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2015年12月)

【中心消息】

本中心將舉辦「觀念‧方法‧史料—2016第一屆民國文學與文化圓桌論壇」

民國文學的研究,除了重視回到民國歷史現場與文化語境外,對史料的掌握也極為重視,且認為是一切研究的基礎,因此對民國文學史料的鉤沈、運用、分析與評價,就成了這方面研究的重心之一。為了加強對民國文學史料更進一步的挖掘和解釋,本中心和北京師大的「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共同策劃了一套《民國文學珍稀文獻》叢書,由花木蘭出版社出版,2016年4月起將會出版第一批10餘冊。為使台灣學界開始認識和重視此一新興的研究課題,本中心特別策劃主辦「觀念‧方法‧史料—2016第一屆民國文學與文化圓桌論壇」,並舉行《民國文學珍稀文獻》叢書首發儀式。

本次會議將由政治大學中文系、花木蘭出版社、文訊雜誌社、國文天地雜誌社共同協辦。會議將於2016年5月5日假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會議室舉行。議程討論將以民國文學史料為主,但同時也將涉及民國文學研究的觀念與方法等諸多問題。會議將安排有專題演講、兩場論文發表、一場圓桌論壇,預計參加的台灣學者有中央大學李瑞騰、文訊雜誌社封德屏、佛光大學陳信元、政治大學的陳芳明、劉維開、張堂錡、張惠珍等人,大陸學者則有北京師大李怡、上海交大張中良、中國社科院劉福春、范智紅、西南大學張武軍。相信透過這次會議的舉辦,對民國文學研究的深化將產生一定的推進作用。


中心成員范銘如教授出版專書《空間‧文本‧政治》

中心研究員、台灣文學研究所范銘如教授於2015年7月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了新著《空間‧文本‧政治》,以台灣文學為例,探究文本作為空間與政治的中介,三者之間如何彼此滲透、拉扯、維持的動態關係。全書分為理論和批評兩部分。理論篇主要從身份的角度探討空間政治如何影響身份認同以及書寫模式,而空間的書寫又如何強化或解構既有的身份認知並與主導政治對話;批評篇則從實際批評的操作裡,耙梳台灣近代史中兩波空間政治的變動如何連動文學空間的地貌,以及美學模式的新建構。

范銘如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東亞文學系博士,現任政大台文所特聘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小說、台灣女性文學、女性主義理論、空間理論等,出版有《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等書。

▲范銘如教授新著

【活動報導】

本中心與台灣師大合辦謝冰瑩紀念研討會圓滿落幕

▲謝冰瑩教授特展活動海報

紀念民國永遠的女兵、前台灣師大國文系教授、知名作家謝冰瑩先生(1906-2000),本中心與台灣師大國文系、台灣師大圖書館共同舉辦「現代婦女新生的領航人-謝冰瑩教授紀念學術研討會」,會議於2015年9月17日圓滿舉行,包括《聯合報》、《人間福報》、《聯合晚報》、《文訊雜誌》、《國文天地》及網路上的新浪新聞、聯合新聞網、《中央日報》網路版、公視新聞網、教育廣播電台等許多媒體都有相關的報導,獲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

▲陳芳明於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

▲謝冰瑩全家福

會議特別安排本中心研究員陳芳明教授擔任開場主題演講,析論台灣文學史上的謝冰瑩。接著由北京師大李怡、重慶西南大學張武軍,以及國內學者東海大學周芬伶、宜蘭大學朱嘉雯、世新大學張雪媃、清華大學王鈺婷等人發表6篇論文。綜合座談則由文訊雜誌社總編輯封德屏主持,邀請黃麗貞、陳麗桂、應鳳凰、李怡等人討論謝冰瑩先生的文學與教學成就。座談內容並於2015年11月號的《文訊雜誌》刊出。

謝冰瑩的創作以散文和小說為主,兼及論述、報導文學、傳記、兒童文學及佛教文學,出版著作八十餘種,總計二千多萬字。抗戰勝利後,她於北平國立師範大學、華北文化學院講授「新文藝習作」課程,是「新文藝」在大學開課之始。來台後,任教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國文系,宣揚文學教育,作育英才無數,對學界及文壇均有深遠的影響。《國文天地》特別製作「謝冰瑩教授紀念特輯」,刊登本次會議的6篇論文。透過會議舉辦及專輯報導,相信對謝冰瑩其人其文的挖掘討論已有了深入的進展和重要的文學史意義。

