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20186月)

【中心消息】

本中心舉行第三屆全體會員會議,共商未來發展方向與工作計畫

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第三屆全體會員大會合照

本中心於2018年6月20日中午假文學院306會議室舉行第三屆全體會員大會,共同商討未來二年的發展方向與工作計畫。

本中心成員目前共有11位,分別為中文系尉天驄、涂艷秋、張堂錡、張惠珍,歷史系劉維開,台文所陳芳明、范銘如、崔末順、吳佩珍,台史所李福鐘、林果顯。除了尉天驄與李福鐘因事不克出席,其他9位均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中由張堂錡主任針對過去兩年中心的運作情形與成果進行報告,獲得與會成員一致的肯定,並在隨後舉行的下屆主任選舉時獲得同意續任。

張堂錡主任提出未來兩年的工作目標與計畫,主要有三方面。一、學術出版部分:持續出版《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3-6期,發行「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通訊」電子版第9-12期,舉辦「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4-6場,出版《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學術叢書,預計10冊;二、學術活動部分:計畫與中文系聯合主辦「作家‧文本‧詮釋--2019第二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三、學術發展部分:計畫於文學院網站架設本中心的專屬網頁,並與中文系網站聯結等。

本中心在刊物出版上將獲得和碩聯合科技公司贊助經費,未來在學術發展上將能穩定成長,工作計畫推動也能較為順利,相信本中心在學界的能見度與影響力將能因此更為提升。

▲ 4月14日陳芳明教授出席台南大億麗緻酒店贈獎典禮

中心成員陳芳明獲選「當代台灣十大散文家」

本中心研究員、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陳芳明教授獲選2018年「當代台灣十大散文家」,這是由《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邀請李瑞騰等10位學者專家、文化人擔任評委,向陽、應鳳凰擔任公證委員,歷經編輯團隊半年作業的嚴謹評選。第73期並製作「嶄新的世代 多元的思考——當代台灣十大散文家」專輯,由賴芳伶教授執筆〈感傷,強韌而美〉述寫陳芳明教授散文創作成就。

中心成員李福鐘出版專書《世紀中國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本中心研究員、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李福鐘所長2月於三民書局出版新書《世紀中國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這本歷時14年的通史型史書介紹中國共產黨近一百年來之「建國大業」,廓清可辨識的人物和事件脈絡,試圖投射出一個可以理解的、前因後果貫串一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圖像。從新國家的建立、肅清內部與對外戰爭、終結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高潮與低潮、文化大革命,從鄧小平到習近平,臆測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下一步。李所長在書序中自言:「一方面堅持史事的真實性以及內容的可讀性,另一方面又試著兼顧通史的全方位視野與均衡性。」他希冀此書能夠提出比其他同類作品更清晰而統整的對於1949年之後中國史的理解方式。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3期出版

由本中心策劃的《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3期已於2018年6月出版。本期專題為「香港文學與民國」,由香港教育大學陳國球教授策劃組稿,共發表七篇論文,分別為:趙稀方〈「友聯」與《中國學生周報》〉、葉倬瑋〈在兩道夾縫中綻放:《紅豆》編輯格局探析〉、區仲桃〈想像「民國文學」:馬朗在《文藝新潮》中的「民國文學」想像〉、孫瑩瑩〈宋王台、遺民情結與柳亞子《圖南集》的抒情政治〉、王鈺婷〈五四女性文學傳統之傳承與轉化--以台、港《純文學》「近代中國作家與作品」專欄為討論範圍〉、許明德〈感舊與奇情:略論豹翁30年代初的兩部世情小說〉、教鶴然〈民國香港與東北區域間的作家流動及文學活動〉。誠如陳國球教授所言,「民國」對於香港來說,是「既親切又疏離的文化與政治的符號」。透過這七篇論文,從不同角度探索和發明「香港」、「文學」,與「民國」的多重意義,相信對未來的相關研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觀念交鋒」有4篇文章,分別是四川大學李怡教授探討關於舊體詩詞進入現當代文學史的問題;中央大學李瑞騰教授從大學史料的角度介紹了從南京時期到桃園時期中央大學的傑出作家;政治大學歷史系周惠民教授從《事略稿本》等書看蔣介石如何實踐新生活運動,並藉此說明蔣介石的人格特質之一便是能夠堅持;復旦大學欒梅健教授以「開疆拓土,已是完美」為題,詳細介紹了范伯群先生對通俗文學研究的重大貢獻。

