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本‧詮釋——2019第二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

【會議緣起】

張堂錡

  政治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的「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曾經於2016年5月假政大文學院舉辦了「觀念‧方法‧史料——2016第一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邀請兩岸學者討論相關議題,在當時引起了包括《文訊》、《國文天地》等刊物的注意,也對民國文學議題的深化廣掘發揮了推進的作用。2019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年,對民國文學的研究倡導而言是一個關鍵的年份,於是而有「作家‧文本‧詮釋——2019第二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於2019年4月假政大文學院舉行。

  新世紀以來,「華語語系文學」、「漢語新文學」、「民國文學」等觀念相繼提出,對現代文學的研究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為了激盪新的觀念與方法,促進相關作家、文本研究的全面深入,強化兩岸學術的交流,政大中文系、政大文學院「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四川大學文新學院「中國現代文學文獻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了這次的會議。

  本次研討會的相關子議題有:民國文學作家地位、評價的重論或新解;民國文學文本的重新解讀或深入討論;民國文學史材料的新發現;民國文學思潮的再認識或新觀察;五四運動一百年的回望與反思等。發表論文的學者有四川大學李怡、復旦大學欒梅健、同濟大學朱靜宇、西南大學張武軍、蘇州大學徐國源、國北教大郝譽翔、清華大學王鈺婷、政治大學陳碩文、張惠珍等九位。此外,還特別安排了三場主題演講,由日本國士館大學藤田梨那、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劉福春、政大台文所陳芳明分別提出他們對相關議題的卓越見解,希望借重他們豐富的學識為民國文學的研究開拓更寬廣的視野。論文研討之餘,我們也安排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圓桌座談,邀請四川大學李怡、台大中文系梅家玲、中研院近史所黃克武、台大台文所黃美娥、政大歷史系劉維開,針對「五四與民國」發表他們的看法,在五四運動一百年的歷史時刻,相信透過文學與歷史的對話交流,將能夠迸發出更多有啟發意義的思想火花。冀望這樣的多元設計,加上學者專家的交流切磋,能使現代文學/民國文學的觀念、方法、史料、作家、文本的研究得到更深入、全面的探討,共同為現代文學/民國文學研究的繁榮進步貢獻心力。

  特別感謝本次會議的贊助單位: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和碩聯合科技公司童子賢先生。花木蘭出版社印行一系列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叢書上百冊,又斥資出版《民國文學珍稀文獻集成》叢書第1、2輯共85冊,並不猶豫地贊助這兩屆圓桌論壇的舉行,在出版業並不景氣的今天,只能說他們是有理想性與使命感的文化工作者,其學術用心與成就理應獲得更多的掌聲和肯定。童子賢董事長是台灣成功的企業家,曾為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儘管他的專業是工業科技,但他對人文藝術懷有極大的熱情與理想,長年贊助藝文團體,並對人文理想、特別是文學藝術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情與支持。感念他的贊助,我們將會以更大的努力與成果來回饋。

  最後,我要感謝政大文學院、中文系在行政事務上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艷秋主任、家珍助教、月芳助教及許多研究生的辛勤勞動,讓會議得以圓滿順利的舉行;《國文天地》雜誌社張晏瑞副總編輯願意提供寶貴的篇幅,於5月號製作本次會議的專輯「民國文學作家與文本的新詮釋特輯」,對會議議題的推廣起了很大的作用;《文訊》雜誌社封德屏社長撥冗主持座談,又安排學者參訪她主持的紀州庵,熱心協助的精神令人感動。還有許多位擔任講評工作的學者們,都請容我在此表達我個人深深的感激之意。

  感謝所有為了這次會議而趕寫論文、主持會議、參與座談的貴賓與師友們,也歡迎從大陸、日本及各地趕來政大參加這項以「現代文學/民國文學」為號召的學術會議的學者專家們。我們相信,這次會議的召開,儘管規模不大,但在現代文學發展史上必然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學術意義。一如五四運動的發生,儘管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但其精神意義與文化內涵都讓後來者繼續不斷的詮釋與探掘,相信對民國文學意義的思索與研究也會是如此,不僅在此刻,也會在以後。

【議程】

【與會學者簡介】

涂艷秋

  湖南衡陽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畢業,師從聖嚴法師與羅宗濤先生學習佛法。主要研究為南北朝中國佛教思想史,曾以《僧肇思想研究》獲得中華佛學學術論文獎,又以《鳩摩羅什般若思想在中國》一書釐清第五世紀初鳩摩羅什帶來的新學說,以及對中國思想界的影響。另有相關學術論文五十多篇,近年來著手於《涅槃經》相關研究,並參與中國佛教文學史的寫作計畫,結合了中文系文學與佛的專長,期能為中國佛教思想與文學盡棉薄之力。

