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201912月)

【中心消息】

中心成員尉天驄教授辭世,哀痛逾恆

本中心成員尉天驄教授12月17日病逝於萬芳醫院,享壽84歲,文化部長鄭麗君特致上哀思與敬意,將呈請總統褒揚。尉天驄教授是台灣文壇重要的拓荒者與傳播者,積極投身台灣現代文學運動,提倡「寫實文學」,熱衷興辦雜誌,主持編務不遺餘力。曾任《筆匯》、《文學季刊》、《文季》、《中國論壇》等刊物主編,著有論著《文學札記》、《路不是一個人走出來的》、《民族與鄉土》;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散文集《棗與石榴》、《回首我們的時代》;雜文集《天窗集》、《眾神》、《理想的追尋》及《荊棘中的探索》等,其中《到梵林墩去的人》於今年重新整理出版。尉天驄教授曾獲巫永福評論獎、金鼎獎文學圖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等獎項,2013年獲政治大學頒贈「名譽教授」。

中心成員范銘如教授出版專書《書評職人:失憶時代的點書》

本書呈現范銘如教授橫跨14年(2006至2019)間,關於文學、時代以及理論觀念等三方面的治學重心,用以平衡其素以議題關懷為主、關聯式的學術研究。第一輯「書評與序」談論該書在作者創作歷程中的位置,或該類型著作中的意義,便於使讀者順藤摸瓜理解作者的創作座標。第二輯「時代現象•觀察」集結年度文學考察,體察與時代氛圍的呼吸起伏,對於重要作家的品評觀察,而今觀之具有史料重量。第三輯「讀寫空間•論述」從旅館、地誌、書店、地方書寫、女性書寫、文學原鄉等角度,論述范銘如教授所擅長的空間與文學主題。書中言未盡意者,以「後話」補之。有溫婉細膩的嘆逝,有大膽辛辣的諷刺,筆法多變,一以貫之的是以細讀評點的敬謹之心,展現對於書評書寫的專業堅持,追憶閱讀裡的無限流光。

民國作家無名氏書法、手稿等捐贈復旦大學圖書館典藏

▲陳思和館長代表接受彭社長捐贈文物

▲無名氏文物史料展覽會場

在本中心張堂錡主任和復旦大學欒梅健教授、陳思和教授的積極聯繫下,文史哲出版社彭正雄社長將其多年精心保存的無名氏手稿、信件、圖書、書法等資料捐贈給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特藏中心典藏。捐贈儀式於2019年11月29日假復旦大學圖書館舉行,現場並布置「無名氏手稿、書信、書法作品等史料展」,彭正雄社長、陳思和館長、欒梅健、張堂錡等人做了發言。陳思和是大陸上最早研究無名氏的學者之一,他細述《無名書》的創作旨趣、手法特色與哲學思想,對無名氏作品的重要性做了詳盡的介紹。彭社長則為老友無名氏的資料有一個最佳的去處感到欣慰,他特別希望日後復旦大學能成為研究無名氏的重鎮。展場布置用心,吸引了許多師生前來參觀,多家媒體也做了相關的報導。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6期出版

由本中心策劃出版的《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6期已於2019年12月出版。本期專題為「民國文學中舊體詩歌的書寫現象與論述」,由中興大學林淑貞教授主持,共發表論文7篇,分別探討了民國詩話、澳門雪社、胡懷琛詩學、郭沫若、魯迅舊體詩及吳芳吉的「民國新詩」理論等議題。一般論文則有6篇,包括台灣、大陸、香港、韓國的學者撰文,析論了作家艾蕪在韓國、「清黨」前後國民黨左派青年的困頓與探求、新文化史上的舊劇改革與梅蘭芳批判、張愛玲對理性的接受情況、魯迅〈范愛農〉裡的革命記憶與革命倫理,以及西川滿〈採硫記〉與《裨海紀遊》的郁永河形象。

為配合作家無名氏的書法、手稿、圖書等文物史料捐贈給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典藏的活動,本期「觀念交鋒」特別刊出捐贈者彭正雄回憶與無名氏交往的點滴,並刊登無名氏佚作〈我的筆名〉,以饗讀者。此外,李怡談「民國文學」研究的幾種可能,張武軍談「民國歷史形態與民國文學敘述框架」,也都值得一讀。

