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201612月)

【中心消息】

本中心舉行第二屆全體會員會議,共商未來發展方向與工作計畫

本中心在歷經2年多的努力耕耘之後,已經在兩岸學術界建立了一定的學術聲譽,並產生越來越明顯的影響力,「民國文學」的討論在學界逐漸熱烈起來,關注的學者也日益增多。為使本中心的學術能量有更積極的拓展,特於2016年10月19日中午假文學院306會議室舉行第二屆全體會員大會,共同討論未來發展方向與工作計畫。

本中心成員目前共有11位,以政大文學院專任教師中,與民國歷史、文化、文學研究相關者為主,分別為中文系尉天驄、曾守正、張堂錡、張惠珍,歷史系劉維開,台文所陳芳明、范銘如、崔末順、吳佩珍,台史所李福鐘、林果顯。除了尉天驄與吳佩珍因事不克出席,其他9位均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中由張堂錡主任針對過去兩年中心的運作情形與成果進行報告,獲得與會成員一致的肯定,並在隨後舉行的下屆主任選舉時獲得同意續任。

張堂錡主任提出未來兩年的工作目標與計畫,主要有三方面。一、學術出版部分:計畫出版《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學術半年刊第3-6輯,發行「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通訊」電子版第5-8期,舉辦「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8-10場,出版《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學術叢書,預計12冊;二、學術活動部分:計畫主辦「觀念‧方法‧史料—2018第二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與政大人文中心合辦暑期民國文史夏令營等;三、學術發展部分:計畫於文學院網站架設本中心的專屬網頁,並與中文系網站聯結;尋找適當師資,與研究生定期舉行民國文學與歷史研究讀書會等。

工作計畫獲得與會成員通過,並期許未來能有更多元、更豐富的成果展現,使本中心在學界的能見度與影響力能與日俱增。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半年刊第3輯出版

由李怡和張堂錡兩人主編的學術半年刊《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3輯已於2016年12月出版。本輯專題為「國民黨文藝政策與民國文學」,由四川大學姜飛與台灣《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共同策劃組稿,共發表了姜飛、封德屏、洪亮、牟澤雄、傅學敏、錢振綱、崔末順等7人的論文,這些論文從各種不同角度分析此一重要議題,深具思路的開拓性與值得參考的學術價值。

第2輯起新增的「觀念交鋒」欄目,本輯有精彩的4篇文章,分別是李瑞騰提出他對「民國文學」概念的見解與未來應該致力的方向;周質平討論漢字繁簡帶來的問題與啟示;許俊雅將日治時期台灣詩人楊華與中國作家趙景深的詩作進行有趣的對讀,強調文學史評價的不易與謹慎的必要;周維東則將1949年以後的台灣文學與民國文學間的辯證關係做了持平的析論。

一般論文方面,共有5篇論文。張中良談民國文學歷史化的必要;王婉如分析1930年代上海知識分子的分化;妥佳寧從華語語系文學概念出發,探討蒙古族文學的獨特文化處境;許維賢探討大眾文化通俗劇表象底下被壓抑的聲音;張惠珍追索林獻堂與民國之間曲折難言的心跡。

本中心於11月12日特別舉辦了一場「1949:民國文學、歷史、思想的交會與分流」座談會,邀請5位在現代文學、台灣文學、民國史與民國學術研究上卓有聲望的學者陳芳明、李瑞騰、周惠民、楊儒賓、陳國球,分別論述他們各自理解的「1949」,內容精彩,甚具啟發性,為饗讀者,全文刊載於本輯的「圓桌座談」欄目。

本刊誠摯邀請各方學者惠賜大作。「觀念交鋒」不超過4千字,正反意見的討論都在歡迎之列;「一般論文」長年徵稿,隨到隨審。「專題論文」部分,2017年6月第4輯徵稿主題為「日記中的抗戰與文學」,2017年12月第5輯徵稿主題為「胡適、1917與民國文學」,歡迎投稿。

