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201712月)

【中心消息】

▲陳芳明榮退,童子賢成立人文講座(照片:民視2017年6月新聞報導)

陳芳明教授榮退,政大舉辦研討會展覽手稿

本中心研究員陳芳明教授今年屆齡退休,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於6月9日假社資中心數位展演廳舉辦「陳芳明榮退研討會暨人文講座成立座談會」,邀請台灣文學領域學者發表多篇論文。陳芳明在教學、批評、時事關懷、台灣文學推廣與研究等方面深具影響力,會議引發熱烈討論與對話空間。近日更榮獲政大第二屆〈仲尼傑出教學獎〉,2017年11月30日於藝文中心2樓舜文大講堂接受公開表揚,並發表得獎演說。

芳明著作等身,尤以《台灣新文學史》後殖民史觀開創文學史研究新視野,和碩聯合科技童子賢董事長特別為其設立「陳芳明人文講座」,自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以17週講次致力推廣台灣文學史,將其學術影響力延續並擴大。

走過戒嚴、解嚴,陳芳明今年6月出版《我的家國閱讀:當代台灣人文精神》(台北:麥田),觀察文學如何再現台灣社會民主運動的展開、政治改革的翻轉、國際形勢的挑戰與全球化浪潮的衝擊,闡釋女性文學、原住民文化、同志文學等各種文化,以雙元史觀的融合與轉型,探索當代台灣人文精神,實為當前人文學危機的暮鼓晨鐘。

7月出版《晚秋夜讀》(台北:印刻)收錄書序與評論篇章,累計超過20萬字。第1輯以序文類書寫為主,浮躍新生代文學聲腔湧動的喜悅之感,序寫廖玉蕙、王定國等則為作家書寫釐定文學史之錨。第2輯收錄導言與評論類篇章,評介簡媜《我為你灑下月光》之有情,或者為《日曜日式的散步者》紀錄片而寫。縱恁寥落星辰偷負歲月輪轉,陳芳明教授以廣闊閱讀構築的宇宙,將引領吾輩無懼百代匆匆,迎向文學生命的永恆。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2期出版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2期已於2017年12月出刊,全書20萬字,秀威科技公司印行。

為紀念胡適提倡新文學一百年,本期以「胡適、1917與民國文學」為主題,特別商請胡適研究專家、南京大學沈衛威教授組稿,共刊發了沈衛威、李怡、湯志輝、陳捷、朱洪濤、林秋芳等人的6篇論文,分別探討胡適離開北京大學南下,以及平津學人在政權動盪之際的去留抉擇;胡適《嘗試集》與新詩節奏理論的建立;〈文學改良芻議〉文本的思考與修訂過程;研究系主持下的晨報館被焚毀事件,背後所蘊藏五四知識分子的思想分化與精神歧路;顧頡剛如何在新文化語境下看待新舊問題並提出調和主張。

「觀念交鋒」有3篇文章,分別是政治大學歷史系劉維開教授提出他對海峽兩岸關於抗日戰爭歷史論述差異的思考,「八年抗戰」或「十四年抗戰」,還是從1895年台灣同胞乙未抗日起算的「五十年戰爭」,他的見解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的重要研究課題;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賴慈芸教授以著名詩人卞之琳為例,說明戒嚴期間譯作書目混亂的情形;中興大學林淑貞教授指出民國詩話研究在詩學、學術及時代上的意義,這也是民國文學研究框架內必須填補的學術內容。

一般論文有4篇。周維東的〈大文學之「大」〉從藝術史、精神史、思想史、社會史四種視角,試圖澄清大文學史邊界模糊的問題;王玉春的文章針對民國時期報刊雜誌普遍開設的「通信欄」,認為其構建起眾聲喧嘩的民國「朋友圈」,並在很大程度上呈現了民國文學發生發展的歷史語境;趙靜的文章以文本細讀的方式,考證蔡元培的小說〈新年夢〉,揭示其小說觀;值得一提的是欒梅健教授的大作〈論「南社」的地緣性特徵〉,此文針對晚清最大的文學社團「南社」,分析其成員的地域性特徵,而這種特殊的地緣性因素,深刻地影響到南社成員的思想層面與文學風貌,全文觀點史料具備,實為力作。

本期新闢「史料鉤沈」專欄,由著名作家、報人彭歌回憶早年的中華民國筆會,台師大張素貞教授從其相關著作挑選重組成文,既呈現出彭歌先生對筆會工作的理念與成就,也生動紀錄了此一重要文學團體的發展始末,具豐富史料性與可讀性。

本刊誠摯邀請各方學者惠賜大作。「觀念交鋒」不超過4千字,正反意見的討論都在歡迎之列;「一般論文」不超過2萬字,長年徵稿,隨到隨審。「專題論文」部分,2018年6月第3期徵稿主題為「香港文學與民國」,2018年12月第4期徵稿主題為「開明書店與民國文化」,歡迎投稿。

