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健 「民國文學」與「民國學術」淺議
陳碧月 五四時期女作家小說的女性意識及其反思
朱嘉雯 林語堂、蘇雪林、梁實秋的老年智慧
李俊杰 詩歌抒情傳統的回歸——從「湖畔詩社」到「新湖畔」詩社
張武軍 主持人語
趙步陽 民國時期南京文學景觀的變遷與意象轉換——以南京詩文選本為考察對象
王翠艷 古城‧危城‧母親城:1930年代左翼作家筆下的舊都形象
李永東 逆寫戰時國都——1941年茅盾在香港的創作
楊凱芯 秩序的建構與城市印象的形成——論戰時重慶的都城文化
李瑞騰 論羅家倫的新詩寫作歷程與藝術表現
孫 媛 從「回家」看錢鍾書關於現代文學的思考
楊治宜 「雙照樓中夜讀書」:汪兆銘晚年的詠月詩
傅紅英 别立新宗:魯迅的漢語現代性重構思想研究
李 怡 中國現象、中國感受與文學研究的主體性問題——評陳夫龍《俠文化視野下的中國現代新文學作家》
羅秀美 完成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施蟄存與孫康宜《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汪時宇等 台灣研究何其芳資料初編
吳怡靜等 台灣研究夏丏尊資料初編
許鐘尹等 台灣研究梁實秋資料初編
鄭銘盛等 台灣研究戴望舒資料初編
王欣恬等 台灣研究許地山資料初編
編後記 張堂錡
廣告1 花木蘭:《民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文叢》第12、13編
廣告2 漢珍:「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數位資料庫」
廣告3 文訊雜誌:「2021我們的文學夢」講座