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201812月)

【中心消息】

▲「政大學人與民國」圓桌座談與會學者合照

本中心舉辦「政大學人與民國」圓桌座談

政大是第一個獲准在台復校的國立大學,因應國家建設的實際需要培育人才無數,隨著1949年遷台學者在指南山麓殷勤投身研究,春風化雨,政大學人與民國交織成豔彩異呈的學術錦緞。故此,本中心與政大中文系於2018年11月17日下午假文學院306會議室合辦「政大學人與民國」圓桌座談,追蹤躡跡探討政大學人對於民國文學的拓衍與開創。

主持人車行健教授開場致詞說明《指南薪傳錄──政治大學中文系復校初期師長群傳》撰稿始末,張堂錡主任則深入闡釋民國學人與民國文學的密切關連。第一位與談人陳逢源教授以「高明先生之學術成就」為題緬懷恩師,細數章、黃一系學脈來台後開枝散葉的情況。第二位與談人陳碩文教授講述「追趕希望的鷹──尉天驄老師學思錄」,不啻半部台灣文學史;接著由高振宏教授談「盧元駿與民國」,整理盧老師的學術衍流與課堂二三事。循跡憶舊,春風布恩澤,化雨感師恩,學術薪傳迢代相承,這份政大學人群傳也可成為編寫中文系系史之基礎。座談全文刊登於《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4期。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4期出版

由本中心策劃的《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4期已於2018年12月出版。本期專題為「開明書店與民國文化」,由西南大學邱雪松教授策劃組稿,共發表6篇論文,分別為:李斌〈提供更多真實的中國現代文學圖景──北京大學商金林教授訪談(特稿)〉、姜建〈開明派教育讀物「小品化」追求與「科學小品」運動〉、陳思廣、楊偉聯〈「切實」路 與「平實」風──開明書店與現代長篇小說的傳播接受〉、李雅〈「開明人」、「開明風」溯源及當代影響研究〉、陳瑞祥〈青年往何處去?──《中學生》雜誌對現代青年主體性的構想〉、邱雪松〈大勢與人事:1949年後的開明書店〉。開明書店的存在是民國出版史上重要且精彩的一頁,它涉及了革命史、出版史、知識分子精神史的多重面向,亟待更多元、深入的探討,本專輯的製作,相信對相關的研究可以帶來更豐富的啟示。

「觀念交鋒」有4篇文章,分別是河南理工大學孫擁軍教授針對民國文學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如時間斷代、文學史的寫作等,提出他個人的思考;東海大學林香伶教授探討南社研究的歷史脈絡與當前概況,提供了許多新的訊息;台灣大學黃美娥教授則是觀察了白話新文學、傳統漢文學和通俗小說三者的戰後書寫和場域生態,從中歸納出其與戰前日治文學相互之間或有承繼軌跡,或有斷裂情形,且同時還會有著與中國文學進行嫁接的狀況,遂以「延續、斷裂、嫁接」為題探討其中的複雜關係;四川大學的謝君蘭則是介紹了四川大學成立「中國詩歌研究院」的宗旨和願景,其中的諸多作為與規劃值得其他學術機構參考。

一般論文有4篇。中研院近史所潘光哲的〈胡適的《鏡花緣》研究與現代中國女權思想的建構〉,指出胡適自少年時期即對婦女問題多所關心,他對《鏡花緣》和李汝珍的研究詮釋,正可凸顯現代中國女權思想的脈絡與建構;政大台文所崔末順的〈1950年代台灣文藝雜誌對「五四」的詮釋〉一文,回顧台灣知識界在日據時期接受五四文學運動的樣貌,以及戰後初期有關五四論述的性格,並在此基礎上探討1950年代台灣的文藝雜誌如何看待「五四」;肇慶學院張仁香的〈梁宗岱對「象徵」中國化的新見與貢獻〉則是重新梳理了梁宗岱的審美觀,指出梁氏認為「象徵」不是興味索然的抽象觀念,而是豐富、複雜、深邃、真實的靈境,追求象徵的靈境是梁宗岱一生的詩學理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主體必須具備一種非功利、忘我、無我地與客觀物融為一體的審美態度。此文對象徵、意象、興等概念有清晰條理的剖析;重慶師大楊華麗的〈茅盾與《吶喊》《烽火》關係考──以《茅盾全集》為中心〉從史料辨析的角度,詳細討論《呐喊》與《烽火》的創刊時間、開本、出版週期、出版地、銷售處、編輯人、發行人,以及茅盾此期發表的文章等問題,將有助於對茅盾與《呐喊》《烽火》雜誌的關係有更準確的認知。