張堂錡

  1962年生,台灣新竹人。東吳大學文學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撰、政大華語文教學學程主任、《政大中文學報》主編,現任政大中文系副教授、文學院「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主編(與李怡教授合作)。曾獲中興文藝獎章、中國文藝獎章。學術研究領域以中國現代文學、澳門文學為主,著有《白馬湖作家群論稿》、《現代文學百年回望》、《黃遵憲的詩歌世界》、《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家》、《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等十餘種。

李 怡

  1966年生,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主編學術期刊《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大文學評論》、《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與張堂錡教授合作)等。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現代性:批判的批判》、《作為方法的民國》等,近年來致力民國文學研究,提出「民國機制」等重要命題。

藤田梨那

  原名林叢,生於天津。郭沫若外孫女。1979年入天津外語學院,後留學日本。進二松學舍大學文學系,學習日本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比較文學。文學博士。現任日本國士館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教授、日本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國際郭沫若學會會長。主要著作有《漱石與魯迅的比較文學研究》、《回望故土——尋找與解讀司馬桑敦》、《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跨文化書寫》、《詩人郭沫若與日本》,翻譯著作有《櫻花書簡》、《女神》,並編有《日本郭沫若研究資料總目錄》。

劉福春

1956年生於吉林省前郭縣。198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同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新詩史研究和新詩文獻的收集與整理,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出版有《20世紀中國文藝圖文志‧新詩卷》、《文革新詩編年史》、《中國新詩書刊總目》、《尋詩散錄》、《中國新詩編年史》等學術著作,編有《中國現代詩論》、《新詩名家手稿》、《馮至全集》(詩歌卷)、《紅衛兵詩選》、《牛漢詩文集》、《曹辛之集》、《謝冕編年文集》等。

陳芳明

台灣高雄人,1947年生。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班候選人。曾任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後赴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成立台灣文學研究所,現為政治大學客座教授。從事歷史研究與台灣文學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在大學內開設「台灣文學史」與「文學批評」。著有政論《和平演變在台灣》(前衛)等七冊,散文集《掌中地圖》(聯合文學)、《陳芳明散文精選》(九歌)、《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革命與詩》等;詩評集《詩和現實》(洪範)、《美與殉美》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前衛)、《典範的追求》(聯合文學)、《危樓夜讀》(聯合文學)、《深山夜讀》(聯合文學)、《楓香夜讀》;學術研究《探索臺灣史觀》(自立)、《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麥田)、《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麥田)、《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麥田),傳記《謝雪紅評傳》(前衛)、《台灣新文學史》(聯經)等。

杜潔祥

  1952年生,廣西南寧人。曾任佛光大學人類學系專任講師、佛光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花木蘭文化出版社總編輯、搖籃唱片有限公司總經理、社團法人台灣視障協會秘書長。學術專長為佛教文獻學、學術出版編輯。

李瑞騰

  1952年生於台灣南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及商工日報副刊主編、文訊雜誌總編輯、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台灣文學館館長。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長(台灣)。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晚清文學思想論》、《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你逐漸向我靠近》,詩集《在中央》等。

許俊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任該系教授兼系主任。著有《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瀛海探珠──走向台灣古典文學》、《低眉集:台灣文學/翻譯、遊記與書評》、《足音集:文學記憶‧紀行‧電影》等22種,單篇論文有〈重寫魯迅在台灣的迴響:關於殖民地時期台灣文學與魯迅的評述〉、〈日治台灣「小人國記」、「大人國記」譯本來源辨析〉等。編有《王昶雄全集》、《黎烈文全集》、《翁鬧作品選》、《台灣小說‧青春讀本》、《全台賦》、《台灣日治時期翻譯文學作品集》等。

封德屏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長期主編文訊雜誌,曾主持《台灣文學年鑑》、《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張秀亞全集》、「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台灣文學期刊史編纂暨藏品詮釋計畫」等編纂計畫。曾獲中興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工作獎、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編輯獎、金鼎獎特別貢獻獎。著有散文集《美麗的負荷》、《荊棘裡的亮光——文訊編輯檯的故事》、《我們種字,你收書:文訊編輯檯的故事2》;學位論文〈台灣地區年鑑編纂體例與分類之研究〉、〈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

欒梅健

1962年生,文學博士,江蘇常州人。歷任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大學和澳門大學客座教授。現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著作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前工業文明與中國文學》、《通俗文學之王——包天笑傳》、《雅與俗的變奏》、《安那其的家園——巴金》、《雨前沉思——余秋雨評傳》、《民間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等十餘部。主要學術職務有上海通俗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等。2013年獲「中國當代優秀評論家」獎。