一般論文有5篇,篇篇精彩。東華大學須文蔚、顏訥的〈朱乃長以翻譯建構現代主義小說文論研究--以《文學雜誌》時期翻譯作品為例〉,鉤沈史料,考證生平,給予朱乃長在戰後西方文藝思潮在台灣的傳播史中應有的地位與評價;清華大學陳惠齡的〈「傾城故事」的改寫、摹寫與續寫--張愛玲/言情、張系國/奇情和李歐梵/懺情的互文共構性〉,對幾個相關文本之間的交叉互文性做了深入的闡明;台北教育大學郝譽翔的〈上海的異質空間:以1920年代的左翼小說為例〉,透過幾位與上海大學密切相關的作家:蔣光慈、茅盾以及法國小說家馬爾羅等,探究1922年至27年間上海大學由法租界遷移到閘北的過程及其背後的歷史意義;四川大學馬睿的〈從[「文學」的出場看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文化指向〉,對五四的文學觀念、範式轉移有清晰的勾勒;中國人民大學付立松的〈兩個反對的朋友--胡先驌與胡適論戰始末考論〉則對新文學運動中不同立場的爭辯做了抽樣性的考述分析。

本刊誠摯邀請各方學者惠賜大作。「觀念交鋒」不超過4千字,正反意見的討論都在歡迎之列;「一般論文」不超過2萬字,長年徵稿,隨到隨審。「專題論文」部分,2018年12月第4期徵稿主題為「開明書店與民國文化」,2019年6月第5期徵稿主題為「民國文學作家與文本的新/再詮釋」,歡迎投稿。

【「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

▲張堂錡老師主持講座

▲與會師生與朱壽桐主任合影

澳門大學中文系朱壽桐教授演講「『漢語新文學』學術概念的背景」

本中心第11場「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於4月10日午後,由澳門大學中文系朱壽桐主任帶來新著《漢語新文學通論》履臨政大,與「民國文學專題:作家與文本」師生圍擁百年樓綠意,以「『漢語新文學』學術概念的背景」為題漫談文學研究方法論的建構。覺察「中國現代文學」英譯為「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置放文學天秤產生迥異的感覺結構,「modern」譯成「摩登」使「此在性」更出色。依違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幾組名詞之間必也正名,他闢建「漢語新文學」以鬆綁國家板塊、政治地域對新文學的制約,使漢語審美表達的規律性覓得歸宿感。 ▲張堂錡老師主持講座

考論「新文學」概念的歷史內核,除陳獨秀、胡適,朱主任上溯1906年《申報》一篇文明戲劇評已言及。1929年朱自清在清大講授「中國新文學研究」,周作人在輔大演講「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新文學」的概念被魯迅等倡導實踐沿用不輟,1935年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印製《中國新文學大系》即體現此一歷史認同。繼之分析中國文學專史書目的題名與學科演化脈絡,建議應不分畛域以「漢語」寫作歸向五四作為核心所建立的文化倫理。

朱主任以「漢語新文學」彌補國族文學的概念,編撰《漢語新文學通史》(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漢語新文學倡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集中討論,避免在國家、政治歸屬的意義層界定海外寫作者。國學大師程千帆與高足程章燦合著《程氏漢語文學通史》引起對「漢語文學」高度關注,顧彬認為以原籍判定作家的身分和地域歸宿極不合理,取其身分證或護照作為判斷更顯粗劣,朱主任列舉詩人傅天虹、小說家白先勇、嚴歌苓俱以證之。他也認為不必過分憂心去中國化,漢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歸屬感毫無疑問地屬於中國。當年胡適曾讚許周策縱等人組織的白馬文藝社為「中國的第三文藝中心」,此「中國」已非明確的國體概念,而是漢語的「言語社團」。

演講後,朱主任悉心答覆同學圍繞著「華語語系文學」、國際學術環境、舊體文學研究的各類提問,勉勵後進以有力、有效、有準備、有意識的整合,處理內涵齟齬且外延含混的碎散概念,展現漢語文學研究的悠久歷史與輝煌積累,躋升世界文學研究的學術格局。

【出版資訊】

《民國時期曲學文獻整理研究》

陳美雪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7年11月

作者先論略民國以前曲學文獻整理概況,再自民初胡適等新文化運動者與以劉師培為首的國故傳統學者治學分歧發軔,總述民國時期曲學文獻於文本整理編輯、編輯工具書的豐碩成果,再考評素受忽略六位學者之成就。

王國維於確立學者治學模式、充實曲本數量、奠定戲曲目錄規模居功厥偉,《曲錄》是第一部綜合性戲曲目錄,作者細論二卷本與六卷本殊異以考其增刪,亦客觀評論王氏誤謬。任中敏編輯《散曲叢刊》、《新曲苑》,整理散曲書目和作家;鄭振鐸撰寫戲曲文獻題跋,編輯《古本戲曲叢刊》致力保存文獻;盧前在抗日最劇時校訂刊刻元明人散曲集,編輯《元人雜劇全集》誠屬可貴;隋樹森校訂元散曲選集、編纂《全元散曲》,建構元散曲理論卓有創見;傅惜華撰寫戲曲書目提要,精詳完備。曲學研究在民國學者戮力下成為新興學科,系統化整理文獻大幅提升曲學價值。