此外,本期「圓桌座談」以「政大學人與民國」為主題,邀請政大中文系車行健、陳逢源、陳碩文、高振宏等人暢談政大中文系中渡海來台的前輩學者,包括高明、王夢鷗、盧元駿、尉天驄等,內容豐富,對「民國學」的建構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本刊誠摯邀請各方學者惠賜大作。「觀念交鋒」不超過4千字,正反意見的討論都在歡迎之列;「一般論文」不超過2萬字,長年徵稿,隨到隨審。「專題論文」部分,2019年6月第5期徵稿主題為「民國文學作家與文本的新/再詮釋」,歡迎投稿。

中心成員陳芳明出版新書《深淵與火》

隸屬二二八事件世代的陳芳明教授回望絕情時代,繼《革命與詩》之後,以本書書寫自我救贖的過程。既然畸形權力的氾濫無可迴避,唯一能信任的是自我蒼涼的靈魂,身為浪漫主義者,陳芳明教授在洛杉磯三年多的歲月,正是美麗島之後,各種赤裸裸政治事件逐一發生的關鍵時刻,他隔著海洋瞭望台灣新世代巍然站起走向街頭,其激進思考已具備新生代的視野與氣度,與前十年的黨外運動自然不同。

陳芳明近年來寫了許多冊回憶性散文,本書的時間歷程始於1980年代中期,美麗島受難者逐漸分批出獄,止於1989年,作者以黑名單身分回到台灣。這是作者又一部以抒情散文形式記憶海外十年的苦澀心境與深刻回顧。

中心成員張堂錡出版專書

《邊緣的豐饒:澳門現代文學的歷史嬗變與審美建構》

本中心張堂錡主任長期關注澳門文學,歷經三十年「新文學運動」的澳門文學界已然成功塑造主體性格,建立文學形象,成為世界華文文學不容忽視的風景。本書分為「澳門現代文學的傳統風貌與發展軌跡」、「新世紀/回歸以來澳門現代文學的創作趨向」、「澳門現代文學的海外傳播與區域流動」三輯,從文學作品的審美判斷、文藝思潮的軌跡追索與文學運動的多元觀察梳理其與中國主體文學「不離」、與大陸文學「不即」的邊緣性格。

文末附有澳門現代文學編年大事記(1958-2017)、台港地區澳門現代文學評論資料初編(1985-2017)與台灣文學對澳門作家的影響:澳門作家自述舉隅,可資研究者參考。

中心策劃《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再添三本新著

由本中心策劃、台灣的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的《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

再添三本新著,分別是西南大學張武軍教授的《民國歷史語境與革命文學重新闡釋》、《日記中的抗戰與文學:以三位作家日記為考察對象》,以及澳門詩人黃文輝的《穆旦詩學論》。張武軍的兩本力作,前者共12章,分別探討民國歷史語境下國民黨、左翼、中間黨派的革命文學,透過對國共和中間黨派的革命理念和革命文學的全面檢視,希望能展開對革命文學譜系的重新建構;後者從大文學視野來觀照知識分子的日記,分別是吳宓、葉聖陶、蕭軍三人,探討抗戰時期昆明、重慶、延安三地知識分子們的文學與人生。黃文輝的著作分四章,分別為緒論、穆旦研究綜述、理論篇及創作篇,尤其是理論篇及創作篇最為用心,前者分析穆旦在書信、譯序等文中的詩學主張,後者從慣用語、修辭法具體分析其詩作,相互論證。此一系列叢書將陸續出版,希冀能為民國文學研究的深入日臻新境。

【出版資訊】

《多難興邦》

蔣永敬著台北:新銳文創,2018年4月

本書記述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至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國共內

戰停止的民國史事,以國共問題之探討為經,蔣介石、胡漢民、汪精衛、張學良、毛澤東等人物史蹟為緯,透過《事略稿本》編年大事記的第一手資料呈現內憂外患的政局激盪。書中分為「國民政府從廣州到南京」、「北伐統一後的南京國民政府」、「國共第一次內戰:圍剿、反圍剿、追剿與長征」、「安內成功攘外見效」四章。末尾附上胡漢民、汪精衛、鮑羅廷三篇傳記與大陸學界重評蔣介石歷史地位的文章,有助於了解本書的歷史背景。

