始執行。戒菸的第一步就是將所有的菸品、菸灰缸、打火機全部丟掉,避開任何接觸到菸品的機會。戒菸的一大挑戰是要改變這個長期的習慣,當想要抽菸的念頭來襲時,可以採取深呼吸、嚼口香糖、含薄荷糖、運動等等方式轉移注意力;若能建立一個新的健康習慣,也有助於破除舊有的吸菸惡習。
戒菸的另一大阻礙是在於尼古丁成癮性與戒斷症狀(焦慮、精神難以集中、失眠、食慾增加等),主要發生在戒菸的頭幾天到三、四週之間。幸好現在有多種戒菸藥物可幫助降低戒菸時的不舒服症狀與想吸菸的慾望。戒菸藥物可分為尼古丁替代藥物(咀嚼錠、貼片等)以及非尼古丁替代藥物(拮抗尼古丁受體之作用),可至戒菸門診接受醫師評估使用,增加戒菸的成功率。
參考資料 : 衛服部國民健康署戒菸教戰手冊、耕莘醫院網站、中山醫訊網站、台中市政府衛生局無菸家(+)健康家庭宣導手冊。
本文資訊僅供參考,無法取代醫師診斷治療。若有身體不適,建議親自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