《魯迅在東南亞》

王潤華、潘國駒編著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7年12月

本書以新馬為主要核心,集錄53篇東南亞魯迅學研究。除原已考掘的華語文學與學術影響,蒐羅紀念魯迅的詩詞、小說散文創作影響例證、馬來文及印尼文的翻譯,梳理魯迅跨越種族和語言對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等非華文作家的影響,彰顯未嘗踏足其地依然對東南亞左派社會、文化與政治啟發深遠。

時序起自1930年3月19日署名陵於星洲日報野葩發表文章,迄至2016魯迅文化論壇暨國際研討會王潤華與莊華興發表的兩篇論文,作者籍地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中國大陸,總計26人。

總體而觀,此書從社會歷史與文化環境考察魯迅在東南亞的傳播與接受,史料含括歌頌魯迅的歌曲、左派社會運動報章報導、公私立中學華文教科書等,亦從比較文學切入印尼左傾作家普拉姆迪亞、越南作家南高在作品藝術、主題、人物、農村敘述等與魯迅相似度之研究,文末並附魯迅與東南亞的相關專著與單篇論文、翻譯出版品及大學學位論文。

《1943:中國在十字路口》

周錫瑞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年2月

本書聚焦於被中國現代史主流敘事忽略的1943年,書中透過分析蔣宋美齡訪美、新疆回歸、與英國簽訂香港主權的新約、司法黨化、蔣介石出版《中國之命運》、延安「整風運動」、國民黨最高層發動憲政運動、重慶通貨膨脹、河南大饑荒、日偽統治下的華北基督教聯合組織、法國統治下的廣州灣與開羅會議,這一連串事件或空間將1943年導向抗戰史轉折分歧,國民黨在命運的路口錯失建立有效統治的機遇,最終影響了中國的走向。

2013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工作坊確立主題與組織架構後,與聖地牙哥分校碩博士生分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柏克萊分校、史丹佛大學與胡佛檔案館尋索史料而成此書。書中對淪陷區的歷史著墨不多,主要關注中共在延安、太行山地區的活動,或有視閾囿限之憾,然寄予國民政府的希望與失望,在林語堂的重慶觀察、巴金小說《寒夜》裡的汪文宣與艱險萬難過廣州灣的凌叔華,以及北京獨立牧師王明道、香港演員吳楚凡庶民殊相裡所透顯的生活軌跡,朗現國家之強大與歷史之局限。

《台灣在民國(1945-1949)——以大陸期刊、雜誌報導所做的研究》

許毓良著台北:前衛出版社,2018年2月

本書由作者升等副教授的著作再次校稿而成,考掘「光復時期」的台灣圖像,理解外省記者、報導人如何看待甫成中華民國新領土的台灣,言及社會、學術時對台灣讚美頗多,但在政治、教育方面指責失之日本奴化也並不少。

梳理此間台灣歷史,意在釐清當今政治、社會、兩岸關係諸多對立現象,亦不乏從藝文上的台灣民謠、現代舞與高中校刊推論出——這是一個地方老百姓對未來衷心期待到不表意見的過程。書中也摘引豐子愷、田漢與歐陽予倩來台見聞。

與前行研究的最大歧異,在以陳儀(1883-1950)、魏道明(1899-1978)與陳誠(1898-1965)三位地方大員的統治作為分水嶺,便於從「政治報導」、「社會經濟專欄」、「旅遊見聞」方面凸顯取自北京國家圖書館與北京大學圖書館民國期刊雜誌史料整理後匯流而出的史觀。

《民國茶範》

周重林、李明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12月

大陸自媒體《茶業復興》周重林、李明由茶博士胡適日記所載軼事觸發對茶文化、茶生活與茶文學的思考,廣集著作、日記、書信,據之闡明陶行知以茶論教育功用,聞一多以茶為物質生活最低標準,梁實秋與程季淑茶牽姻緣茶以盡孝,魯迅南京求學徜徉茶館,北京從公雅好茶座,周作人釐通書與茶、研究與茶的界限,李叔同、蘇曼殊南社兩畸人的茶話傳奇,豐子愷繪茶的意境,林語堂寫茶的幽默,郁達夫記茶的慾望。

茶開展了系譜學,也成為16位以茶入文、以文觀茶民國文人朋友圈的通關密語。時局鼎沸,讀書,喝茶,過小日子,茶維繫社群拓殖思維,使民國大師們摶茶直上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