中心成員林果顯出版專書

《1950年代台灣國際觀的塑造》

本中心研究員林果顯於2016年3月由稻鄉出版社出版了新著:《1950年代台灣國際觀的塑造──以黨政宣傳媒體和外來中文刊物為中心》。本書藉由梳理黨政報刊和外來中文刊物,分析195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來台之後,如何透過「製造訊息」的過程塑造人民的國際觀,且外來的中文刊物又如何影響人民的國際觀,不僅呈現台灣當時所面臨的特殊時空情境,並對當時人們的心靈塑造、國家認同有精闢的分析和描述。全書共7章,探討了媒體環境、宣傳體系、國際情勢、領袖意志,以及《中央日報》的〈地圖周刊〉、美新處的《今日世界》。

林果顯為政大台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戰後台灣政治史,政府宣傳與文化冷戰,著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編有《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言論自由》等書。

【活動報導】

本中心舉辦「1949:民國文學、歷史、思想的交會與分流」圓桌座談

由本中心與中文系主辦的「1949:民國文學、歷史、思想的交會與分流」圓桌座談,於11月12日下午2時至4時假政治大學百年樓309會議室舉行。本座談在中心張堂錡主任的促成下,邀請了現代文學、台灣文學、民國史、民國學術研究的權威學者陳芳明、楊儒賓、李瑞騰、周惠民、陳國球,共同討論「1949」在文學、歷史、思想上的不同意義,以及對台灣、港澳、東南亞等不同地區的衝擊與影響。

張堂錡主任首先引言指出,「1949」的意義與重要性其實完全不亞於「1919」,目前學界對「1919」的討論,成果豐碩,然而對「1949」則相對忽視,其中當有政治等因素影響。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將於12月25-26日舉辦「跨越1949:文學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而楊儒賓教授出版了深受矚目的《1949禮讚》一書,這是促成這場圓桌座談的動機,期望能藉此機會深入探究文學、歷史、思想、文化等不同層面中有關「1949」的相關議題。

座談由政大講座教授陳芳明主持,他強調,中華民國在1945年以前不曾擁有台灣,在1949年之後不曾擁有中國,這是何等嘲諷。研究者應基於「在地化」和「現代化」兩個觀念,以「Y字型」雙元史觀,即「台灣史」是由日本殖民和中華民國在台灣此二時期為源頭匯聚而成的,在1949年匯聚,然後慢慢轉型,以此思考方式開展研究。

清大中文系講座教授楊儒賓則提到,他很了解「1949」在某些朋友眼中所代表的意義,然「1949」畢竟也時移事往,解嚴迄今已經歷漫長時間,發洩也好,憤怒也罷,都應停止,而上升到另一階段,徹底重新反省。所以他寫了《1949禮讚》。他認為,「1949」帶來極大的文化意義,自由主義和文化傳統主義在台灣產生前所未有的融合。不但在中國近代史有意義,甚至可置於世界史來看其獨特性。他在《1949禮讚》書中提到台灣歷史上幾個重要的轉折點,明鄭(鄭成功)1661年入台灣,1895年乙未,1949年遷台三大事件,其中以「1949」影響最大。他最後強調,台灣走的路是對的,不能因為現在有一些問題,就反對台灣價值演變。台灣四百年以來最好的就是現在。台灣再有怎樣的問題,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早都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任何理由放棄。

這場座談吸引了很多研究生來聽講,能聆聽這些具代表性學者的發言,他們都覺得受益良多,對影響中國、台灣甚至東南亞歷史與文學深遠的「1949」,因為這場座談會而有了更深入、完整的認識。


香港教育大學講座教授陳國球隨後發言,他以和1949香港文學的曲折流離有關的二個例子加以說明:一是鷗外鷗的失踪;二是吳興華與宋悌芬的變身。從這些例子,他強調「1949」給香港文壇帶來許多生命的傳奇,只要拉開歷史距離,將會心生無限感慨。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長李瑞騰教授則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華文文學發展,觀察「1949」的重要影響。以菲律賓為例,他指出,1949年之後,台灣政府為了培養文藝界人士的向心力,蔣介石總統直接邀集張道藩、陳紀瀅、王藍、趙友培這一批右翼文人成立「中國文藝協會」,菲律賓緊跟著馬上成立「華僑文藝工作會」,所有組織結構、運作方式、相互往來情況,與台灣「中國文藝協會」亦步亦趨,開展菲律賓華文文學的精彩階段。至於馬來西亞,1949年以後大陸關門,所有東南亞華人的認同轉向台灣的中華民國,文學發展情況與台灣接連,孟瑤、謝冰瑩等都曾到新加坡講學。他認為,如果能將大時代與這些作家的文學行為、文學創作作為個案分析,相信都會極具意義。

