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美論大家談的很多, 但似乎沒有人談疑中論, 除了旺報的社論《如何讓疑美疑中黃金交叉》(內容是: 因為川普的某些作為疑美論正在升高, 但疑中論似乎並未下降….) [註1]
對於很多人來說, 這可能是第一次聽到疑中這個詞; 於是我們就想, 既然有疑中, 那為什麼不也談談疑台呢? 今天就讓我們美中台都來疑他一下吧?
一、關於「疑中」
如果真有「疑中」這回事的話, 那是在疑些什麼呢? 從老蔣時代「中共謀我日亟」, 到今天「共軍繞台日亟」, 中共對台的野心從來沒變過; 這有什麼好懷疑的? 怪不得都沒聽過「疑中論」 (旺中難道是懷疑中共可能放棄謀台? 但這和那篇的文旨不合)
既然根本沒有疑中論, 也就沒有什麼「疑中下降」, 當然也就沒有和「疑美上升」黃金交叉的事了。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 旺報的社論其實是一個話術, 透過套用「黃金交叉」這個聽起來很厲害的名詞, 讓大家接受「疑中」的概念——先是懷疑中共真的要攻台嗎? 接著再懷疑, 也許真有什麼方法 (例如不要再剌激他) 能讓中共能對台緩和一些?
在這個脈絡下, 旺報既然成功地在大家心裡「建立」了本來沒有的疑中, 那麼, 相對而言, 大家心裡本來就有的疑美, 理當就被旺中弄得更加興旺了。
二、關於「疑美」
但我們不以人廢言: 凡是真心關心台灣安危的人, 絕不應該把美國的支持視為理所當然: 美國以美國的利益優先, 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美國有一個「重義忘利」的英明領袖, 做為民主國家, 選票也不會允許他徹底「忘利」的。
換言之, 疑美本來就應該是我們的日常。長久以來, 無論是哪一黨執政, 沒有不擔心美國「在想什麼」的——這不是疑美是什麼? 中華民國在台灣76年以來 (76=2025-1949), 從老蔣到現在, 一直都是在每天疑美之中一天天走過來的。
不過, 疑美要「疑」的對; 我們要疑的是: 怎樣讓美國的利益和我們的一致——既不能損害我們的利益去迎合美國, 也不能妄想依靠「盟友道義」或「法律條約」的保障。
這麼一來, 所謂「疑」, 就不是簡單的懷疑, 或情緒的抱怨 (例如老蔣在日記中所顯現的), 或莫名的憂懼 (例如某些藍營朋友每天掛在嘴邊的), 而必須是一種「思考」。
三、關於「美國背棄盟友」
疑美的思考面向很多, 讓我們今天只思考「美國背棄盟友」的三個歷史事件。
美國背棄老蔣
多年的國共內戰之中, 美國一直是支持國民黨的, 到了1949年, 「我軍轉戰千里, 共軍追趕不及」(當時黨報對於老蔣大敗於老毛的描寫) 的時候, 美國就「背棄」了老蔣。
雖然老蔣「播遷來台」了, 但美國是準備進一步放棄他的。當時美國的遠東助卿白德華(W. Walton Butterworth)致國務卿艾奇遜(Dean Gooderham Acheson)的一封備忘錄中曾寫道:「…美國的聲望與一個惡名昭彰的政權綁在一起,震驚我們亞洲的盟友,也樂歪了共產黨」, 可以充分反映當時美國的態度。
美國背棄阮文紹
美國投入越戰, 由1955至1975, 長達20年的時間, 一直對南越政府和前後任總統吳庭琰和阮文紹支持不變。但阮文紹的貪腐程度遠甚他的前任。阮文紹還建立了政黨,通過架空國會,使政治權力極大地集中於政府的行政分支。
其間在美國國內, 也爆發了長達十年的反戰運動, 反戰的理由雖然很多, 但反對美國支持一個超級貪腐政權, 一直是一個關鍵。1973年, 美國終於不得不從越南撤軍; 到了1975年阮文紹被北越徹底打敗, 他終於被美國底背棄。
美國背棄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阿富汗戰爭始自2001年的911事件,當時有高達90%的美國公民支持出兵阿富汗; 美國在 2011 年宣布確認擊殺蓋達組織首領賓拉登後,便開始逐步撤軍,並將多項作戰任務移交給由聯合國建立扶植的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美國雖號稱砸了 1 兆美元在阿富汗,但大多數用於軍事與防禦;真正用到人民身上的,哪怕是物資或急難救助,都不到總經費的 2%,而這其中,被官員貪污掉的更是多不勝數。阿富汗選舉舞弊的狀況也非常嚴重, 2019年的總統大選甚至因為買票而引起政權分裂,有兩個總統候選人同時宣布自己當選並宣誓就職。
直到2021年, 美國不得不從阿富汗全面撤軍, 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結束, 也可以說, 美國又背棄了阿富汗的共和政府, 讓塔利班取得勝利。
四、怎麼還沒有背棄台灣?
歷史的啟示其實非常簡單, 美國根本就不該和「貪腐政權」結成盟友, 除了讓自己陷入「不義之戰」外, 更要背上一個「背棄盟友」的惡名。
事實上, 「背棄」和「盟友」都是老蔣時代的舊思維, 以為國和國的交往是在「交朋友」, 朋友支持不下去了, 就認為他是「背棄」。
做為一個對照,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台灣的76年的「未經背棄」的歷史。
大家都知道, 1949之後, 是因為緊接著1950年爆發了韓戰, 才給了美國介入台海的時機與理由。雖然如此, 卻並不表示美國重新喜歡上國府或蔣介石 (甚至還數度亟欲發動「倒蔣」政變,由他們信任的孫立人取而代之)。
但老蔣面對228清洗後的台灣人, 和之前在大陸的表現不同, 確實展現了控制手段, 成功地「穩定政局」; 雖然獨裁, 又在白色恐怖中侵害人權, 但貪腐並未形成問題, 而以「開明專制」為名, 進行有效的統治。
其間經歷823砲戰, 退出聯合國, 中 (台) 美斷交, 以及綿綴不斷的「黨外運動」, 國府一直認真的「疑美」並調整自己; 小蔣慢慢走向民主, 開放黨禁; 接著李登輝完成寧靜革命, 再經過數次政黨輪替, 終於讓中華民國成為世上第一個未經流血而成功建成的、比民主先進更民主的、新而獨立的國家。
以上, 應該可以簡單的回答「美國怎麼還沒背棄台灣?」這個問題: 一言以蔽之, 就是我們沒有給美國任何背棄的理由和機會, 也可以說, 「疑美」讓我們自立自強, 沒有一刻鬆懈。
五、關於「疑台」
到了今天, 台灣已經是國際新聞中只要講到美國一定會提及的國家; 換言之, 現在是全世界都在幫我們疑美了。
這個時候, 反倒是美國開始「疑台」; 「疑台論」首先是擔心藍白會不會聯手將台灣送給中國, 其次是擔心「送中」不成會不會引發內亂。其實也不用走到那一步, 只要台灣承認「國共內戰」還在延續, 美國在台海的任何作為就變成「干預中國內政」、而完全失去正當性, 這也就等於實質上喪失了台灣這個盟友。
所以, 「兩岸互不隸屬」的宣告, 絕不是故意要「剌激」中共, 而是對美國疑台的、無可逃避的回答。
而大罷免, 由台灣人民直接以行動展開, 則是台灣主動對全世界的「疑台論」的、更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