廣州花城出版社策劃出版的《民國文學史論》第2輯共11本,是近年來有關民國文學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期特別刊出書評,指出這套叢書不斷向歷史深處探進的學術價值。本刊下一期的專題為「民國文學/作家的域外流動」,邀請中央大學文學院長李瑞騰教授主持,歡迎賜稿,截稿時間為2020年4月底。

【「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

中央大學文學院李瑞騰院長演講

「民國文學的域外流動」

▲李瑞騰院長講述民國文學域外流動的空間感與時間觀

煦暖的冬陽照拂民國文學課堂,中央大學文學院李瑞騰院長為師生帶來東南亞視角的民國文學域外流動研究。以多元的文學視野、流動的文學史觀、見微知著的研究方法,凸顯在世界華文文學的大範疇下,東南亞區域文學在地性與流動性的特質。

李教授先由東南亞華文文學的空間分布說起,旁及政經情勢與社會關係如何介入文學,輻射出以台灣為中心的世界華文文學版圖。科技發達之故,對於作家的考索只需一行地址,即可透過網路、軟體,追蹤到所有關於其人其事的古往今來,是以他特別提點研究者注意東南亞當地的數位典藏,關切現當代時空架構下的華文文學體系,以及作家所在國對於華人、華文的態度。呈現在作品中,離散第一代的辛酸拓墾,過番渡台悲歌,再到下一代以及往後子子孫孫的代間衝突,其歷史演繹與情感變化之間交織出的特點,值得加以深究。

對於世界華文文學的「區域」思考,李教授從「人的流動」出發,認為只要有人寫作,他的在地性即被凸顯。立足台灣,層層外擴流動場域,1949以後台澎金馬一體,擴及兩岸三地,到東亞、亞洲、亞太地區,最後影響全世界。1982年時報文化公司出版由柏楊主編的《新加坡共和國華文文學選集》套書,一共五本。柏楊找到正值而立之年的李教授,在此機緣下他廣泛閱讀最新的東南亞相關資料,用心編選詩歌、雜文、散文和史料四冊,並寫下極具分量的導論。接著他以鍾文苓、姚拓流動到新馬的編輯和創作事業為例,說明「流動」對當地人才培育帶來的深遠影響;再以金庸和劉以鬯的作品與身世流動為例,說明東南亞的流動場域旁及香港,不容忽視;而鮮少人關注的砂拉越,曾參加康有為公車上書的閩清舉人黃乃裳來到詩巫開墾,至今猶有「黃乃裳街」、「黃乃裳中學」以為紀念;馬來西亞較易被忽略的婆羅洲,已有李永平、張貴興等樹立文學的豐碑。

李教授不斷從時間軸和空間軸歸納作家的流動狀態,以其豐富的東南亞田野踏查經驗說明「現地研究」的重要性與「限地研究」的發展潛力,昭示我們全球移動經驗日漸普遍之時,如何回溯作家域外流動帶來的豐饒文學景觀,綿延著無窮無盡的影響力。


▲李瑞騰院長與課堂師生演講會後合影

【出版資訊】

譯難忘:遇見美好的老譯本

作者:賴慈芸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本書解讀民國時期17部翻譯作品的摩斯密碼,見證晚清以來譯作撩動的世局變革,寄託中文變化史跡於其中:包括古文名家林紓翻譯的第一本中國近代暢銷西洋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梁啟超實踐小說救國的《十五小豪傑》譯作、收入中學語文科補充教材的葉聖陶校注的譯本《天方夜譚》等。作者透過譯筆欣賞徐志摩的傳情方式,領悟章回白話到五四後白話的語言流轉,書中選用的文本樣態繁多,有文言文譯本,亦有文言舞台指示?加上白話對白的雨果戲曲《銀瓶怨》,語種廣及古希臘文、中古義大利文、阿拉伯文,以及近代德文、法文、英文及俄文等。作者考證功力非凡,悉心比對林語堂《瞬息精華》從英文傳譯為中文的各種譯本,像是1940年鄭陀與應元杰的譯本、林語堂故居官網公布汎思所譯的殘稿,並謂為郁達夫譯本。書中並選錄譯本的精彩章節,使讀者領略其歸化或異化之美。