政大歷史系教授、人文中心主任周惠民從歷史學的角度討論「1949」,認為其中充滿了許多錯亂與融合的特殊現象,因此,用一個新的角度看待「1949」,審視文化、思想傳承,政治發展與民主體制價值,把政治切割開來好像可以看得比較清楚,若只以台灣歷史看待這個問題恐怕不易釐清。1949年是文化、思想傳承很重要的融合時期,人口、婚姻、地域的關聯值得注意。1949年以後遷台人口由於軍人數量保密無法計數,粗估在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之間。移民主要年齡層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眷村文學聚焦討論這群人,電影「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描寫來台老兵婚姻狀況,現在這些社會問題已經漸被淡忘。政大人文中心有計畫地長期推動民國史檔案研究,現在保存有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檔案數位化資料,辦理過「難忘的關鍵年代(1945-1949)」、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1930-1940年代的故宮文物南遷一系列工作坊。他建議大家多利用這些材料,挖掘歷史真相,「1949」將會是個有趣且有意義的學術命題。

研究澳門文學的張堂錡主任最後補充澳門文學發展史上的「1949」。他指出,澳門的新文學要到1980年代以後才自覺興起,並在1990年代蓬勃展開。1920年代大陸的新文學運動,對澳門幾乎沒有產生影響,因為當時的澳門文壇是舊文學的天下。對澳門文學的發展而言,「1949」主要是在政治上的衝擊,但因為仍在葡萄牙的殖民之下,因此並未產生太大的變動。

這場座談吸引了很多研究生來聽講,能聆聽這些具代表性學者的發言,他們都覺得受益良多,對影響中國、台灣甚至東南亞歷史與文學深遠的「1949」,因為這場座談會而有了更深入、完整的認識。


【「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

張堂錡主任應邀於清大台文所演講「民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的前世今生」

2016年10月6日,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桃竹苗區域中心WTS工作坊、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主辦,政治大學「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中原大學標竿教研工作坊協辦的「『民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的前世今生」演講,邀請執教於政治大學中文系,並任政大「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堂錡老師前來主講。這項活動也是「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的第8場。

本次演講的主持人為清華大學台文所老師王鈺婷,她首先紹張堂錡老師研究領域寬廣,包括:中國近現代文學、台灣散文及澳門文學研究,近年致力提倡民國文學研究,引起學界高度矚目,也非常感謝張堂錡老師到清華大學台文所推廣民國文學研究的新興領域。

張堂錡老師首先介紹由他於2013年9月所成立的「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的近年成果,並在今年5月舉辦首屆論壇,藉由台灣與大陸學者的不同視角全面觀照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歷程與研究成果。張堂錡老師以學界慣用「現代文學」一詞切入,透過名詞演變來耙梳中國現代文學的命名、界定之討論。他提到,「現代」一詞因暗含政治意味,且因缺乏恆定性而難以界定時間,並將舊體文學、通俗文學排除在外等因素,因此受到質疑。尤其,現代文學並不是民國以來所產生的唯一文學,因此學界陸續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百年中國文學」、「民國文學」、「華語語系文學」以及「漢語新文學」等名詞。

而張堂錡老師認同的「民國文學」一詞,是為了提倡返回民國歷史情境進行文學研究理念的宣揚,主要有四項價值:時間界限明確且擴大,文學空間包容且豐富,容易理解且教學方便,還原史料且擺脫干擾。他也認為所謂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更完整的說法是中華民國現代文學史,只要是在民國的具體空間和時間內的文學都是研究對象。至於「民國文學」面對時間斷裂、空間破碎所產生的問題,繼李怡教授提出「民國機制」、丁帆教授提出「民國文學風範」的主張試圖解決之後,張堂錡老師則在2012年提出文學的「民國性」。他認為文學的民國性特質至少有四:現代的、民主的、平民的、中國的。

