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20166月)

【中心消息】

本中心將策劃出版《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首批七冊今年底前出版

本中心計畫與北京師範大學「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共同策劃出版《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首批七冊將於今年底前由台灣的文史哲出版社出版。這套叢書將長期出版,只要與民國文學相關議題的書稿,經審查後即可納入本系列叢書出版。叢書將由張堂錡、李怡兩人主編。首批出版的書稿有李怡《問題與方法:民國文學研究》、張堂錡《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周維東《民國文學:文學史的「空間」轉向》、馬睿《文學理論的興起:晚清民初的一份知識檔案》、李哲《「罵」與《新青年》批評話語的建構》、王永祥《民初的政治文化生態與新文學的空間場域》、妥佳寧《日據時期蒙疆政權華語民族主義文學》。

這套叢書的編委由國內外研究現代文學的學者組成,分別為:丁帆、山口守、王德威、李瑞騰、馮鐵、朴宰雨、張中良、張福貴、黃美娥。在當前學術出版不景氣的文化環境下,文史哲出版社彭正雄社長願意不計成本、全力促成此一出版計畫的落實,令所有作者及編委感到振奮與佩服。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半年刊第2輯出版

由李怡和張堂錡兩人主編的學術半年刊《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2輯已於2016年6月出版。本輯專題為「《中央日報》副刊與民國文學」,由西南大學張武軍教授策劃組稿,共發表6篇論文,分別為:張武軍〈《中央日報》副刊與抗戰文學的發生〉、趙麗華〈「建文」理念與「泱泱」氣象──談盧冀野主編的《中央日報‧泱泱》〉、田松林〈黨報如何摩登──1928年《中央日報》副刊《摩登》的梳理〉、陳靜〈短暫的民主——戰後《中央日報》副刊及國統區文藝的言說環境〉、金黎〈國民黨婦女政策與戰時女性形象建構——以《中央日報》副刊為考察對象〉、王婉如〈民國時期的南京《中央日報》〉。

「經典重刊」欄目特別刊出丁帆、張中良、李怡三位學者的代表性論文。「一般論文」則有周質平、黃文輝、陳信元、張俐璇等人的文章,特別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周質平教授的論文〈張弛在自由與威權之間:胡適,林語堂與蔣介石〉,經過三次修訂,長篇鴻論,甚具參考價值。

第2輯起,除了原有的「經典重刊」、「專題論文」、「一般論文」、「書評書論」等常態性欄目,新增了「觀念交鋒」、「圓桌座談」、「新銳園地」等欄目,並長期徵稿。本輯「觀念交鋒」有陳芳明、李怡、劉福春的文章;「圓桌座談」則邀請了文學史料研究者秦賢次、蔡登山、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劉福春、上海交大張中良、台灣大學台文所黃美娥等學者座談「民國史料與民國文學」,由《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主持;「新銳園地」則刊出由政大中文所研究生汪時宇、曹育愷、盧靖等三人共同撰寫的〈論王平陵與民國文學〉。

這份海內外唯一以「民國文學」研究為宗旨的學術性刊物,很希望得到各方的指正與支持。「一般論文」長年徵稿,隨到隨審。「專題論文」部分,2016年12月第3輯徵稿主題為「國民黨文藝政策與民國文學」,2017年6月第4輯徵稿主題為「日記中的抗戰與文學」,歡迎投稿。


【活動報導】

本中心與政大中文系合辦第一屆民國文學圓桌論壇圓滿落幕

▲張堂錡主任代表會議主辦單位致詞

緣起

由本中心策劃,政治大學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共同協辦的「觀念・方法・史料:2016第一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於5月5日假政治大學百年樓309會議室舉行。本論壇在中心主任張堂錡教授的促成下,集結兩岸活躍於現代文學研究的權威學者,討論「民國文學」與「現代文學」、「文學史料」、「台灣文學」等學門的互動與承衍。

開幕與新書發表

論壇開幕式上,政治大學林啟屏院長與中文系曾守正主任均到場祝賀。李怡教授和張堂錡教授致詞指出,「民國文學」研究的深耕發展,其實是兩人多次私下論學激盪而出,在兩岸多位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已開始在「現代文學」領域裡,開拓出「民國文學」這一影響漸增、卻又尚待研究者共同開掘的領域。

本論壇最受學界矚目者,為台灣花木蘭出版社於開幕式後所進行的「《民國文學珍稀文獻集成・新詩舊集影印叢編》新書發表會」。花木蘭出版社以尊重史料為出發點,藉由翻印形式出版《民國文學珍稀文獻集成》,提供學界一窺當時成書面貌。在北京師範大學李怡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劉福春教授主編下,此次《民國文學珍稀文獻集成・新詩舊集影印叢編》編入1920年至1924年出版的詩集與相關著作共50冊,未來花木蘭出版社更預計以十年時間,出版一千多冊民國文學舊集,為華文出版界少見且又深具意義的創舉。