王國維與民國政治

作者:周言

台北: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作者從政治觀點將王國維目為天才預言家,追溯辛亥革命使王氏在學術上轉向國學研究,梳理自張勛復辟至馮玉祥逼宮,從俄國革命到國共北伐等特殊時間點,其書信文章中的深切反省。1913年王國維撰以悼清為主題的「壬子三詩」──〈頤和園詞〉、〈蜀道難〉、〈送日本狩野博士由歐洲〉,充滿亡國之感,其中〈頤和園詞〉渲染滿清滅亡的悲涼,凸顯自己遺老的立場,另有〈詠史〉五首諷刺袁世凱。王國維從流亡日本的清移民群落,融入到滬上移民群落,透過書信常與沈曾植、羅振玉交換意見,他難以認同北大的新思潮,更無法接受北大冒犯清室,故形成遺老群落;書中亦論及徐志摩、曾琦等人的「赤白仇友之爭」。王國維曾上〈論政學疏〉反俄,以其史才、史學、史識,預料國情將「始於共和,終於共產」,誠為讜論。

摩登中華:從帝國到民國

作者:賈葭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從時間感、歷史與記憶出發,全書探討清末民初到1949之前的中國轉型期問題。在梁啟超故居思索「戊戌維新」漸進主義何以失敗,行經大清帝國海關總稅務司等官僚系統的大人物赫德之故居,回首其人洞察中國現代化與民主主義革命之將臨;到段祺瑞政府執政舊址看他爭取戰後話語權等為現代中國的努力,於外交部街溯往晚清及北洋政府時期外交領域的折衝樽俎,這是北京的歷史現場。其他場域像是簽訂《南京條約》的靜海寺銘記國恥,以及民族主義衍至國共兩黨爭相闡述的主題;成都就滿漢之爭與辛亥革命的歷史衍進探討帝國的裂變;南京考察李瑞清和王國維遺民群體無法適應辛亥之變的轉型揭幕,視民國為敵國。作者用心設計每一篇文章如一座建築比興而起,由現場時空還原歷史鼎革的衝突與代價,用以反思自身所處的時代。

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

作者:陳智德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本書從本土與非本土的論述共同構成香港文學本土意識的邏輯性,結合流動與根著的辯證,回顧戰後至2000年代香港文學的核心。作者採取以時代為序,以文學史架構為綱的方式,大量分析文學史料加上文學作品評論。為豐富文學史論的探討架構,除左翼詩歌、反共小說、寫實主義文學、現代主義文學、方言詩歌、自我改造、新民主主義文藝等概念外,本土的自創與解體、香港現實的另一種翻譯與再現,揭示幻象的本土詩學等開創,是作者不間斷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二十年所開展的新議題。書中不但有個別作家和作品研究,也從報刊論析諸多刊物的時代意義和文學史位置,提出「民間載體」的論述角度、「懷舊」在不同時代的意義,以及「反遺忘」論述等,嘗試開展不同面向的文學史論。

民國女力:近代女權歷史的挖掘、重構與新詮釋

作者:柯惠鈴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書中收錄十篇論「女」述事的論文。第一編「喧囂」收錄二篇文章,還原傳主鄭毓秀操作文字企圖遮蔽的自我,媒體關注的盛宣懷家族商門女性權、產之爭。第二編「驚雷」以戰爭為背景,解讀女大學生楊靜遠《讓廬日記》,揭露知識分子在武漢大學的諸般卑屈、犧牲與逝去;探討抗戰時期四川的社會階層、區域空間差異、傳統與現代蛻變的拉扯,使婚姻改革邁開大步;從性別理論與各種新史料,在女性口述訪問紀錄中梳理抗戰經驗的記憶與性別問題。第三編「落定」看蔣宋美齡秉持基督教崇善的道德觀,從事華興學校與振興醫院等社會服務;探討蔣介石日記中的女性觀,以及1950年代外省來台婦女的記憶與歷史書寫。第四編「餘燼」從施存統「非孝」思考五四後中國家庭的變遷,再由性別、出版文化與公眾輿論看近代中國「情」的蛻變。全書深研婦女文化如何滲透進民國歷史各個場域,呈現「性別」視角下新的歷史面貌和解放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