透過本次演講,參與師生得以對中國「現代文學」之發展有通盤理解與省思,而張堂錡老師提出民國文學與民國性的概念,亦引發本場多位聽眾熱烈的迴響,尤其台文所同學就台灣文學與台灣性定位的思考,就教於張堂錡老師,他也耐心地予以回應。最後,張堂錡老師強調,儘管「現代文學」一詞已受質疑,但仍為當前所有名稱的最大公約數而難以被取代。「民國性」之提出係晚近三年之新概念,用意在於補充「現代文學」的缺失之處,並試圖解決當前因為政治的斷裂、政權的更迭所導致兩岸文學產生的許多糾葛,得以讓流動的文人能在文學史上找到定位。因此,民國性與台灣性並不衝突;他表示民國性在台灣最濃厚的時期是在反共與懷鄉文學興盛之際,爾後就愈來愈淡,而這就是民國的在地化,至於兩者之間相互參照與消長關係,則更待後繼者持續深入研究,也勉勵台文所同學積極投入民國文學的研究領域之中。(報導∕楊椀茹)

【出版資訊】

《1949禮讚》

楊儒賓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9月

本書由楊儒賓教授的眾多演講稿改編而成,時至今日在歷史的沉澱與累積之下,已然足以站在更客觀的角度,對「1949」此一歷史符號重新解讀。全書共分四章,分別透過文化剖析、學術解讀、儒學思考、個人體會等角度進行討論。作者首先指出1949與台灣這塊土地的雙向互涉,在歷史與文化的討論中,1949都承載了豐富的意義,因此,作者認為「民國學術」應在民國之中進行討論,因為多元的想像與人文思考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百花齊放,如同當代新儒學在民國實具有突破性的發展,即在自由主義與儒家價值的互滲之下,形構了儒學的現代性,這種有機的融合是在1949的文化意義中,才能加以呈顯的特殊產物。作者從不同層次思考疊層雜糅的時代記憶,重新定位1949的文化位置,禮讚1949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展現的豐富色彩。

《問題與方法:民國文學研究》

李怡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年8月

本書是「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第2冊,由北京師大的李怡教授所撰寫。作者從民國文學的角度開啟一個新的研究視野,重塑現代文學思考的嶄新面向。全書共分6章。〈導論〉先論述「作為方法的『民國』」,認為可以立足於文化研究的基礎上,把握住文學的審美與文化意義;接著,耙梳過去文學史觀中的概念和範式,分析其限制及舊有的問題與態度,揭示出應屬於國家歷史情境的意圖,並在第2章中建構「民國機制」的文學闡釋框架,解決前述舊有批評中的侷限之處,進而從「民國機制」的角度討論現代中國文學。第4章直接面對外界對民國文學的質疑,透過不斷辯證釐清民國機制的方法論。最後作者從民國文學與社會學的關係,解構時間與空間的界線,強調人與時空的豐富聯繫,整合跨學科的思考面向,希冀為現代文學研究中的方法和態度開啟一扇可供參考的視窗。

《桌子的跳舞》

岩左昌暲等主編,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9月

本書由2015年於日本福岡召開的日中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集結而成,並根據論文的內容分成六大主題──「總論」、「清末民初日中留學政策/制度」、「郭沫若的留日影響」、「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的日本因素」、「中國近代藝術中的日本因素」、「日本現代漢學的成立與留學──以九州帝國大學教授們為例」等。首先廓清中國留學生留學日本的時空背景與歷史情境,接著從文學的角度進行雙向思考,並聚焦於中國文化藝術與「日本因素」的交融,和日本漢學與「中國因素」的互涉,藉此重思這一課題的文學史意義。編者透過郭沫若的同名文章為論文集命名,一方面意圖全面啟動實證性研究,充實文學史意義,一方面則寄予本書能產生促進民國時期文學創新研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