自孫中山去世國民黨鬥爭而後分裂,北伐期間不僅寧漢分裂,國民革命軍內戰不斷。此書大量援引蔣介石日記及其他檔案,系統分析胡、汪、蔣分合關係及其影響,對於日本侵略戰事亦有比較分析。

《民國房地產戰爭》

李開周著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18年5月

賡繼《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對房產史的探問,作者泛覽正史、野史、墓誌、方志、契約、文書、信劄、日記、行狀、年譜和詩集,考察民國史與住遷日常交織的文學軼事。

詳實史料佐以冰心、沈從文等民初名家文字,善以「時勢造房東」一類幽默言語引經據典道出房荒、租屋等現象,並歸納投擲炸彈時不可居於市中心,夜半空襲不可住燈火通明處,以及大轟炸時萬不可選電梯公寓等數項鐵則。梁實秋在上海租亭子被殺雞慘叫、烹魚腥羶與升火青煙嗆得無處躲藏,房荒逼仄使徐志摩感到將被前方張著黑沉沉大口的道路吞噬,諸如此類民生大事的細節敘述,透顯出時代背景下文人複雜的內心世界。

《愛國作家林語堂:林語堂政治態度轉變之研究(1895-1945年)》

蔡元唯著,台北:元華文創,2018年8月

本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考索林語堂前半生(1895-1945年)所經歷的心路歷程,從對北洋政府的看法、對南京政府的看法、對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分析林氏何以於1949年之際選擇支持國民黨。1930年代林語堂的政治傾向備受爭議,北洋政府時期他加入語絲社與北洋政府抗爭,國民政府時期他創辦《論語》雜誌提倡幽默小品文,並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深受辜鴻銘的影響,對其思想有所繼承,奠定了不願支持共產黨的基本立場。

作者自中日戰爭期間林語堂發布兩部英文小說尋繹其思想邏輯理路,從中窺得林氏對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三.一八慘案、國民革命軍北伐、南京政府十年統治的理解,更以1944年出版的《枕戈待旦》分析得知林氏早已知悉國共內戰開打,並表態了他的政治選擇。

《她來了:後五四新文化女權觀,激越時代的婦女與革命(1920-1930)》

柯惠鈴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年9月

為梳理晚清到抗戰中國女權發展軌跡,2005年作者出版《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繼以本書,再加上醞釀中的《戰爭中大後方的婦女群像》,作者秉於性別史的關懷企欲書寫近代中國婦女三部曲。近代中國時局裂變,牽動婦女與性別的跌宕起落,本書以婦女與北伐國民革命作為主軸,含括後五四時期,中國女權、婦女解放從風起雲湧的高潮跌至低谷,乃至受到政治撥弄的歷史變化過程,以文化政治作為觀察視角,鋪衍五四女性解放、婦女運動,走進社會,步入國家之後的「異化」過程,尤其關切政黨的意識形態、一黨執政模式以及革命教條與婦女問題間的關聯。作者在1920年代既有婦女史研究中力求突破綰合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賦予婦女研究嶄新面貌。

《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

梁慕靈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10月

本書論證小說「視覺化表述」如何透過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的引入、移植和「模擬」,於上海文壇成為一種重要的想像中國的方法。書中勾勒劉吶鷗自台赴日的學習過程,顯示其於殖民地境遇中形塑的文藝趣味,在與日本新感覺派小說和法國現代作家保爾.穆杭的小說對讀,證成其「視覺化表述」其來有自。穆時英承接劉吶鷗陌生化、異域風情角度,在小說中展現對中國的想像,運用在對上海貧富懸殊、階級分化的視覺描寫更顯其荒誕,脫離殖民主義文學的牢籠,成為本土的東方想像方法。張愛玲對「殖民地凝視」尤為熟悉,以好奇、窺視的眼光觀察傳統中國,把殖民者放到「被凝視的位置」上直視其恐懼和軟弱,揭露他們的真面目。三位作家都拓展出電影想像空間的公共領域,演示現代文學中一種想像的方法,建立新的參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