【出版資訊】

《和比戰難?──八年抗戰的暗流》,邵銘煌,台北:政大出版社,2017年9月

本書根據中日珍貴文獻,完整揭開抗日戰爭期間和談秘史的真相。書中指出,開戰以來,上至達官顯要,下至升斗小民,希望和談者大有人在,只是國難當頭,言和形同賣國漢奸,少人敢公開倡議,即使如此,仍有許多憂慮國家前途者想方設法要與敵方代表試探和談的可能,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出走國境之外,公然唱和,最終走上不歸路。從公開檔案中,還可以看到蔣介石、孔祥熙、何應欽、張群、陳布雷、戴笠、張季鸞等要人,也都直接或間接涉及秘密和談活動。作者認為,假如抗戰是一道洪流,和談則是一股潛伏的暗流。作者邵銘煌為政大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副教授,鑽研民國史和國民黨史多年,專門講授民國史檔案和影像專題課程,另著有《台灣人民與抗日戰爭》、《錢大鈞隨從蔣介石的日子:解讀蔣介石抗戰前後之密令手諭》等專書。

《我所知道的名人往事:《大人》雜誌精選》,沈葦窗原編,蔡登山主編,台北:釀出版,2017年9月

史料研究者蔡登山自沈葦窗於香港創刊的《大人》雜誌精選出12篇文章與10幀精選圖片編成此書,內容涵蓋藝術大師齊白石、張大千、溥心畬,民國名人杜月笙、宋子文、戴笠、蔣夢麟,戲曲大師梅蘭芳、影視名伶阮玲玉等民國珍稀史料,文末收錄《大人》雜誌全套12冊總目錄,方便讀者索引參照。自1970年5月至1973年10月連續刊行42期的《大人》雜誌,是專刊藝文掌故訊息的《大成》雜誌前身,亦為流寓香港和台灣的南下文人、名流及藝術家重要的發表園地。原件蒐羅匪易,奇貨可居,輯全套而復刻誠屬不易,此書擷取的軼事舊聞筆法雅潔,並綜核詳實細節與信而有徵的報導,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探索丁玲:日本女性研究者論集》,秋山洋子、江上幸子、前山加奈子、田畑佐和子著,台北:人間出版社,2017年7月

本書為四位因大學主修中國現當代文學而與丁玲相遇的日籍女性研究者論文集,書中收錄她們與丁玲交會的人生軌跡。這四位傑出的域外研究者曾共同編譯《中國女性學——挑戰平等幻想》(東京:勁草書房,1998年)。作者之一的秋山洋子,在20世紀70年代的日美女性運動背景中譯介了丁玲的〈三八節有感〉,推崇丁玲為中國女性主義先驅,解讀丁玲充滿愛和同伴意識的〈在風雨中憶蕭紅〉,高度評價〈我在霞村的時候〉塑造邁向自立的「貞貞」形象,直至綿惙病榻猶檢校此書,精神令人動容。其餘三人也分就中國女性史、近現代中國的社會文化思想脈絡的角度研讀丁玲,尤其關注女性在戰爭中遭受暴力侵害主題之作,共同揭示了丁玲文本中被遮蔽的面向。

《文以載車:民國火車小傳》,陳建華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5月

執教上海交大的作者在民國文學中披沙揀金,以火車作為物質文化研究的接點,隨著縱橫交錯的鐵道,在社會生活、權力機制、文化研究中彌新舊之鴻溝,會中外於大觀,傾聽文本的心聲。書中視火車相關作品為一文學類型,在文化認同與消費慣性中客觀評價作家及其作品。剖析周瘦鵑〈火車中〉、孫俍工〈前途〉、馮沅君〈旅行〉、王統照〈車中〉等篇,細究以火車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是如何改變人的感知結構,改變文學的生產方式。不但援引《點石齋畫報》、《人鏡畫報》等民國報刊,亦有西方文化研究理論及康丁斯基畫作為證,連綴豐子愷《車廂社會》、劉吶鷗《無軌列車》、《風景》與穆時英《上海的狐步舞》演繹火車上的人情與文化,闡釋文學與生活底奧,平易中見作者深沉而廣博的文以載車之思。

《典瑞流芳:民國大出版家夏瑞芳》,趙俊邁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4月

此書由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趙俊邁會長所著,在近代中西歷史框架中描述1987年(1871-1914)在上海創建商務印書館,與張元濟、蔡元培「以扶助教育為己任」的事蹟,引商務印書館史志、上海地方志、史丹佛胡佛研究中心等歷史資料與文獻著作講述夏瑞芳這位寂寂無聞的文化推手一生的故事。他於1914年遭軍閥刺殺,震驚一時。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第一個現代出版機構,出版教科書、英文學習課本,開創新學,廣為傳播,以經營之才懷濟世之志。王雲五盛讚夏氏於清末民初新式學堂系統具體化之際,以新式印刷業贊助教科書革新運動,廣納賢才,昌明教育,為近代改革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