▲民國文學珍稀文獻首發式

▲陳芳明教授應邀發表專題演說

專題演講與論文發表

會議特別安排一場專題演講,由本校陳芳明講座教授發表他對「何其芳與戰後台灣詩學」的看法,他強調何其芳早期的詩作堪稱典範,深刻影響了台灣戰後詩學的發展,在洛夫、瘂弦、鄭愁予等詩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何其芳的身影,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曾經深深著迷於何其芳出色的詩藝,而對1949年後何其芳對自身的否定,他也提出了反省與批評,認為是個人與詩壇的損失與不幸。

演講後隨即登場的是論文發表。本次論壇共發表七篇論文,對「民國文學」的探討集中於兩個面向。第一為「史料」,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劉福春教授、北京師大李怡教授與中央大學李瑞騰教授,皆指出了古籍「善本」的概念遲遲未進入近現代資料,使許多原本可以搶救的珍貴史料卻漸漸消失。除了詩歌傳抄本的保存與版本研究,西南大學文學院張武軍教授也聚焦到報刊問題,指出南京《中央日報》文藝副刊與民族主義文學、革命文學的關係,民國文學不能以1949年為分割,在此前後的文學變革皆具有連續性。第二是民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的互動。台灣與會學者如台大台文所張俐璇、佛光大學陳信元、政治大學中文系張惠珍等多位老師從台灣文學夾雜中國、日本等多重文化路徑的場域出發,從現時台灣回去追溯至民國,也在民國的基礎上理解台灣。

圓桌座談

最末場次的「圓桌座談」由長期主持史料評述工作的《文訊》雜誌社封德屏社長主持,邀請文學史料研究者秦賢次先生、蔡登山先生,台大台文所黃美娥所長與中國社科院劉福春教授、上海交大張中良教授等人,發表各自對「民國文學」的看法。秦賢次先生首先分享做人物註釋與筆名錄的整理工作。有「三十年代新文學福爾摩斯」之稱的秦賢次先生,非常注重《申報》上所刊登的微小信息,如每天進港的船隻名稱;當近代文人們對同樣事件所記載的日期或有誤差時,如汪精衛何時抵達上海,只要文章中提到船隻之名,秦先生立刻就可以指出事件發生的正確日期。黃美娥所長則以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身分思考民國文學的問題。對黃所長而言,不同的政治與認同位置,也會引領出「民國文學」的歧異概念,如近年韓國也時常討論「中國學」,「中國」、「民國」甚至是「台灣」的概念恐怕都不是固定的。而如何拋棄超脫二元「大陸—民國」、「左翼—右翼」、「共產—資本」等意識形態?如何處理民國文學與台灣文學之間的「斷裂」與「嫁接」?則是黃所長所關心的課題。

上海交大文學院張中良教授則反省近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寫作,長期在政治意識型態主導下忽略掉如張道藩的文藝創作,以及二十世紀的新文學史,都忽略掉民國以後舊體詩詞與文言的創作,研究者應該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再向外踏出一步,繼續探索民國時期文學的豐富面貌。蔡登山則從「出版」的角度切入,認為雖然學界已關注到出版的文集與全集,但更多文獻資料沒有出版成冊,如文人的隨筆散文、老雜誌、舊報紙與口述歷史,皆具高度研究價值,不容忽視。劉福春教授則回到本論壇關心的「史料」問題,分享自己做史料的快樂,透過小故事說明研究史料所獲得的成就感,史料研究並不是索然無味,反而是值得玩味的領域。


▲與會貴賓合影

閉幕

圓桌座談結束後隨即進行閉幕式,張堂錡主任特別感謝「為民國而來」,從「尋找民國」到「發現民國」的與會嘉賓。本次會議也要特別感謝《文訊》、《國文天地》雜誌社與花木蘭出版社的協助,特別是花木蘭出版社的經費贊助,才使會議得以順利舉辦。會中論文相當精彩,精簡版論文將在《國文天地》雜誌社2016年6月號刊登,即使錯過「民國文學」論壇的學友,也將有機會再「找回民國」,以閱讀的形式再次延續「民國文學」的思考。(報導∕黃璿璋)


【「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

▲許俊雅與政大師生合影

台灣師大許俊雅教授演講「魯迅在台灣傳播的歷史考察」

2016年4月19日下午,本中心第7場「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特別邀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許俊雅教授,以「魯迅在台灣傳播的歷史考察」為題,向大家呈現許多民國文人在台灣的影響。

許俊雅教授以三個視角討論魯迅在台灣的傳播與接受:一是透過報刊的研究,梳理魯迅在台灣的傳播脈絡;二是透過台灣文人寫作中有意識的模仿,呈現出魯迅在台灣的影響力;最後是透過魯迅與台灣文人的往來,包含書信、新聞稿、悼念文等等說明雙方的密切互動,即使是魯迅逝世之後,台灣文人的討論也並未停歇。

