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螺紋瑕疵檢測技術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INTERNAL THREAD DEFECTS

聯盟成果:內螺紋瑕疵檢測技術 [TWI8259322023]

余征諴博士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鍛造輥軋工程研究中心

各位【連續輥軋智慧成形技術聯盟】會員先進們大家好,與您分享聯盟成果,由聯盟共同主持人許光城教授在 2023年12月11日,取得之台灣發明專利,專利名稱為【內螺紋瑕疵檢測技術】,證書號為【TWI8259322023】。

以下為成果說明:

#成果名稱 : #內螺紋瑕疵檢測技術

螺絲、螺栓、螺帽以及螺釘是常見的固定元件,利用螺紋互相結合,當螺紋出現了瑕疵,如斜牙、螺紋不規則等問題時,會導致螺紋螺合不佳、卡住或是失去螺合之功能。因此,當螺絲、螺栓、螺帽以及螺釘等元件在製造完成後,需要經過螺紋檢測程序,以排除具有瑕疵的元件。常見之螺紋檢測為外螺紋瑕疵或外觀缺陷之檢測,對於內螺紋瑕疵檢測技術尚未成熟,較不容易檢測內螺紋的細微瑕疵或分辨瑕疵類型。

許等人[1]提出一種用於內螺紋瑕疵檢測之機構及方法,透過移軸鏡頭的移軸操作來改變焦平面的位置,以對螺帽的內螺紋取得清晰度較高的拍攝影像,以及解決一般鏡頭無法擷取螺帽之完整內螺紋影像之問題以及檢測較小尺寸的瑕疵。透過移軸鏡頭的移軸操作來改變焦平面的位置,以取得高清晰度的內螺紋拍攝影像,使得內螺紋檢測之瑕疵不受限於產生在牙谷或牙峰,而且可解決一般鏡頭無法擷取螺帽之完整內螺紋影像之問題以及檢測較小尺寸的瑕疵。該延伸平台的旋轉軸與該待測件的中軸同軸旋轉,能夠使該待測件被該延伸平台帶動旋轉時不會產生偏移。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進行瑕疵檢測判斷,例如對螺帽之內螺紋的瑕疵(如毛邊、顆粒及震刀等)進行辨識,檢測完成的待測件被分類收集在檢測合格區域或檢測瑕疵區域。能夠配合實際生產線上進行先進料、後檢測、再出料的一連貫製程,減少檢驗時間以及增加生產效率。

應用該技術,可協助產業透過『內螺紋瑕疵檢測技術』,建立『扣件缺陷檢測技術』之技術能量及相關研究開發之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1] 許光城,林冠宏,許源哲,蔡映鑫,20231211,用於內螺紋瑕疵檢測之機構及方法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INTERNAL THREAD DEFECTS), TWI825932,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2] 連續輥軋智慧成形技術聯盟, 輥軋知識文章, Vol. 2023-12-No1, https://sites.google.com/view/nkustrollforming/%E8%81%AF%E7%9B%9F%E6%88%90%E6%9E%9C/%E6%88%90%E6%9E%9C%E6%91%98%E8%A6%81/patents/all-twi825932

----

Tag: #Fastener, #AOI.

----

TWI82593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