王鈺婷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曾獲府城文學評論獎、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助等。研究領域為戰後台灣女性文學、台灣現當代文學、散文研究、台港文藝交流。著有《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2012)、《身體、性別、政治與歷史》(2008);並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艾雯》(2013)、《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鍾梅音》(2014)。論文散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台灣文學學報》、《現代中文文學學報》、《ジェンダー研究》、《韓中言語文化研究》等期刊。

陳碩文

  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曾獲科技部補助於法國國立東方語文學院訪學與博士後研究。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小說、報刊文化以及晚清民初翻譯文學。學術著作曾刊於《漢學研究》、《編譯論叢》、《東亞觀念史集刊》、《政大中文學報》等。

朱靜宇

  文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比較文學教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比較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中外文學關係研究、歐美文學研究等。出版有《王蒙小說與蘇俄文學》(台灣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中國當代作家與外國文學》(上海文藝出版社,2018年)等專著和《維生素C:主要的營養素》(1994)、《積極思維的力量》(1996)(台灣業強出版社)等譯著,在《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作家評論》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有「西方文庫‧家庭(學術)書架」(英漢對照本)叢書(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教育出版社)共31部。

張惠珍

  1967年生於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小組編輯,目前任教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專長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台灣現當代文學。講授中國現代小說選讀、大陸當代小說選讀、台灣文學選讀等課程。專書著作有:《異國文化與現代體驗:晚清文學中的跨界旅行》(2012);期刊論文有:〈性別、國族與現代性:晚清小說《女媧石》、《月球殖民地小說》的烏托邦想像〉、〈紀實與虛構:吳濁流與鍾理和的中國之旅與原鄉認同〉、〈晚清小說《新中國未來記》、《新石頭記》的大旅行敘事與新中國想像〉、〈三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汪曾祺新中國小說中的歷史敘事與人物群像〉等。

郝譽翔

  台灣大學中文博士,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系教授。著有小說《幽冥物語》、《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初戀安妮》、《逆旅》、《洗》;散文《回來以後》、《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衣櫃裡的秘密旅行》;電影劇本《松鼠自殺事件》;學術論著《大虛構時代——當代台灣文學論》、《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曾獲金鼎獎、中山文藝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等。

徐國源

  1965年生,江蘇宜興人,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兼職有《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寫作學會副會長等。2009-2012年任蘇州大學傳媒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當代文化與媒體傳播、民間文化研究。著作有《典範轉移:中國大眾文化的出場視域》、《中國朦朧詩派研究》、《文化詩學與城市審美》(主編)、《豐子愷傳》等12本,發表論文100多篇;專著曾多次獲各類學術成果獎,2017年獲 「首屆中國十佳當代詩人獎」等。

鄒欣星

  1981年生,女,漢族,湖南漣源人,文學博士,蘇州大學文學院2012級博士生,蘇州大學民間文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媒介文化。

張武軍

  1977年生,現為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重慶中國抗戰大後方中心教授。2014—2015年,在政治大學以「民國歷史與抗戰文化」為題進行訪學交流。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從階級話語到民族話語——抗戰與左翼文學的話語轉型》、《民國語境與左翼文學民族話語考釋》、《魯迅研究》、《孩子應該讀的魯迅》、《中國現代文學的巴蜀視野》等多部,主持各種資助專案10餘項。近些年來主要從事抗戰文學和文化思潮研究,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

林香伶

  林香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訪問學人、大連外國語大學特聘研究員、貴州遵義師範學院客座教授等。曾任東海大學教學資源中心主任、《東海中文學報》主編、教育部中區中文寫作中心主持人等。學術專長為南社研究、中國文學史、古典詩詞、近現代文學、敘事理論與文學、詩話學、俠義文學等,著有《反思.追索與新脈:南社研究外編》、《南社詩話考述》、《南社文學綜論》、《以詩為劍——唐代遊俠詩歌研究》等,主編《論文寫作不藏私——文史哲教授通通告訴你》、《借味.越讀-—時光地景大度山》等。

須文蔚

  台北市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教育部「普及偏鄉數位應用計畫」推動辦公室主任。曾任《乾坤詩刊》總編輯、《創世紀》詩雜誌主編,創辦網站「詩路」,東華大學研發長、共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曾獲國科會甲種獎助、中國文藝學會優秀青年詩人獎、詩運獎、創世紀詩刊詩獎、五四獎(青年文學獎)、中國文藝協會獎章(文藝評論獎)、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教育部資訊志工傑出團隊金質獎。著有詩集《旅次》、《魔術方塊》,論述《台灣數位文學論》、《台灣文學傳播論》;編撰有報導文學《那一刻,我們改變了世界》、《台灣的臉孔》、《烹調記憶》;編有《文學@台灣》、《公益的活水:台灣社會企業的理論與實踐》、《全球化下兩岸文創新趨勢》、《報導文學讀本》(合編),及多種現代詩選。