【「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

▲李怡教授演講後與台大台文所師生合影。前排左一張武軍、左三黃美娥、左四李怡、左五張堂錡

北京師大文學院李怡教授演講「為什麼今天提出『民國文學』概念?」

2015年9月18日,應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和政治大學文學院「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的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李怡教授以「為什麼今天提出『民國文學』概念?」為題進行了講座,這是本中心「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的第4場。

李怡教授首先梳理了「民國文學」研究出現的背景,他指出作為「概念」的「民國文學」由來已久,而在學術界有意識地使用「民國文學」這一概念則是從1997年上海的陳福康教授最先提出的。而後張福貴、張中良、李怡、丁帆、張堂錡等學者先後展開了對「民國文學」的論述。接下來,李怡教授拋出「為什麼是民國文學」這一問題,從表層的大眾流行文化中的「民國熱」現象分析,進一步指出「民國熱」在學術界出現是一種學術反思與理論自覺

的展現。在此基礎上,李怡教授細緻地梳理、辨析「新文學」、「現代文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種文學史分期的表述方式,並進一步指出每種表述都有其侷限性,並且一直受到西方理論的指導與制約,因而學者力圖找到一個角度來描述自身的文學,因此提出了「民國文學」這一概念。他認為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對文學事實的豐富性與多元性的尊重,力圖將文學史論述從政治中解脫出來,正視歷史並回到自身的歷史語境中,並希冀能夠為進一步研討相關文學現象拓展思路。李怡教授希望「民國文學」能夠尋找華文文學區域的共同話語,為兩岸文學研究消除隔膜。他也希望「民國文學」可以與「華語語系文學」等多個對象展開對話。最後,李怡教授特別強調「民國文學」的提出,並非要取代「現代文學」,而是想要填補一些不足之處,發現更多新的研究面向,並且在與「現代文學」對話的同時深化現代文學研究。

在李怡教授結束其講座後,政治大學中文系的張堂錡教授分享了作為台灣學者,他為何要在台灣提出並推廣「民國文學」研究。他指出相對於大陸學界,台灣學界對「民國文學」研究比較冷淡,他希望透過設立研究中心、開設相關課程、創辦刊物等方式,激起台灣學界對這個議題的興趣。(整理∕王萌)

▲劉維開教授細說他所理解的民國史

政治大學歷史系劉維開教授演講

「我所了解的民國史」

2015年11月3日午後,本中心邀請到政大歷史系劉維開教授,以「我所了解的民國史」為題,於課堂講座上向同學梳理「民國史」的概念和發展,這是本中心「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的第5場。就「民國史」這一詞彙而言,台灣和大陸有著不同的定義,不過科技部目前為了學術上的審定方便,以1949年為界線,界定了「民國史」和「台灣史」兩個詞彙。此次劉教授則以整個中華民國(1912年至今)為脈絡,大致上分成三個主題:分別是「發展與研究現況」、「特質與文化關係」、「民國史中的重要概念」,幫助大家深入了解民國史的歷史特徵和文化特質。

首先,民國是一個複雜且變動的時空背景,民國歷史更是承載了許多時代的記憶,包含天災、戰爭、政治上的遷移、國家建立之初的挫折,都在民國時期不斷的發生。這段時期的豐富性,也使大陸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便展開「民國史」的研究,進而成立「民國史研究室」並編纂《中華民國史》,直至2012年完成並出版,始有「民國史」這一專有名詞的出現,大陸許多文學重鎮也紛紛成立研究中心,如南京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等等,開始對地域或事件進行探討,都象徵著「民國」這一主題多元的發展。

再來,民國時期的環境和人們也產生了化學變化,出現許多文化的產物,包含文學創作如《傷別離》、《雪白血紅》……等,或是相關主題的電影拍攝,如《集結號》、《太平輪》,皆以民國時期為背景進行創作;遷台以後的民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有著快樂與傷痛的映照,如「二二八事件」、「美援」等,都對台灣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也開始進行省思和對話,紛紛有著不同的討論和觀點。接著,劉老師更以「繞不過去的人、事、物」,如孫中山、蔣中正、毛澤東等人,以及百花齊放的文學思潮,向我們呈現了更具體的民國面貌,讓我們能在這個架構下,有更完整的認知。

最後,會後的問題與討論,劉老師則針對一些特殊情況來做解釋,如跨黨的情形、文化政策的改變等等,使我們看到一些與現代截然不同的情景。此次課堂講座受益良多,除了加深對民國歷史的認識,也使我們看到民國時期的豐富性和特殊性,讓我們在民國文學的研究上,有更清晰的背景知識作為輔助,以期更豐富與多元的研究發展。(整理∕盧靖)