首先,《台灣民報》作為台灣在日治時期文人發聲的重要載具,1923年便由許乃昌在文章當中肯定了魯迅等重要大陸作家的嶄露頭角。1925年開始,由張我軍等人,開始宣導大陸的白話文運動,蔡孝乾也於同年首次在文章當中詳細介紹魯迅的生平事蹟,台灣文人因此對魯迅有了初步的認識。接著在1925~1930年之間,《台灣民報》陸續轉載了魯迅包含小說、雜文、翻譯等九篇作品,而魯迅在台灣的文學地位,便在1936年魯迅逝世之後更加確認。

接著,透過文本之間的比較發現,台灣文人的作品有學習魯迅寫作習慣之痕跡,包含敘事技巧、題材、修辭、文字等等,例如張我軍〈白太太的哀史〉與魯迅的〈祝福〉,二者同採了倒敘技巧,而這些都可證明魯迅在台灣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台灣文人從中發現台灣的寫作筆法和魯迅的有所不同,由此開始出現了許多反省台灣文壇的聲音,例如:黃得時的〈小說的人物描寫〉舉魯迅《阿Q正傳》為典範,並引用魯迅譯作《工人綏惠略夫》來與台灣文壇進行比較,魯迅因此成為台灣學習白話文創作的目標對象。

最後,魯迅與台灣文人之間的互動,也透露出許多魯迅對台灣政治和文人作品的看法。魯迅逝世後,台灣文人透過回憶或事件評價魯迅的文章,二者呈現出的是一種雙向的流動,即便因為時空的阻隔,台灣文人心目中已經建構出一個魯迅的樣態,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在台灣的重要地位。

本次演講很高興邀請到許俊雅教授為我們提供這麼精采的內容,同時也示範了研究民國文人在台灣傳播的路徑,提示了我們許多包含文獻資料的掌握、取捨,以及方向,此次演講讓我們了解民國文人在台灣漸漸發展的成果,這對於我們研究民國文學將有更多元、細膩的掌握。(報導∕盧靖)


【出版資訊】

▲《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台灣小說生產》書影

《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台灣小說生產》

張俐璇著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6年2月

本書由作者的博士論文改寫而成,先後獲得新台灣和平基金會「2014台灣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獎助。全書共分6章,試圖從理論思潮的變遷和文學批評的建構,看近百年來台灣小說之發展,並從寫實主義的文學史觀,重新省思台灣小說書寫的脈絡。全書首先回顧當前台灣文學如何站在「寫實主義」、「現代主義」以及「文化翻譯」三方面的立場,安頓文學史的書寫,接著從台灣小說歷史的脈絡下看待寫實主義在台灣的接受與轉化、以及如何影響作品的生成,就此梳理寫實主義因各種意識形態在台灣的建構與流變。作者強調,諸種寫實主義小說的展演,都是對這塊土地的認識與理解,期待未來能以不同的視角,建構更多元的文學史觀。

▲《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書影

《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

張堂錡著,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6年1月

本書為山東文藝出版社「民國歷史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書」10冊中的一冊,探討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的形成與發展、風格與特色,並指出邊緣作家群體研究在文學史上的學術意義。全書除了導言,共分6章,分別探討了南社與新南社、湖畔詩社、白馬湖作家群、立達文人群、開明派文人、東吳女作家群。作者認為,文學社團流派的繁榮發展是民國文學的一大特色,沒有民國就沒有「五四」,更沒有「30年代」文學,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文學社團流派。民國文學史的豐富多面,在這些分眾、多元的邊緣作家群體上可以得到更為細膩、真實的呈現,也只有將這些邊緣作家群體納入,民國文學史的研究才能深耕廣織出一個更為開闊、輝煌的格局。


▲《民國老試卷》書影

《民國老試卷》

么其璋、么其琮 等編,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年6月

本書收入民國時期各大學各學科入學試卷三百餘套,涵蓋大學逾五十所,學科包括國文、數學、英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公民等普考科目及經濟學、心理學、簿記、博物等專門科目。本書通過大學招生考試試題這一特殊文獻類型,展現民國教育和社會風貌:其時東西方文化交匯,傳統之學與現代科學均在考卷中有所體現;適逢亂世,救國圖強是試卷中的重要主題。自主招生是當時主流,國立、省立、私立、教會等諸類大學分別命題招生,各攬英才,留下了豐富多姿的教育史料。

眾多名人都曾在民國時期參加大學招生考試,錢鍾書、何炳棣、資中筠、季羨林、金庸、陳省身、楊振寧、葉嘉瑩、董輔礽、錢學森、黃仁宇都曾憶及當年考試對其人生的影響。考卷命題者已不可詳考,但從現有資料可知,胡適、朱自清、錢端升、雷海宗、陳寅恪、葉公超、錢穆、江澤涵、吳大猷、華羅庚等名家、學者都曾參與命題。所有這些,都體現出這些試卷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