鄭怡庭

  美國華盛頓聖路易市大學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中國文學與比較文學博士。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兼教務處研究生教務組組長。研究領域為晚清小說、晚清翻譯小說、北美漢學。最近出版論文包括研究晚清福爾摩斯翻譯小說 (〈「歸化」還是「異化」?―: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三部清末民初中譯本研究〉;林譯哈葛德小說(〈哈葛德小說She兩部晚清譯本―《長生術》與《三千年豔屍記》―研究〉)。

張雙英

  東吳大學中文系、政治大學中文所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系碩士、亞利桑那大學東方研究系博士。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主任秘書、學務長,美國密西根大山谷大學交換副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客座教授,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暨漢語文化與文獻研究所所長;現為政大兼任教授。著作有:《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緣研究 : 從「文字」到「抒情」與「批評」》、《現當代西洋文學批評綜述》、《西方視域下的:字源、語文、文學與文化》、《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1988-1996》、《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等十多種。

劉秀美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秘書長、《中國現代文學》主編。著有專書《山海的召喚—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從口頭傳統到文字書寫—台灣原住民族敘事文學的精神蛻變與返本開新》、《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火神眷顧的光明未來、撒奇萊雅口傳故事》、《宜蘭縣大同鄉口傳故事》,以及〈日治時期台灣賽德克亞族祖源敘事中的根莖流轉脈絡〉(《成大中文學報》,2018.3)、〈幸福空間:從《老鷹,再見》看移動的聖山象徵〉(《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16.4)、〈空間移動下的想像與認同—張系國小說中「地方」意義的形塑與轉折〉(《現代中文學刊》,2015.6)、〈位移的南方、想像的鄉愁—張系國七O年代小說的故土情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14.4)等數十篇。

石曉楓

  福建金門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現為該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及中國現當代文學。著有論文集《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白馬湖畔的輝光──豐子愷散文研究》;散文集《無窮花開──我的首爾歲月》、《臨界之旅》;評論集《生命的浮影——跨世代散文書旅》;另與凌性傑合編《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創作曾獲華航旅行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

張雪媃

  政治大學中文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亞洲研究系中文碩士,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中國語言組講師、紐約州立大學奧伯尼分校東亞系助理教授,現任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天地之女——二十世紀華文女作家心靈圖像》(台北:正中書局,2005)、《當代華文女作家論》(台北:秀威資訊,2013)。

周惠民

  政治大學歷史系、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後,負笈德國佛萊堡大學攻讀歷史,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帝國主義,曾在愛爾蘭停留研究。返台後任教於政治大學歷史系。曾任政大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現任政大人文中心主任、政大華語文中心主任暨政大出版社總編輯。教授世界史、文化史相關課程多年。著有《德國史》、《愛爾蘭史》、《德國對華關係史》、《飲膳佳會:餐桌上的文化史》等書。

梅家玲

  現任台大中文系特聘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文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兼括中國近現代文學、台灣文學與漢魏六朝文學。著有《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九〇年代台灣小說論》、《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等。

黃克武

  美國史丹佛大學歷史學博士。中研院近史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曾擔任近史所胡適紀念館主任、副所長、所長。现任该所特聘研究員、台大與台師大歷史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興趣與專長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對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梁啟超與胡適生平思想有多篇之研究作品,撰有六本專書、編輯10餘本專題論文集。曾獲教育部「學術獎」(2015年)。

黃美娥

  現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台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其他相關論文數十篇;主編《張純甫全集》、《日治時期台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魏清德全集》、《台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1945》、《台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1603-1945》等書。曾獲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當選台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並任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

劉維開

  1955年生,籍貫山西省盂縣。曾任政治大學出版社總編輯,現任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學術專長為中國近現代史、近代中國政治制度史、民國檔案與史料,以熟稔檔案、精於史料考辨而著稱,是最早閱讀和利用《蔣介石日記》進行研究的學者。著有《羅家倫先生年譜》、《蔣中正與民國軍事》、《影像近代中國》、《蔣介石的1949:從下野到再起》等專書。

【大會組織】

主辦單位:政治大學中文系

     政大文學院「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

     四川大學文新學院「中國現代文學文獻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文訊雜誌社、文史哲出版社、

     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國文天地雜誌社

贊助單位: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和碩科技公司童子賢先生


總幹事:張堂錡、涂艷秋

秘書組:吾家珍、張月芳、呂悅慈

議事組:黃月銀、張天馨、林軒名

接待組:張惠珍、黃璿璋、黃子玲、吳芊儀

文書組:黃佳雯、葉爾珈

總務組:汪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