▲王力堅教授(後排中)與政大中文所師生合影

中央大學中文系王力堅教授演講

「跨越1949後的民國文學」

015年12月1日午後,本中心「一杯清茶說民國」系列演講第6場,特別邀請到中央大學中文系王力堅教授,以「跨越1949後的民國文學」為題,和中文研究所學生討論「1949」這一關鍵時間的重要性,以及1949後在台灣的文學發展,包括現代主義、反共懷鄉、鄉土文學等多元的主題。

王力堅老師原籍廣西,文革中曾有知青和工人經歷,後考上廣州暨南大學中文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0年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逾十年,2005年獲聘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這段特殊的經歷使他最近出版了一本《轉眼一甲子—由大陸知青到台灣教授》。他的學術領域在六朝詩學,著有《六朝唯美詩學》、《中古文學的文化思考》等專書,近一、二年也開始關心民國文學的議題。

演講一開始,王老師即提到大陸和台灣面對民國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大陸出現的民國熱一直延燒至今,學者們也開始討論民國的相關史料和文學,例如著名的李怡教授、丁帆教授等人,他們提出了「民國機制」、「民國文學風範」等主張,反觀台灣卻相對冷淡許多。根據他的觀察,跨越1949年之後,「民國文學」的創作與研究(含文學史編纂)在台灣的狀態大致如此:創作方面,由反共,而懷舊,而鄉土,而本土,在主題╱題材的轉換與嬗變過程中,「民國文學」的因素越來越淡薄、模糊,乃至消失;研究方面,歷經(後)殖民史觀、反共宣傳、現代主義、鄉土文學、本土意識等干擾、過濾、消解、侵蝕,「民國文學」的因素亦同樣越來越淡薄、模糊,乃至消失。相對於大陸學界對「民國文學」的「舊情復燃」,台灣學界卻是「欲語還休」。從個人到社會,從民間到官方,「強調台灣本土認同」的「台灣文學」概念與意識已根深蒂固。在此歷史背景下,「1949年」之後的民國文學,無論是創作還是研究,都無可避免地走向「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結局。

談到1949年後台灣的文學發展,王老師認為1950年代的反共文學和懷鄉文學的作品最具有民國色彩。到了1960年代,現代主義思潮傳入,許多人開始以西方主義作為主流,遂逐漸和民國疏離。到了1970年代,回歸鄉土的文學思潮,例如黃春明、王禎和等人的作品,其實也顯現了「民間自覺和不自覺而有的去民國化傾向」。最後,王老師強調,我們應該盡量把政治因素和意識型態去除,回到文學上的討論,才能夠較為客觀地看待民國文學在台灣的發展。

演講完畢後的問題與討論頗為熱烈,多位同學提出了疑惑與感想,王力堅老師和張堂錡老師都一一回應,特別是針對「民國性」,兩人都強調其多元的包容精神,認為我們應該試著歸納某些現象來梳理出民國性的內涵,並接受各方的聲音。此外,兩位老師也都主張,研究民國文學必須納入歷史和文化,因為只有透過這樣的方法和觀念,才能深入挖掘民國文學的特質,進而為民國文學研究的深化與未來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整理∕盧靖)


【出版資訊】

《民國歷史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書》10冊

周維東等著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年6月

本叢書是第一套從民國歷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階段性成果,由李怡、張中良主編,收錄有周維東《民國文學:文學史的「空間」轉向》、李怡《作為方法的「民國」》、黃健《民國文化與民國文論》、王永祥《民初的政治文化生態與新文學的空間場域》、張堂錡《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羅執廷《民國社會場域中的新文學選本活動》等共10冊。編者試圖從不同的面向挖掘「以歷史透視文學」的可能,透過新的民國文學史觀刷新20年來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現況,為將來新的學術格局奠定基礎。

▲民國歷史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叢書書影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1輯

李怡、張堂錡主編,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5年12月

這是目前學界第一也是唯一集中探討民國文學與文化的學術性刊物,兩位主編都是近年來不遺餘力提倡民國文學研究的代表性學者。刊物具有學報與雜誌的雙重編輯理念,設有「經典重刊」、「專題論文」、「一般論文」、「書評書論」等欄目,以半年為期,長期徵稿。未來並將推出「觀念交鋒」、「史料鉤沈」、「研究生論壇」、「研究資料彙編」等欄目。本期創刊號以「國民革命與民國文學」為專題,刊出李怡、胡昌平、張武軍、張堂錡、倪海燕、羅維斯等六人的相關論文。第2輯將以「《中央日報‧副刊》與民國文學」為主題徵稿。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創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